APP下载

浅谈教师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2019-04-22迟鹏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信息技术

迟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逐渐意识到信息技术必将对教育教学的改革造成深刻的影响,并从政策上推行教育信息化。政府、学校及教师都在运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进行改变。信息化教学设计首先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习为中心,摆脱传统教学形式的以教学为中心,更加适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信息化教学更加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正因为如此,学校都在尽可能地推进信息化的进行。教师也在努力学习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开展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1 信息化教学设计

在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前,首先说一下信息化教学。所谓信息化教学[1],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现代教学方法所进行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而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

(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步骤

信息化教学设计步骤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分析、学习情景创设、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及学习评价设计5个环节。

3.1 学习目标分析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对教学活动展开后需要达到的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可以包括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学到什么知识和能力、会完成哪些创造性产品及潜在的学习结果。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信息化教学设计不但关注传统的“3R”(读、写、算)技能,更关注学生在21世纪生存所必需的“4C”能力,即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中,也可以发现其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高级思维和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也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被重新定义。除此之外,随着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布,政府和学校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2 学习情景创设

广义的学习情景只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映的客观环境。狭义的学习情景只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通常活动性的学习环境更能够促进教学顺利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情景创设是指基于特定的教学目标将学习的内容安排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持的比较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景之中,以支持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等学习活动。

3.3 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它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

在设计学习环境中需要注意以下5个方面。

(1)学习环境最基本的理念是以学习为中心。

(2)学习环境是为了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而创设的。

(3)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各种学习工具和促进学习者学习的作用。

(4)学习环境需要各种信息资源、认知工具、教师、学习伙伴等因素的支持。

(5)学习环境可以支持自主、探究、协作或问题解决等类型的学习。

3.4 学习活动设计

按照建构主义思想,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变化都应归因于这种相互作用。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这种相互作用便是学习活动。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设计内容来看待。学习活动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體协作的。群体协作的学习活动表现为协作个体之间的学习活动的相互作用。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

3.5 学习评价设计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评价环节会逐渐弱化评价的筛选作用,强调评价的发展作用,使评价成为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它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支持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多元化评价和个性化评价。所以,一些新型的评价方式就这样产生了,如量规评价,电子档案袋评价、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过程评价、信息技术支持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等。

4 两种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式

4.1 探究性学习模式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运用探究的方式进行的学习过程与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发现问题,利用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达到问题解决和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活动。探究性学习使学习者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并更多地关注真实的社会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

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操作过程有4个步骤.

第一,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探究情境。

第二,教师提出需要学生通过探究解决的问题。

第三,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等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各级或小组的形式开展探究,教师在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支持。

第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作品展示、讨论、汇报、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和总结。

4.2 项目学习模式

项目学习又称为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项目学习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学生在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中借助多种资源参与活动项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调查、研究、协作,最终形成产品或解决问题,从而构建知识的学习。项目学习的4个特点如下。

第一,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

第二,实践项目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并且和社会生活相关联。

第三,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并且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交流。

第四,通过项目的成功完成,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和探究体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5   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果的形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具体成果形式不仅仅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教案,而是包括多项内容的教学设计单元包,主要由教学情景问题定义、教学活动设计规划、教学课件及可以链接与嵌入的多媒体网络资源组成。

在中职课程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手段,同时又是一个新的教学环境。教师要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及环境建设的管理,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信息化教学研究并不是教学工作的目标,而是通过信息化教学的开展,让教师真正把握住教学工作的科学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技能水平较高的综合型应用人才。

6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1 信息化教学的准备工作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建立时,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要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信息化教学的设计,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课程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于课程效果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2)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对教学大纲进行透彻的认识和分析,将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等确定好,并进行合理的编排,逻辑清楚,循序渐进,一目了然。

6.2 以信息化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学过程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践需要注重细节化处理,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以达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要求和效果。在计算机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学生状态合理地调整教学环节。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建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关键作用,并利用其优势辅助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将计算机基础知识[2]、基本操作等内容通过演示讲解呈现给学生后,则建立了完成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使学生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现代化等特点,其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动态、互动性更强,使教师能更加便捷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和突破,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为主,教师与学生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协作学习,共同进步。

6.3 信息化教学评价与课后反思

信息化教学评价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教学评价注重结果的形式有所不同,信息化教学评价是以学生表现和学习过程为基础。信息化教学评价在教学进行前要适当地提出教学期望目标,主动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其自我评价的意识,对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对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课程进行具体的课后反思时,一方面,反思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是否真正起到实效,由于计算机课程本身属于理论性、逻辑性强的学科,因此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3],課后反思要考虑到这一层面。另一方面,反思课前的备课内容是否充分,备课内容是否会对教学效果的改善起到作用,是否很有效地借助了信息化的教学平台等,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提升其计算机方面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压力与动力并存的环境中,只要大家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终究能够使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在更高层面上为教学改革服务,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并最终培养出大批技能型和应用型兼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文婷.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探析--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6(13):25-26.

[2] 何济玲,江玲,陈仕品,等.面向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3):46-49.

[3] 杨顺钰.面向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建构[J].科技视界,2012,2(34):29,47.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职现代设计史信息化教学设计探析
浅谈信息化教学改革背景下现代交换网课程的设计理念
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学习情境设计探究
探究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