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烟台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分析

2019-04-22王慧于泳

卷宗 2019年10期
关键词:网络素养现状分析互联网

王慧 于泳

摘 要: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网络成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而目前的网络素养教育并不能满足需求,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网络认知素养、网络法制安全素养、网络道德素养、网络自我管理素养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素养;现状分析

据我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7.53亿,高达网民总数的97.5%,以10~39岁群体为主。而青少年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是大学生,网络不仅是大学生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渠道,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然而,当前网络素养教育并不能满足要求,关注大学生网络素养状况及提升对策尤其重要。

1 网络素养内涵

1994年美国学者麦克库劳首次提出网络素养的概念,他认为网络素养由知识和技能两部分组成,是了解网络资源并能获取特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97年我国学者卜卫认为网络素养包括:获取网络技术知识并能加以应用的能力;创造和传播新信息的能力;加强网络安全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综上,网络素养概括起来包括网络认知素养、网络法制安全素养、网络道德素养、网络自我管理素养等。

2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对烟台市部分高校学生做了调查问卷。包括: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烟台南山学院、烟台职业学院等。所选学校包含了公办、民办大学,也涵盖了理工、文史、师范等学科,抽样具有代表性。调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整体不高,体现在以下幾方面。

2.1 网络认知素养较弱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学生是自媒体的粉丝,但由于部分学生缺乏网络认知能力,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一些虚假信息、谣言泛滥给当事人和无辜的人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例如2016年山东临沂的徐玉玉事件,人们在谴责行骗者的同时,也为徐玉玉网络认知能力的偏低感到可叹。

此外,由于大学生的网络认知能力弱,频繁出现了网络言语暴力、网络语言低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qq、微信等聊天工具成了大学生的必需品,部分学生在学习与就业的压力下,把网络当做了发泄情绪的通道,于是出现了微博之战等现象。有些大学生利用不当的语言、视频或图片,随意诋毁他人,引起聚众谩骂,人肉搜索,随意公布别人隐私,对当事者造成了现实社会的威胁,这就违背了网络精神的初衷。

2.2 网络法制安全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开设的网络安全方面的课程较少,使大学生抵制网络黑客的安全意识较低,网络黑客便把目光锁定在大学生身上。网络黑客利用新科技破解客户端密码以盗取别人钱财,或冒名对QQ、微信等好友进行诈骗;还有不法分子盗取用户图片进行视频聊天,诈骗钱财;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欺骗家长和学生,以假当真。网络渗透了大学生的各个方面,但网络监督系统薄弱,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较低。2016年,高校频繁出现“校园贷”现象。有些学生由于虚荣心和攀比心理,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业务,由于还款压力大,导致了大学生跳楼,自杀等悲剧频繁上演。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大学生应抵制网络诈骗,防止黑客对个人信息的盗取,提高自身网络安全素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于网络的法律法规了解更少。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部分学生以为“匿名制”可以不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于是网络假消息转眼间散布在各个角落,这无疑增加了网络犯罪事件的发生。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言论自由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如果个人观点不同,可以在保护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做出言论,不应该进行网络人身攻击,触碰网络法律法规。国家需要依法治国,互联网也需要依法治网。而我国的网络法律法规制度尚未健全,网络违法行为将对大学生的财产和心理造成伤害。所以网络实名制应提上日程,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网络法律素养,使网络法律法规步入正轨。

2.3 网络道德素养淡薄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的必需品,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更是毫无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证明自己独特的观点。自媒体没有传统媒体的审核环节,大学生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容易跟风。比如“艳照门”事件,掀起了跟拍风,使娱乐八卦发展为社会性事件,侵害大学生的心灵。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较少,自媒体的匿名性使他们摆脱了道德与法律的双重约束,不少学生热衷于网络热搜事件,进行网络道德绑架。比如2018年10月份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不明原委的网民对同样是受害者的女司机进行破天盖地的谩骂与指责,这就是一场网络暴力,好在女司机内心足够强大。微博中不计后果的转发、点赞、评论都体现了网络道德素养的缺失,这就使一些违背道德伦理与法律法规的不良事件发生了,给大校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后果,影响了他们的未来之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刻不容缓。

2.4 网络自我管理素养不足

大学生远离父母,不善交际,当遇到挫折时,把网络作为逃避现实的场所,沉迷于游戏世界玩三国杀,王者荣耀等,导致身体受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业荒废。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自律能力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导致一些网络行为不当的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学习资源丰富,打破了传统查阅资料的方式,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信息之间缺乏明显的关联性,导致学习无法形成理想可靠的框架。大学生应该用深度阅读代替碎片化阅读,多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否则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已进入了资源共享时代,但是共享的前提是不可侵犯他人版权。目前窃取拼凑论文的现象层出不穷,代写代发也成为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应急之策,这无疑滋生了学术腐败。很多科研项目没有实质的成果,研究报告拼拼凑凑,这是对科研经费的严重浪费。大学生应该从实践中进行学术研究,创建和谐的网络环境。

3 结语

我国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还普遍偏低,达不到网络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将会影响到大学生学业、生活及家庭,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网络素养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801/t20180131_70188.htm

[2]Charles R. Mc Clure.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J].1994(7):115.

[3]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2):18-24.

[4]邢瑶.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传媒,2017,(06):83-85.

作者简介

王慧(1981-),女,山东济宁人,烟台南山学院,机械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网络素养现状分析互联网
中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途径
传媒类院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