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9-04-22徐艳刘利胜

卷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

徐艳 刘利胜

摘 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维修人才的培养,而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训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要条件,同时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又直接影响到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要追踪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创设真实环境,营造工作氛围、培养职业能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

基金项目:本论系吉林省教育厅201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2018ZCY206)成果。

1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已具备一定的研发和产业化基础。通过自主研发和示范运行,我国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明显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投放市场。燃料电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突破,产业化和市场化仍面临着产品成本较高、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等诸多挑战。

2017年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力争经过十年努力,迈入汽车强国行列”的总目标。《规划》还重点提及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节能汽车等发展,并将其作为三大重点突破领域。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力争实现35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瓦时/公斤。

2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人才需求

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维修高技能型人才紧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应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维修人才的培养。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将带来人才需求,新能源汽车领域岗位人才需求必将同步加大,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扩大,特别是直接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的人员将面临更大的技能人才缺口。按照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惯例,汽车产能与汽车制造从业人员比例为1:0.6,汽车保有量与直接从事汽车技术服务的人数比例约为30:1。以此推算至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预计达到200万辆,而相对应的从业人员也将达到120万人左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500万辆,直接从事技术服务的人数约为17万人左右。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巨大。而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普遍匮乏,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优势还未完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释放出来,在新能源汽车专业设置和科研人才培養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成为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3 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

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目的是配合新能源汽车专业理论教学,适应市场就业需求,提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的构建要充分与市场接轨,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在满足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开展项目研究、技术研发和创新,推进成果的应用转化,使得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场所、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基地。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及维修的需要,引导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促进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推动高职院校与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综合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建立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显得十分迫切。

随着汽车数量的剧增,空气污染日渐加剧,造成环境危机,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危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对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提出了要求。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维修人才的缺乏,阻碍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建设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才需求服务。

3.1 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功能定位

1)校内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功能定位。以新能源汽车高技人才培养为主体功能的校内学习型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承担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技能训练实训基地,主要承担学生生产性实训和实习任务,使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具有“真实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特征。

2)校外新能汽车实训基地功能定位。通过生产同步实现育人功能的校外实战技能训练平台,主要承担学生生产性顶岗实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具有“生产性、真实性、实践性、职业性和共享性”特征。

3.2 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顶层设计

1)建设思路:追踪技术发展,创设真实环境,营造工作氛围,培养职业能力。

2)建设目标:“技术先进、环境一流,规模与多样性结合,集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校内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管理理念先进、应用先进技术,提供优质服务、兼具社会责任”的校外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

3)建设理念: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接轨,学校与企业合作,专业与产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

4)建设原则:遵循科学性与先进性、适应性与真实性、教学性与共享性、学习型与生产性的校内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原则,统筹规划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互利互惠、相对稳定与彰显特色、拓宽功能与注重实效等校外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原则,进而建设功能完备、优势互补的校内外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马云贵.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初探.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2).

作者简介

徐艳(1972-),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汽车运用与工程专业、本科,研究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建设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