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文物档案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2019-04-22陈凤云

卷宗 2019年10期
关键词:遗产保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

陈凤云

摘 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诸多的文化遗产,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做好文物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主要通过对文物档案在文化遗传保护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具体的文物档案管理对策。

关键词:文物档案;文化遗产;遗产保护;文物保护

文化遗产建档一直以来不仅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而且也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关注的重点。但是由于文化遗产的复杂性、多样性、分散性等多元化特性,其实际保护工作中建档模式的构建仍不成熟。文化遗产建档模式的建立需要立足文物档案自身特性,同时又要结合档案管理基本理论。以下是笔者在通过对多例非遗建档实例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做法,同时借鉴建档基本理论知识,按建档“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五步骤对文化遗产建档基本模式作的初步探索。

1 文物档案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作为档案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为国家保留真实的档案资料。作为一家研究机构,当代历史档案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国内和国际研究项目中进一步确定馆藏档案的价值。我们的馆藏主要是与瑞士当代历史有关的私人档案,即瑞士那些在本国、欧洲乃至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个人或机构档案。从档案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的馆藏丰富了传统意义上档案的内容。为了突显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文化遗产有很多形式,包括建筑、纪念碑等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表演艺术等文化遗产,自然地貌、动植物等自然类遗产,以及以数字形式创造的资源(例如数字艺术或动画)或以保存为目的进行数字化的资源等数字类遗产。通过聚焦于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发掘各自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并就我们的共同点开展跨文化对话。所以,我们不能任凭文化遗产腐朽、恶化或损坏,这也是我们在2018年——欧洲文化遗产年,探究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的原因。当代历史档案馆结合欧盟对于欧洲文化遗产年的指导思想以及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战略,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将成果向公众展示。一是,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开展了一项活动,当代历史档案馆以欧盟对文化遗产的更广义的定义为依据,把数字化档案材料纳入文化遗产,并将经过数字化的馆藏档案和收藏品,通过导览、展览和研讨会,使其以文化遗产的形式面向公众。二是,当代历史档案馆向公众展示了与匈牙利犹太人大屠杀事件相关的口述历史音像档案,这些音像档案是对书面文件的有效补充。同时,我们在展示活动中向公众介绍了一位电影导演的作品,他利用馆藏音像档案制作了一部纪录片,通过数字电影和视频互动,向大众讲述了档案中的故事,创作出了吸引更广大公众的产品。

2 文物档案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2.1 实现文物信息化,规范工作流程

早期对文物的管理是通过建立纸质的档案,需要的文物相关信息进行工作人员进行手动录入登记,由于办理的人员比较多,会在某些环节由于个人的处理不当,而影响到文物档案的管理。此外,由于文物档案需要多人填写,每个人的填写习惯不同、对档案记录的详细程度,理解的重点不同以及字迹的清晰程度,都会增加文物档案的识别难度,在调用文物信息时,根据当时的编号和设置情况进行翻阅,降低了管理的工作效率,随着科技信息的迅猛发展,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也不断提高,有些管理领域的信息完全可以通用,其专业性更强、准确度更高,大部分信息也都是向社会公开的,或者经过横向协调获得相关信息并不难,因此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技术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处理,建立文物信息平台,对于所有要进行保护管理的文物建立一个完善统一的管理、服务流程,按照这个工作流程,对文物信息进行网上录入,实现文物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的统一,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进行程序化处理,以后所有的信息都按照标准去处理。

2.2 加强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培养

管理人员是文化遗产保护日常管理的核心,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文化遗产保护的日常管理效果。因此,要特别重视对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培养,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整体水平。一方面,文化遗产保护应以自身基本管理要求为基础,结合文物藏品的实际管理需求,建立并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将岗位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确保文物藏品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确保文物藏品的规范性管理,以免因个人原因而影响文物藏品的有效管理。此外,还应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能,将文物藏品的管理进行量化,纳入管理人员的综合目标考核中,以从根本上实现对文物藏品的科学有效管理,保障文物藏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也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自高校引入专业化的文物藏品管理人才,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物藏品管理队伍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文物藏品管理水平的提高。

2.3 开展合作交流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除了对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开展交流合作的意义更加重大。比如,当代历史档案馆博萨特馆藏中的博萨特音像资料结合中方的相关档案,完整再现了他在中国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档案音像资料中有许多他在延安拍摄的没有任何文字说明的照片。我在访问延安时曾向该市档案部门人员展示了这些照片,与我不同,中国同行经常可以轻松确定照片拍摄的准确地点,或者可以帮助辨别照片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何种日常活动。因此,我非常愿意与中国同行就此展开合作交流!

2.4 分级保管、重点保护的原则

我国对文化遗产实行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分级保护制度,不同级别的文物档案保管也应执行国家文化政策的基本要求,遵循分级保管的原则。分级保管意味着管理机构要根据文化遗产的不同级别配备相应的保管设施、设备、人员、经费等资源,重点保护国家级与省级文物档案,确保在有限的保管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保管效果。

2.5 实现文物档案数据库的整合

文物档案数据库建设是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实现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为此,需要结合人们的实际需要来打造文物档案数据库,借助大数据资源来整合频临消失的各类文物档案,按照名录级别、项目种类等信息资料来管理文物档案,实现对文物档案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弥补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缺乏的问题,为世界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重要支持。

2.6 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管理硬件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遗产保护日常管理的基础保障。为实现对文物藏品的有效管理,还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文物藏品的硬件管理条件。一方面要为文物藏品设置专门的库房,注意库房选址、结构、周边环境等,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以确保库房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依实际情况增设空调、照明及其他保存设备,及时调节库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加强对库房内照明的控制。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为文物藏品的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条件,如丝织品应置于库房阴面,以免其受阳光直射而导致退色;要严格控制库房内温度与湿度,以免丝织品卷曲或脆裂。

3 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弘扬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民族魅力和民族进步的重要保障。文物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进一步提升文物档案管理水平,提升文物档案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柴荣,梁岩妍.我国文物保护立法模式研究[N].西北大学学报,2016,01:012.

[2]唐振君.浅析文物保護与文物保护意识的关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8:30-31.

[3]卢杰英.浅谈城乡风貌改造中的文物保护问题[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04:21-24.

猜你喜欢

遗产保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名胜古迹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若干问题分析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分析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