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地勘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分析

2019-04-22赵锦

卷宗 2019年10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单位

赵锦

摘 要:新时期我国工矿业得到快速发展,对地质勘探工作量需求越来越大,地勘工作产生大量勘探档案,为采矿工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地勘档案的管理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限制地勘工作发展,档案实际价值埋没,不利于相关产业高效、持续发展。下文就新时期地勘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详细分析,旨在为强化地勘档案管理,以高效管理工作促进工矿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地勘;档案;管理

地勘档案是地质部门在地质勘察、矿产查找等生产技术活动中产生的数据成果,其自身具有较大潜在价值,种类多、继承性强[1]。要促进工矿业合理发展,需做好地勘档案管理工作,解决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及问题,使地勘档案能够为其所用,为地质开发提供重要依据,简介促进国家经济稳定进步。

1 地勘档案管理弊端及其产生原因

地勘档案管理是对地质技术信息的集成反应,是专业性技术人员总结的经验成果,对后期地质勘探有重要影响。先进地质勘探方式技术以地勘档案进行传播,对地质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是当下地勘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定弊端,影响地勘档案管理合理利用。

1.1 管理制度落后

地勘档案管理部门都有固定档案制度对工作给予科学指导。但是,时代处于不断发展状态,一成不变的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下地勘档案管理需求,管理制度落后,和现代地勘档案管理工作不匹配。

1)在档案收集制度上,管理缺乏完整记录,文件缺乏关键内容,影响档案文件实际价值发挥。

2)保管制度上,制度存在漏洞,基础性设施老化严重,不能满足需求,档案存在机械损毁、遗失等现象。

3)档案利用程度不高,利用制度上,没有针对档案查阅、使用的关键制度约束,档案常处于封闭状态,未发挥应用价值,但是存在流失。

由此可见,地勘管理部门不仅要重视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应在地勘档案管理上投足足够精力,正视档案管理,优化管理制度, 更新设备[2]。

1.2 管理人员专业性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人员专业性素质方面,主要是地勘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管理人员,新招的管理人员专业性素质差异较大,对实际工作意义不了解,甚至存在一些兼职档案管理人员,造成档案管理效率低下,重要档案保密工作不彻底等。此外,管理人员对地勘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加之管理上薪水报酬不高,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缺乏主动性。管理人员计算机使用技术不高,及时能够使用计算机录入档案信息,在一些专业性软件操作,档案补充上能力不足,无法适应新时期地勘档案管理工作需求[3]。

地勘档案归档上,一些科研人员缺乏归档意识,科研工作结束后,没有及时对科研过程、关键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导致后期档案归档中缺乏关键内容,降低档案价值,一些无用的档案信息浪费后期查找、利用耗时。

1.3 信息管理水平低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影响下,地勘档案管理引入计算机管理技术以加强管理效率,减轻管理负担。但是,计算机技术实际应用中,落实浅显,只是将档案目录、名称录入计算机中,未深入分析计算机对电子档案储存、纸质档案归档等方面应用优势,也没有以专业的管理软件实现高效档案管理,计算机技术应用价值遭到埋没,地勘档案利用价值也大打折扣[4]。

1.4 管理意识不科学

管理意识上,地勘单位为更好的发展,注重自身管理工作创新发展,但是实际的地勘档案管理却被忽视,束之高阁,影响地勘档案价值发挥。传统档案管理无法满足新时期地勘单位长久发展需求,应注重将时代前沿先进技术融入到地勘档案管理中,重视地勘档案管理工作,以多元创新方式,创新地勘档案管理工作。

2 新时期地勘档案的科学化管理

2.1 服务手段革新

新时期社会经济逐渐向以消费者为主要导向方向发展,服务业成为市场热门话题,对地勘单位而言,要主动迎接时代变化,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加强地勘档案服务手段,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通过构建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以主动服务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发挥地勘档案实际价值,促进自身更好发展。

要从地勘单位地勘档案管理自身出发,分析地勘档案需求来源,分析受众,针对受众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和相关企业建立联系,延长地勘档案服务产业链,营造地勘单位口碑效应,促进自身持续发展。例如,可以为需求者提供计算机检索、相关理论文件打印、需求地勘档案配送等,让地勘单位对应工作人员开展编研工作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检索,获取精品内容,通过和地勘档案管理建立必要联系,专心与自身编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2 健全管理制度

健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地勘单位持续发展之基础,是保障地勘档案管理规范化之前提。

首先,应分析国家法律规范及档案管理要求,结合地勘单位实际需求,从档案收集,到归档、保管、保密,再到利用、鉴定等,制定地勘档案全过程管理制度,不断更新制度,结合时代发展对地勘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弥补制度上的弊端。

再者,要制定并完善地勘科技奖励制度,倡導地质科研人员给予地勘档案管理足够重视,将自身杰出科研及时上报地勘档案管理部门备档记录,提高地质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归档意识。

最后,因引进先进档案管理软件, 以计算机数字化软件,发挥大数据优势,实现对地勘档案的高效管理,促进地勘档案管理事业更好发展,在2.3中,将着重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地勘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2.3 强化信息化建设

强化信息化建设方面,应建立专业化数字管理平台,实现高效管理。应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地勘档案由传统的纸质档案向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的光盘、微缩等新兴载体方向转变,同时优化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增加地勘档案管理档案储存量,实现档案的快速开发。以信息技术,可实现对档案的直观、便捷操作,减轻地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负担,使其可以充分投入到地勘档案管理规律研究中,提高管理质量。此外,通过地勘档案信息化管理,在利用档案中,可提供多种不同查询方式,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不同档案管理服务。如图1所示,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引入到管理系统当中。RFID技术高精端无线射频技术,通过无线电讯号实现计算机、互联网、管理设备之间的统一管理。

如图所示,通过该地勘档案管理系统,地勘档案管理向RFID系统发出请求,RFID系统将需求档案数据传递给地勘档案管理系统的,实现电子档案的储存、查询、销毁、安全管理等。RFID系统相当于一个科学数据库,容量巨大,地勘档案传递给RFID系统,和地勘档案管理加以区分,保证档案的储存安全和长久性。将该系统应用到地勘档案室管理中,不仅可实现对档案的深入操作,还可以联系档案室进出门禁,实现监控和报警,有效保证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安全可靠性。

2.4 制度优化创新

在制度创新方面,需做好制度建设的创新,从多角度出发论述:

1)行政及党群制度创新。地勘单位隶属国家地质勘探,工作应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对行政及党群制度创新,以“有效性”、“便捷性”为中心,指定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指导地勘档案管理工作合理开展。

2)管理制度的创新。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为避免错误操作出现,需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管理人才选拔上,坚持“公正”、“公平”,实行透明选拔,以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营造愉快的工作氛围,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熟悉具体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在激励约束机制上,注重奖励措施和惩罚措施并行制度,将绩效奖励融入到地勘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对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工作突出的,给予口头表扬和奖金支持,对管理人员工作中出现错误的,给予通报批评和适当经济处罚。应加强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创新激励机制,将绩效考核、成果奖励融入到其中,激励管理人員注重按照规范开展管理工作,对地勘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加强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实际水平,结合地质部门工作开展需求,分析新时期地勘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健全管理制度,以高新技术为支持,革新服务手段,创新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制度,确保地勘档案管理水平和时代发展同步,在地质勘探、采矿挖掘研究生产上发挥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晨霞.如何做好新时期地勘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J].决策与信息,2016(5):232-232.

[2]郭素.信息技术在地勘单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6):262-262.

[3]何媛.探讨地勘单位科技档案管理问题与解决思路[J].民营科技,2017(4):113-113.

[4]熊瑛.探究地勘单位档案资料管理与利用[J].现代企业文化,2017(9):100-100.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协办单位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