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学校图书馆借阅管理模式探析

2019-04-22连越

卷宗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化

连越

摘 要:中职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师和师生获取知识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主要场所。图书馆图书借阅率的高低,直接说明学校师生的到馆率和文献利用率,因此提高图书借阅率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在中职学校发展中的意义。文章重点就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学校图书馆借阅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学校;图书馆;借阅管理

图书馆是中职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对中职学校来说,图书馆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服务职能。中职学校应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从业素质,不断优化图书馆借阅环境。图书要对读者产生影响,必然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来保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借阅率,才能达到对学生的阅读产生效果呢。总体思路是我们现在要“请”学生入馆,而非“等”学生上门。

1 中职学校图书馆借阅率低的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阅读、网上游戏、“快餐文化”甚嚣尘土,传统的纸质阅读明显减少。虽然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持续增加,但是选择进馆阅读的学生数量却在不断减少。其原因就是电子读物作为科学技术的时代产物,因其成本低廉、携带方便而受到广大中职学校学生的喜爱。电子读物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图书馆的借阅率,中职学校学生课堂任务的繁重的填鸭式的教育占据了学生太多的课外时间,学生不愿意在图书馆花费大量的时间,这是导致中职学校图书馆借阅率低的主要原因。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比较的竞争机制,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图书馆借阅率低的一个原因。另外,中职学校图书馆资源呈现更新速度慢、设备陈旧、专业书籍不足的状态,抑制了学生借阅图书的热情,这些方面的原因导致图书馆出现资源浪费和阅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局面。

2 信息化背景对中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影响

2.1 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信息化进程逐步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中职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应用,改变了借阅、归还模式的结构,同时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逐步向开放式发展,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逐步趋于现代化。各类技术的应用促使图书馆知识传播打破了传统模式的限制,学生在取得阅读权限后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查找图书馆的馆藏资料,这边对管理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要求管理工作需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并与学生建立良性的互动与合作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的服务目标。

2.2 对管理人员的影响

信息化背景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背景依托于信息技术而言,而信息技术也具有快捷、便捷性等特点,并不是简单的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这便需要管理人员结合现实需求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并创新管理方法,同时还需不断加强技术与知识的学习,真正承担起图书馆资源导航者的角色。

3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院校图书馆借阅管理模式构建

3.1 更新中职院校图书馆借阅系统

要想改进借阅管理模式,提高图书借阅效率与管理效率,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信息化背景的优势,更新中职院校图书馆借阅系统,推动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实施。首先,需要中职院校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中加大经济投入,并在借阅管理中引入信息化设备,建立完整的馆藏资源数据库,利用信息化背景的便捷性完善借阅管理工作,为学生提供更方面、快捷的检索模式,同时还可引入自主借阅设备,优化图书馆借阅管理服务模式,方面学生自主完成借阅操作,从而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3.2 构建积分制借阅制度

为了有效解决学生借书不还、不愿借书等问题,也可在信息化背景下构建积分制图书借阅制度,将学生借阅几分作为其借阅诚信的评价标准。为此,可先构建一个节约系统,将学生初始借阅积分设置为50分,诚信等级为一级,学生可自由借阅馆内图书或数字化图书馆的资源。学生每借阅一本书可累积一分,借阅数字资源可累积两分,真正将学生行为表现作为其借阅积分获取的途径。但逾期未还或对图书有所损坏,则依据情节酌情扣除相应积分,最后结合学生借阅积分进行评级,等级较高的学生可给予相关奖励,但对积分逐步下降的学生则需给予一定的惩罚。因此,中职院校图书馆还需在积分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处罚制度,使借阅管理模式更加科学。

3.3 构建中职院校图书权限管理系统

首先,可构建借阅数量管理系统,先确认中职院校中核心读者群体,将学期作为借阅积淀,统计图书借阅的数量,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划分,同时也可按照学生的特征作为划分标准,并设置相应的权限系数,但要注意中职院校需从自身出发,合理调整不同标准的权限系数,确保学生基本的借阅数量,其次还需构建图书权限管理系统,将图书借阅次数作为标准,划分借阅文献区域,并结合借阅情况,调整借阅权限,提高借阅价值。也可将图书本身性质作为标准,设置权限,保障图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借阅时,使图书得到优化利用。

3.4 构建中职院校图书借阅时间管理系统

首先,將中职院校所设学期作为标准,精准测算每学期学生对图书的借阅情况;其次,将借阅学生数量、学生总数量作为媒介,对借阅时间进行测算,对比同类型、不同类型图书借阅时间;最后,设置借阅制度,并将此制度作为时间管理系统的核心,对接下来的借阅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以此反复,经过调整,图书馆借阅时间的管理更会完善,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中职院校图书馆借阅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善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能优化传统管理制度,使各类书籍得以充分使用,避免书籍资源的浪费,也可使中职院校图书馆发挥其自身作用,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萍.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统计研究与实例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27(04):122-127.

[2]杨丽娟.新形势下图书馆借阅服务管理探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6(01):107-109.

[3]熊必成.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化
图书馆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