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2019-04-22张劼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3期
关键词:职级轮岗校长

张劼

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是当下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均提出要有序推进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工作,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合理配置。施行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不仅有利于扩大优质校长资源的辐射范围,为更加优秀的校长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而且有利于引导优质教育资源流向薄弱地区,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注入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从而推进教育整体均衡发展。但就目前而言,此项工作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就全国而言,尚未形成制度化、规模化的效应,一系列有关校长轮岗交流的体制机制还未完全确立,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的问题分析

1. 轮岗交流的动力不足

动力缺失是当前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有政策制度层面,也有校长自身的层面;就校长个人而言,有思想认识问题,个人能力问题,也有客观条件的制约。从政策制度层面而言,中小学校长轮岗往往是被动安排而非出于主动自愿的,轮岗的区域和学校也是由上级部门决定,忽略了轮岗校长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愿望。这种“强制性”的安排很容易让校长产生对轮岗工作的排斥心理和消极情绪,即使被安排到轮岗岗位,也是“情非得已”“实非所愿”,难以激发校长自身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2. 轮岗交流的渠道不畅

校长行政级别的差异化是导致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渠道不畅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公办中小学校长普遍具有行政级别,校长作为行政干部由组织人事部门进行管理,这种校长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全国各地的学校领导管理岗位存在多种行政级别。不同学校、校长的行政管理级别不同,也自然会影响着不同行政级别的学校校长之间的轮岗交流。中小学校长之间的轮岗交流仅限于在相同行政级别的学校之间实施,这显然大幅缩小了校长轮岗的范围和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大受限,以校长轮岗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也就难以实现。因此,区域内校长行政级别各不相同、差异多样,这既不利于区域内校际均衡发展,也不利于校长之间的轮岗交流。

3. 轮岗交流的制度保障不力

就目前而言,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还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小學校长轮岗交流的准入制度不明确。二是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的周期和范围不统一。就不同地区而言,轮岗周期各不相同,北京、南京为一年,辽宁为两年,安徽为一年至三年,重庆为两年至三年。就同一省份而言,各地市规定也不尽相同。以广东省为例,广州市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副校长在同一学校任职满2届以上需参与轮岗,轮岗周期为3年”,深圳市规定“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8年或2个聘期的校长、副校长,原则上交流到其他学校任职”。三是交流期间的人事关系、待遇保障等规定不明确。四是与轮岗交流工作相配套的系列制度尚待改革,包括校长选拔与管理制度、校长挂职锻炼制度、校长全面负责制度以及校长薪酬待遇制度等。

4. 轮岗交流的考评机制不全

轮岗交流的考评机制尚不健全,也影响着轮岗交流工作的实际效果。为了提升校长的管理能力、专业素质,促进轮岗交流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对轮岗校长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价,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机制。而从目前来看,基于校长轮岗交流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是不健全的。一是教育行政部门仅仅以学校成绩甚至是升学率等个别化指标来评判校长任期内学校发展的优劣,缺少过程性评价。二是对不同轮岗类型的校长采取了相同的考评标准和考核目标,忽略了轮岗工作的差异性。三是考核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评价权力集中在行政机构,缺少社会评价、家长评价以及校长的自我评价。四是缺乏轮岗校长专业职务评审、晋升和激励机制,这也会导致轮岗校长工作积极性不够,滋生懒政心态和“不作为”的工作作风。

二、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问题的应对策略

1. 转变思想观念,激发轮岗热情

转变轮岗校长的思想观念,有利于激发校长轮岗的热情,增强轮岗交流的动力。轮岗交流的目的是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因此要让校长认识到轮岗交流是校长突破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平台,是校长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人生舞台,而不是“降职”,更非“流放”。校长轮岗交流后,将面临新的工作环境,这不仅能增强其工作的新鲜感,激发创造活力,也会增强其工作的挑战性,激活校长的创新思维和内驱力。新形势、新环境也势必会促使校长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和管理惯性,用创新的视角来直面挑战,解决问题,促进校长管理能力的提升。可见,让更多校长自愿投入到乡村教育、薄弱学校,投身到贫困地方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可以更好地历练自己,提升校长专业化素质和管理能力,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轮岗交流成为高素质校长的自觉行为,从而消除部分校长存在的“守旧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中庸心态和惰性思维。

2. 推行职级制改革,打通交流渠道

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有利于打通交流渠道,破解校长轮岗交流的弊病和难题。校长的行政级别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校长轮岗交流范围的扩大,因此要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去行政化改革,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设置独立的校长职级序列、独立的校长职务通道、独立的薪酬体系和专业的职级评定标准。这可以使校长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分开,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也为开展更广范围内的校长轮岗交流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推行职级制管理,无疑是对传统校长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创新,也是促进校长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有利于丰富校长的专业知识、提升校长专业能力、建立校长专业信念和专业态度,而且能树立校长从业标准,健全校长教育与培训体系,完善校长管理体制。校长职级制改革目前尚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疏通交流渠道,特别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资格认定办法,建立适合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职业准入制度,实现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与校长职级制有效衔接;要建立中小学校长专业化标准和校长专业职务评审与晋升制度,使校长的专业评定与职位相结合,职业待遇与职级相匹配,为校长的专业化发展保驾护航。

3. 开展专项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校长,是一所學校发展的引领人物,在学校的教育改革、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见,加强校长专项培训,提升校长素质至关重要。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工作的开展,着力点在校长。加强校长专项培训,有利于提升校长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从而为轮岗交流工作提供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一是要实施分级管理、分类培训的管理体制,构建“后备校长培训——副校长任职培训——优秀副校长培训——校长任职培训——正副校长提高培训——校长高级研修——名校长培训”的校长梯队培训体系,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二是要通过对校长管理业务的培训,提升校长的专业管理能力,包括规划学校未来发展的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指导能力,使轮岗交流的校长能够胜任轮岗学校管理岗位的工作。三是要实施教育系统名校长工程,培养教育家型校长。教育家型校长是卓越校长的代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培养教育家型校长,有利于从更高程度、更广范围内提升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

4.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机制

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系列制度及相关考评机制是轮岗交流工作有序开展的制度保证。在制度建设上,应建立并完善校长轮岗交流的系列制度和管理办法,特别是要在交流管理、业务培训、职务晋升、人事关系、工资待遇、考核办法等方面制定相关制度,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校长参与轮岗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轮岗交流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同时,还应进行与轮岗交流制度相配套的校长选拔与管理制度、校长挂职锻炼制度、校长全面负责制度、校长薪酬待遇制度、后备干部选拔与锻炼制度等有关制度的配套改革,为轮岗交流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考评机制上,要建立多维度评价机制。在评价内容上,要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予以考核,制定全方位的素质测评指标;在评价原则上,要坚持客观性、灵活性、多元性和发展性,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在评价方式上,要坚持自评与他评、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力求方法多元、形式多样;在评价结果的反馈上,要及时准确地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校长和上级主管部门,以评价促交流,以评价促改进。

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是整体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需要之一,是引导教育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有效措施。实施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不但需要多方参与,也需要正视问题、深入调研、汲取经验、科学规划,不断改进和优化轮岗交流的方法策略,切实提升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工作的实际效果。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职级轮岗校长
公立医院“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分析与完善
常态化教师轮岗谨防“过客”心态
中办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乡村教师轮岗交流缘何如此难?
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北京街乡公务员职级晋升通道打通了
论校长的修养
医患关系改善新途径:科主任轮岗制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