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税务管理视角浅析工程项目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建议

2019-04-21徐建刚

财会学习 2019年8期
关键词:税务管理装配式建筑优势

徐建刚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节约能源、利于环保、施工周期短,质量保证,可用于工厂生产线生产。本文主要从税务管理角度看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施工的差异,分析其税负方面的独特优势,力求探索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并给出税务管理方面建议,希望对我国装配式建设项目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税务管理;优势;建议

装配式建筑是指预制加工厂的预制构件,通过机械吊装的模式,将各构件装配成整体建筑。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到2020年,全国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将达到15%以上。根据目前中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情况,预计到2020年,中国装配组装结构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装配式建筑市场在我国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装配组装结构具有经济,安全,绿色等特点,其标准化设计,工厂生产,装配施工,信息管理和智能应用的概念将成为工程建设的首选。成本管理是所有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税务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部分,税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项目的盈利水平。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特点

(一)作业主要场地从现场变为工厂

改造原有复杂的现场工作,将桥梁,管廊,地铁车站等的构造转变为工业企业的制造流水线。所有预制结构件都可以通过在装配式车间完成预先制造和养护,从原来施工现场钢筋加工和混凝土浇筑等操作,转变为在生产车间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作业。这种预制结构件具有生产速度快、养护方便,不受天气和气候影响的优势。

(二)作业方式从施工到装配

传统建筑行业采取混凝土浇筑模式施工,在作业中需要各环节交叉操作,按照流程顺次施工。而装配式建筑主要是通过预制结构件,再通过机械设备拼装,最终各部分整合。预制件拼装过程就好比堆积木,施工现场的作业大大减少,工程项目的效率、安全、质量大大提高。此外,建筑和电气化是一体化的,电气化建设可以在主项目中同时进行,提高效率、节省工期。

(三)作业人员从农民工变身生产工人

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在实际作业中主要采用机械吊装操作,减少了纯劳动力的使用,作业工人通过前期的技术培训可以掌握预制结构件和吊装操作。劳动力成本的需求大大降低,员工的就业环境也大大改善。

(四)污染建设成为绿色建筑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同样是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使命。装配结构件主要通过预制生产、吊装拼装,避免了现场浇筑、抹灰、搭建脚手架等程序,节能环保、最大程度实现绿色环保建筑。根据数据计算,装配式结构节约了至少80%的用水量,70%的能源消耗,20%的材料和20%的土地,有效地防止了噪音。

二、预制建筑税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许多研究学者对装配式建筑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大部分都是针对质量管理、技术研究和現场管理等方面,但对装配式建筑在财税管理没有做系统研究。如何系统,科学,全面地开展新型建筑形式的税收管理研究,研究装配施工对工程项目财税管理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从财税角度分析影响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捏造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装配式建筑税务管理面临的特点及优势

预制建筑颠覆了现浇作业的工作模式。缓解了建筑业施工战线长、现场管理难度高等问题,在税务管理方面也有诸多优势。

(一)环境保护税

施工现场可能造成粉尘污染,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从而成为环保税的纳税人。装配式建筑拼装部分主要在生产车间中完成,这就可以大大减少因现场现浇、支架、养护等作业产生的灰尘、废渣和噪音污染。

根据环保税相关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人员在储存,处置固体废物时,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应当缴纳环境保护税。

以吉林省为例,根据环保法的规定,吉林省确定了税额的下限,应税大气污染物的单位污染每当量1.2元;应税水污染物污染每当量1.4元;固体废物和噪声均按国家统一标准执行,固体废物按每吨5元至1000元不等的税收标准执行;应税噪声基于超标的分贝数,税收标准为每月350元至11200元。

(二)耕地占用税/城市土地使用税

传统建筑行业,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钢筋加工厂、作业车间、混凝土拌合站等一般设在工地附近。对于铁路、高速工程,多占用野外田地,项目占用的耕地产生耕地占用税是项目中的一块较大开支;对于地铁市政项目,由于工作区域较大,也会产生较高的城镇土地使用税。装配式建筑主体基本都在装配式车间完成,这就大大减少了对施工作业面的占用,节省了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支出。

纳税人临时占用应税土地的,应当按照耕地占用税及其实施细则缴纳耕地占用税。临时占用应税土地是指纳税人对建设项目,地质勘探等的需求,临时使用应税土地,未修建永久性建设,适用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的行为。工程项目施工中征用的临时土地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恢复耕种的可以全额退回耕地占用税。然而,由于使用期限较长或严格的复耕要求等因素,在实际操作中耕地占用税的退回,存在诸多困难,甚至无法退回。

目前城市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在城市,县城,成立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城市土地使用税纳税人。根据城市规模,每平方米城市土地使用税年税从0.6元到30元不等。

(三)增值税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支持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要求的建筑零部件装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符合新材料目录的预制结构件生产企业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

(四)企业所得税

国家今年来鼓励创新和研发,装配式建筑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各种工艺技术都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符合要求的相关研发事项不仅可以在税前扣除,还享受75%的优惠政策扣除。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企业活动产生的实际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根据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之间,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

(五)节约施工成本

装配预制建筑必然有装配车间,装配车间是一个大型的集中生产场地。所需材料可以集中采购,大宗材料采购合同可以通过谈判来减少材料成本。同时,装配式车间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可以减少现场作业人员的使用、充分合理地调配机械设备,也可以大量节约成本。

四、调研案例

DQ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TJ 股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年建设能力超过500亿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六特六甲”资质建筑企业集团。经对DQ集团公司长春地铁车站工程项目的调研,该项目为施工总承包,投资额10.5亿元,采用预制装配式车站结构。

长春市地处中国东北严寒气候地区。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时间长(每年有3-5个月的冬休期),资源消耗高,操作风险高,结构质量不易保证,劳动力需求难以满足。DQ公司首次在中国对地铁站的预制装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并在全国建成了第一个组装地铁站-长春地铁2号线袁家店站。经过对长春地铁的实际工程应用进行初步分析后,决定使用预制地铁站,相比于相同规模的开放式双层双跨矩形框架的现浇混凝土标准站结构,在工期、管理和效益上优势明显:

①一座车站工期可节省4~6个月(约20%~30%);

②在建設高峰期,现场劳务用工数量将从 150人左右减少到30人,节省80%的人工;

③该拼装车站节约800吨钢材,节省800立方米木材,减少建筑垃圾50%;

④施工现场占地减少约1000平方米;

⑤在施工安全,噪音和空气污染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五、装配式建筑税务管理方面建议

(一)做好税务筹划,将税收红利落地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一种新的模式,与传统建筑相比在税负方面有较大税务筹划空间。要将优势转化为效益,就需要冲分了解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做好税收筹划,确保充分享受税收红利。装配式建筑涉及到设计、预制、拼装等多个步骤和装配式车间和施工现场等作业场景的变化,各种涉税环节,需要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才能达到减少支出、节约成本的目标。

(二)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

对于装配式建筑这种新模式,配套的税务管理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运用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人工智能在企业的税务管理的信息传递、风险分析识别,及应对方面与传统管理相比而言时效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企业的管理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税务机器人的推出,加快了税务管理信息化步伐,税务信息化,提升了管控水平,凸显出互联网+人工智能对企业的税务管理提升价值。建筑企业集团税务信息化建设发展还处于兴起阶段,发展至鼎盛阶段还有许多的路要走,当前应结合国家改革发展战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从业、财、资、税、管五个业务层面,加强税务信息化管理提升税务管理水平。

(三)加强财税与管理综合型人才培养

国家税制改革还在进行时,对装配式建筑乃至整个建筑业的影响深远且普遍,涉及到企业管控的各个层面,尤其体现在财务成本费用的核算、财务管控、纳税筹划等重要方面,应该提前对这方面优秀的人才进行储备管理,为保障企业财务管控能够合规合法而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深入挖掘装配式建筑特点,切实钻研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法规,并合理的推广实施纳税筹划管理工作。财税人员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纳税筹划方案,将税制改革中的一些优惠政策变化合理应用于实践中,对于法律法规要严格执行,实现涉税零风险。

六、结论

装配式建筑自身的特点及管理模式,决定了在实施税务管理中面临不同的问题与困难,不能直接照搬原有的管理方式,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合理规划,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完善装配式建筑税务管理机制,在税制改革的大环境下起到了防范税务风险,降低税负的作用。随着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的税务管理问题会逐步显现,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完善补充。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下,具有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理念的装配式建筑必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仍需要各行各业人员在技术、管理、财税等方面做深入研究,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和特点,使之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需求的装配式建筑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楠.浅谈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J].江西建材,2015 (20):35-37.

[2]李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和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4 (07)114-115.

[3]李燕鹏,王伟.发展预制装配化建筑的问题与对策[J].工程管理学报,2016,30 (05):1-5.

猜你喜欢

税务管理装配式建筑优势
画与话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下的税务管理模式探究
关于事业单位税务风险管理实务的思考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税务管理现代化浅析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