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资源共享的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

2019-04-20马菁

卷宗 2019年12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图书馆基层

马菁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文化服务的广泛普及,公共图书馆的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备受关注。本文通過介绍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发展的概况,结合基层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资源共享的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可行措施。这对我国图书馆文化服务建设系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资源共享;基层;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是提升人们文化素养和增强全民知识技能储备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文化服务建设也日趋数字化、系统化。基层图书馆是图书馆服务建设发展的基础,做好基层图书馆的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对提高国民人文素养有着关键作用。

1 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发展概况

1.1 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总体目标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而诞生的新型文化服务资源,它是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数字、模拟、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将公共资源高效地、便捷地、准确地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服务方式。

我国在2011年初明确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概念,这一概念是由国家财政部和文化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共同提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最常见的应用场所是公共图书馆。图书馆通过数字文化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对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培养全民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重要作用。

为贯彻和落实《指导意见》的要求,广东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具体部署意见。并提出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总体目标——“共建、共享、互通、互连”。

1.1.1 共建数字化服务体系

按照《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要求,图书馆的规模、大小和数量要与地区所辖人数相对应,比如:大于45万人的地区需要建立4500平方米以上的图书馆、大于15万人的地区需要建立800平方米以上的图书馆等。因此,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众多,要全面实现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首先要共建数字化服务体系。

1.1.2 共享文献基地

文献是科学成果的分享平台,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要致力于加大科学成果的宣传力度,为人们了解和掌握最新科学动向提供方便,就要建立“共享文献港”。一方面,可以汇集科学文献,方便读者检索;另一方面,便于多科学文献的综合化系统管理,利于文献的实时更新。

1.1.3 互通管理规范

图书馆作为公共资源,管理模式和规范尤为重要。不同级别的图书馆在进行管理时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互通管理规范,可以避免同一问题在多个图书馆反复出现。

1.1.4 互连数据平台

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基础是数据平台,要实现全面数字化服务,完成资源的充分共享,就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互连数据平台。

1.2 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

随着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发展,各地图书馆也都有了基本统一的总体发展规划。

1.2.1 优化基础设施,保障安全服务、全面服务

优化图书馆基础设施是实现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发展总目标的基础。

首先,要优化基础设施保障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安全性,如使用图书馆云平台监控技术和多点容灾备份系统等。

其次,要建立无障碍通道,为老人、儿童、孕妇提供更方便的阅读体验。

1.2.2 创新服务途径,确保资源充分共享

要基于现有的服务方式(比如:借阅图书、查询文献等),开发更多的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如增加关注VPN授权,便于读者查询全球资源;建立在线互动学习平台,实现读者资源互惠等。

1.2.3 建立流动图书馆

为方便远离图书馆或不方便去图书馆的读者也能够享受公共文化资源,地方要合理分配资源,建立流动图书馆,比如汽车图书馆、小小图书屋等形式。

1.2.4 促进与国外的交流合作

应实时了解和分析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较先进的欧美国家图书馆设施的技术更新和数字化信息服务更新,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特点开发合适的专利技术。比如我国深圳已经率先开发并应用了RFID(无线射频技术)和DILAS(数位图书馆体系结构研究和应用平台开发项目)等。

1.2.5 持续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能力

随着图书馆公共数字化服务建设越来越完善,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要通过培训、实践、研讨会和定期考核等方式持续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1.3 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发展现状及问题

当前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已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在线检索、自助借阅等基本技术和设施已经全面应用到我国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中。然而,也存在着不同地区和层别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作为街道基层图书馆应该及时引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新技术,保持与其他层级图书馆技术的一致性。

2 基于资源共享的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具体实施

作为图书馆系统中的一员,基层图书馆要提升自身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就要紧随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步伐。

2.1 融合“互联网+”思维

当前我国微信用户已经超过10亿,结合“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基层图书馆也可以利用微信技术为更多的用户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图书馆可以以街道名称命名开通“XX街道图书馆公众平台”,在公众号中设定图书检索、图书预览、图书状态查询、图书馆活动安排等功能。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在公众平台开展一些线上活动,如全球读书日读书笔记大赛、正月十五猜灯谜等。这样既方便读者享有资源,也带动人们对阅读和中国文化的积极性。

2.2 建立图书馆手机客户端

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可以在一些功能上滿足资源共享服务。但受到公众平台程序的限制,微信服务平台无法满足系统性的数字化服务。因此,图书馆可以基于自身特点,开发专用的手机服务客户端。

使用图书馆手机客户端APP,读者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查找图书资源、订阅书籍、续借书籍”等操作。此外,还可以采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信息技术,通过手机客户端的后台数据统计读者对书籍的需求量,比如科技类、育儿类、农牧渔业类等。有了读者需求,图书馆可以在选购新书籍或期刊时更加有的放矢。

2.3 增加电子书借阅模式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如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电子书已经成为人们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最新统计,我国电子书阅读用户已经超过3亿。

基层图书馆可以引入一些电子书,例如畅销书、科研文献等,并将这些书列入到借阅菜单。读者通过账户密码在线借阅电子书,考虑到知识产权安全问题,电子书只供阅读禁止复制和转载。

2.4 优化图书馆自助服务通道

目前,很多图书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自助服务通道,比如:电子扫码、安全闸门、报警器等,在此基础上要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可以通过结合当前人们的生活特点进一步优化自助服务系统。

2.4.1 采用“灵活注解服务FAST”技术

FAST技术通过在数字检索与图书注解之间建立连接,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建立检索结果与所需图书的联系,便于读者自助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分析和筛选。

2.4.2 手机扫码识别书籍信息

随着二维码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可以在书籍扉页张贴二维码,并在二维码中录入书籍的详细信息(图书介绍、网络评分、作者信息等)。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随时扫取书籍信息,免去了必须带着备选书籍到服务台或固定的电子扫码设备获取详细信息的麻烦。

2.4.3 汽车穿梭借阅服务

当今汽车已经成为最主流的交通工具,在停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外很多公共服务机构都已经设置了汽车穿梭服务,顾客不用停车,即可在汽车服务窗口领取物品。图书馆也可以模仿这一模式,读者可以提前通过手机客户端借阅图书,随后驾车前往图书馆领取图书,大大提高资源共享效率。

2.5 与其他图书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资源共享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工程,作为基层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将大大提高读者享受资源共享的便利性。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通过编程技术与其他地区图书馆建立共享资源库。

2)寻找图书馆资源跨地区运输合作商,负责定期将图书馆资源进行跨地区运输。

3)采取“藏书互惠”模式,不同地区图书馆定期交换其经典藏书,不仅便于人们对国藏经典的学习,也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深入交流。

3 总结

总之,要实现“平等阅读、资源共享、服务均等”的全面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就要兼顾省市和地方基层图书馆的均衡发展。立足于基层图书馆的发展,要在改善经费、人员配备、技术分享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和指导。

基层图书馆既要在技术和设备上与时俱进,也要持续提升在岗人员对数字信息技术的知识水平,做到“人、机、技”协调发展。进而为我国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玉玲.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J].教育观察,2016,(11):29-30.

[2]韦楠华,吴高.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供给的问题、障碍及运行机制[J].图书与情报,2018,(4):130-140.

[3]金武刚.偶然vs必然: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兼论图书馆学人的贡献和崛起[J].图书馆论坛,2018,(11):50-60.

[4]郭晓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建设新型数字图书馆的路径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2):20-23.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图书馆基层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图书馆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