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生活体验作文教学探究

2019-04-20顾炳燕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活体验作文教学小学

顾炳燕

[摘 要] 基于生活体验的小学作文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形成写作个性,有利于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开发其写作潜能。文章从感受生活、积累体验、表达体验几方面对学生生活体验的作文教学策略进行初步探讨,为提升小学作文教学实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体验

写作能力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语文教学实践的关注。虽然近年来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已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作文内容假、大、空,作文风格共性多、个性少的现象仍然是困扰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大顽疾。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基于生活化的作文教学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得作文内容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也是摆脱传统作文教学弊端,提升作文教学实效的有效路径。

一、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生活,形成生活体验

基于生活体验的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感受生活的实际内容,还要在生活实际经历上学会思考与感悟,形成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例如,一到四年级要求从写话、习作开始,学生的作文要注重说真话、心里话。又如,一些地方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为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施中,划分了具体的年级作文教学实施策略。如,一二年级要求学生能够用极具简单通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写简单的日记和留言条。三到五年级则要求学生在热爱和关心生活的基础上,根据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在关心周围人、事、物的基础上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写请假条、书信、以及通知等。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以生活实际为作文的源头活水,是新课标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明确要求,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进行观察与思考,形成生活积累和体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情感世界。

二、指导学生积累阅读体验,丰富生活感受

在作文教学中,从学生阅读体验的积累、生活感受入手,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丰富的情感素材和语言素材,是提升小学生作文水平,丰富学生写作源泉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在学生作文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写作奠定基础。

例如,指导学生以写读书笔记的方式积累阅读体验。读书笔记是学生在阅读中对阅读所思、所记、所感的记录,是学生语言积累、形成阅读后情感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读书笔记这一有效形式,帮助學生积累阅读体验,丰富其写作素材。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日记的形式对生活体验加以积累,丰富生活感受。

阅读与作文密切相关,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注意学生阅读体验的积累、生活感受的丰富,才能使学生作文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兴趣和作文素材来源,让学生在作文学习中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三、营造作文情境,让学生表达自己的体验

情境是产生体验与情感的重要基础,在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积累、阅读积累、以及生活感受积累都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就是为学生营造一定的作文情境,为学生表达自己的体验提供有利的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营造一定的情景,通过引导学生入景激发学生的体验。如教师在作文课上营造了这样一个情景,老师故意将手里的粉笔掉落在地上摔成两半,然后,让学生对这个行为进行大但想象,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写作。有的学生从不浪费粉笔、节约国家资源的角度入手、有的学生则从粉笔滑落的背后猜想老师是不是太劳累了、而有的学生则从老师当时心情的角度猜测可能老师心情不好所以没心思板书。总之,教师营造的这一情景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想象,去表达自己的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口语交际去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营造一定的作文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去经历、体验、感悟、分享、交流、提升,进而将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作文与生活有机融合,优化作文的内容与情感蕴含,同时有效锻炼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基于学生生活的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从学生学会感受生活、进行阅读积累、以及教师营造作文情境几方面着手,让学生在充分积累的基础上,在情景中进行作文,进而激发学生生活积累的素材与情感体验,提升作文内容的质量和情感的深度。

参考文献:

[1]王丽娟.有效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2012(8).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生活体验作文教学小学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