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艰辛历程兰渝路

2019-04-20赵均国

百年潮 2019年4期
关键词:铁道部兰州重庆

兰州至重庆铁路的基本概况

兰渝铁路始见于1919年2月孙中山先生所著的《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的中央铁路系统。孙中山称其为“中国铁路中最重要者”,指出兰渝铁路“经过物产极多,矿山极富之地区”。兰渝铁路北起黄河上游重镇、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南至长江上游重镇、共和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从兰州枢纽东引出,经榆中县、渭源县,过漳县,经岷县、宕昌县、武都区,过文县边界同四川的青川县和陕西宁强县交接点姚渡,经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北进南出广元站,经利州区、昭化区、苍溪县、阆中市、南部县、顺庆区、嘉陵区、广安市武胜县,至重庆市合川区、北碚区、沙坪坝区,于重庆兴隆站交会为贯通的双线铁路,长818.71公里。另从南充东站引出支线,经广安市的岳池县、广安区,在华蓥市境内与襄渝线高兴站接轨。高南支线长89.345公里。兰渝铁路贯通线和支线总长908.055公里,途经甘肃省、陕西省、四川省、重庆市的9个市州、25个县市区,辖区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直接受益人口为3600多万。

兰渝铁路属国铁I级电气化铁路,是西南、西北的准高速铁路,平均时速为每小时200公里,广元至重庆段时速250公里,由兰州至重庆只需要6小时。运送能力为日开客车50对,年货运量1亿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兰渝铁路项目投资估算774亿元,实际总投资可达800亿—1000亿元,目前工程决算尚未出来。

兰渝铁路是共和国腹心地域北南走向的中枢动脉,北接兰新铁路、兰青铁路、包兰铁路等,南接宝成铁路、沪汉蓉铁路、渝贵铁路、渝怀铁路等,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连接起来,是西北、西南两大区域最佳的运输通道,是西部通往中东部及华南沿海和港口的主要干线,是构建新的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线,可缩短中国连云港至西欧鹿特丹的距离1500公里。兰渝铁路又是国防安全线、战备线,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铁路线,有利于西部铁路网的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有利于沿线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改变西部区位劣势,增强西部自我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兰渝铁路是一条黄金通道,是一条政治线、经济线、生态线、幸福线和生命线。

争取修建兰渝铁路的漫长历程

1993年底,遵循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精神,苍溪县委书记李文元从省委党校专题学习班回来后,带领一班人,结合苍溪的实际,研究提出了苍溪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远着眼,高起步,争取项目求快富。”决定“近抓一桥三线、腹地三环,远抓争取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和兰渝铁路两个大项目的立项上马”。然而,兰渝铁路项目牵涉几个省市、几十个县市区,投资几百个亿,单靠一个县争取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必须联络沿线各省和地市州、县市区。

兰渝铁路立项上马协作会成立大会现场

1994年3月1日,在阆中机场举行开工典礼时,苍溪县委书记李文元、阆中市委书记冯启联、南部县委书记白明江共同商议,决定3月5日由苍溪县、阆中市、南部县三县市党委、政府,向国道212沿线相关地市州、县市区发出《关于促成兰(兰州)渝(重庆)铁路尽早立项上马的倡议书》。接着,县委安排我到沿线地市州、县市区征求意见,谋求建设。得到了兰渝沿线相关地市州、县市区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1994年5月10日,兰渝铁路沿线各地市州、县市区的领导、专家、学者186人,聚会苍溪县,参加争取兰渝铁路立项上马协作会成立大会。协作会建立了常设的秘书处,推荐我为协作会的秘书长,全权委托秘书处代表沿线9个地市州、25个县市区3600万人民的愿望,具体负责争取兰渝铁路项目工作。秘书处工作人员由各地抽派,工作经费由会员单位出。为了落实协作会组织人员,兰渝铁路协作会常务理事会通过了《关于秘书处工作人员几个具体问题的决定》。确定了甘肃、广元、南充、广安、重庆片区各选派两人到秘书处办公,为兰渝铁路申报立项打下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基础。

协作会成立后如何运作,无经验可以借鉴,无上级文件指导,经费又无保障,真可谓举步维艰。我们边探索边实践,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

启动性阶段,开局良好。1994年5月10日至10月,为启动性阶段。我带领秘书处的同志,南起重庆,北至兰州,效法古人苏秦“合纵连横”,沿国道公路212线,赴相关地市州、县市区,以说客的身份,向市县党委、政府、人大常委会、政协及相关部门领导宣讲修建兰渝铁路的必要性,把四大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请到场。当时也只能讲到必要性,就是想要修、为啥想要修。做了半年的工作,使沿線的20多个县、9个地市州的领导形成了共识,达成了共谋,产生了共鸣。在这个基础上,联合形成了《川甘两省兰渝沿线地(市、州)、县(市、区)关于申请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立项的报告》,上报四川、甘肃省政府及国家计委、铁道部,以及川、甘省市相关部门。这份报告,正文虽然只有3页半,可后面9页盖满了68枚地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的印章。这个报告,虽然是兰渝铁路协作会秘书处运作成功的,实际上代表了3600万人民群众的意愿,开局良好。

川甘两省兰渝沿线地(市、州)、县(市、区)《关于申请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立项的报告》首页

突破性阶段,有序进展。1994年11月至1995年5月,为突破性阶段。有了民愿行为的必要性,还必须有科学论证的可行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探讨,协作会选定了突破口、切入点。1994年11月,召开了兰渝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会议,由协作会委托铁道部第一、二勘察设计院勘察设计,请铁路专家论证,编制了《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的结论是:兰渝铁路是我国铁路网布局中一条重要干线,社会公益性大于经济效益性,潜在的运量很大,回收期为13.7年,低于15年的基准年限,是可行的。预可研报告为争取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工作有序开展。我们再去做工作,就有理有节有据。

实质性阶段,实现两个转变。1995年6月至1997年底,为实质性阶段。必要性和可行性都得到了证实,但如此跨省、市的宏大工程项目,仅以地、县两级代表民愿行为做工作是有限的,而且工程项目的立项工作必须按程序驶入正规渠道,即政府的计划部门运作,才有实质性成果。因此,做争取工作,要由民愿行为转变为甘川渝三省市政府的职能行为;由协作会做舆论性争取工作转变为各级计划部门、特别是三省市计委和相关部门按正规渠道进行程序化前期工作。要将民愿行为、基层的构想,变为上级领导的谋略,难度相当大。我们就多渠道、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1995年7月,在协作会的运筹下,甘川两省计委首次召开兰渝铁路联席会。1995年10月19日,川甘两省政府联合行文《关于申请将新建兰(州)渝(重庆)铁路纳入国家“十五”计划的请示》,上报国务院并抄送国家计委、铁道部。由甘、川、渝三省市政府分管副省(市)长组成的兰渝铁路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和兰渝铁路项目联合办公室相继成立。1997年7月,甘川渝三省市计委成立了兰渝铁路筹备协调小组,并多次联合行文请示国家计委、铁道部,恳请将兰渝铁路列入铁路计划并尽快下达前期工作任务和评审预可研报告等。还先后六次召开三省市兰渝铁路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兰渝铁路前期工作。这一阶段,争取工作实现了由民愿行为、社会舆论,转化为计划系统的实质性工作,按正规程序,从计划部门上去,变成了省政府的行为。这就实现了两个转变。

攻坚性阶段,进展呈胜势。1998年至2000年5月,是攻坚性阶段。这么浩大的战略性工程、关键基础设施工程,耗资巨大,又涉及三省市,决策立项建设,必须由国家相关部委和国务院决定。为此,协作会秘书处积极、主动配合三省市做攻坚性工作,采取了“四大攻坚”举措。

第一,职能攻坚。我们联络请求甘肃、四川、重庆三省市政府和成都、兰州两大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分别行文请示。1999年2月11日,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三省市政府联合行文《关于再次申请将新建兰(州)渝(重庆)铁路纳入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的请示》,上报国务院,并抄送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铁道部等有关部门、单位。同时,三省市政府又分别将兰渝铁路项目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建设工程,于2000年初报国家发展计划委。从国防战备的需要出发,经联络请求,1999年10月29日和11月2日,成都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和兰州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分别以《关于将兰州至重庆铁路纳入国家“十五”铁路建设计划的建议》、《关于将兰州至重庆铁路纳入国家“十五”交通建设计划的建议》报送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并抄送国家发展计划委、铁道部和总参、总后等相关单位、部门。

第二,科技攻坚。我们联络、邀请铁路专家为兰渝铁路撰写论文。1998年11月3日至5日,经我们邀请,由中国铁道学会、三省市铁道学会等单位联合在广元召开兰州至重庆铁路建设研讨会,有40余名铁路专家、教授、学者参加。研讨会形成了关于加快兰渝铁路建设的《科技工作者建议》和《西南至西北大通道——兰渝铁路研究》约16万字的论文集。我们还请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和铁道部第一、二勘察设计院多次勘察调研,共同编制了《兰渝铁路运量分析报告》和《兰渝沿线地方运量调查报告》。我们参加在兰州召开的“中国西部铁路建设研讨会”和在重庆召开的“中国21世纪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讨会”,同与会专家、学者商讨兰渝铁路建设问题,得到了部分专家的认同、支持,并通过他们为兰渝铁路建设献计献策。

第三,舆论攻坚。主要是邀请新闻媒体、社会知名人士、老红军和各级老促会等为建设兰渝铁路呼吁做工作。先后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和求是杂志社、中国老区报社、中央电视台,以及兰渝铁路沿线地方报刊、电视等媒体编写内参、论坛、报道等,制作了八套电视专题片宣传。苍溪县老促会撰写的《三千六百万人民的企盼》在《中国老区报》头版头条刊用。1999年5月26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以“春风将度玉门关”为题,刊发专版“写给争取兰渝铁路立项上马的人们”。拜见并邀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甘肃省政协副主席贡唐仓·丹贝旺旭,大活佛、拉卜楞寺寺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杨虎城将军之女杨振美,邓宝珊之子邓成城等社会知名人士为兰渝铁路呼吁呐喊。联络各级老促会,特别是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曾两次向中央和国家计委、铁道部致函,请求支持川陕等革命老区发展,尽快建设兰渝铁路。在此期间,我们还联络老红军,以罗青长领衔,有傅崇碧、何政文、胥光义、王定烈、杨国宇、苏毅然、任荣、李开湘、赵承丰、伍国仲、何明智、陈明义、王定国等105名老同志联名签字致信党中央、国务院。1999年3月24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老红军恳请修建兰渝铁路的致信件上批示:请岚清、邦国、家宝并培炎、由瑞、志寰同志阅处。这一批示引起了中央、国家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计委在向国务院的回复中称,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一起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在“十五”及2015年间确定建设时机。朱总理等几位国务院领导都作了圈阅。

1998年11月3日至5日兰渝铁路建设研讨会在广元召开

第四,决策攻坚。主要是在全国两会和三省市两会期间,请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做争取工作。从1995年起,协作会秘书处连续跑了13年全国两会。甘肃、四川、重庆三省市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修建兰渝铁路的议案、提案,包括跨省市代表团的联合议案、提案,以及代表、委员的专题发言、建议等达192份。199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铁道部召开了有三省市领导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兰渝铁路前期工作座谈会。铁道部长傅志寰讲:一条铁路线,有这么多代表、委员的关心与支持,我非常感谢!兰渝铁路已做的大量前期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我们今后搞可行性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将在这个基础上接着做工作。1999年和2000年期间,全国政协以副主席杨汝岱为团长,带领20多位全国政协常委、委员、铁路专家参与的考察团以及三省市人大常委会、政协也组织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兰渝线进行了实地视察,形成了反映沿线人民企盼修建兰渝铁路的考察和视察报告两份,报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抄送国家有关部门。朱总理和几位副总理分别作了批示。2000年11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全国政协的报告上批示:政协考察团在实地考察、認真研讨的基础上,分析了修建兰渝铁路的政治、经济意义,提出把兰渝铁路纳入西北西南大通道的全局来统筹考虑的建议,请计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研究讨论。特别是2000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经秘书处联络,由甘川渝三省市人大代表团联合致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请求中央领导听取兰渝铁路专题汇报。2000年3月9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听取汇报后指示:关于修建兰渝铁路,有几十位老同志给我写过信,我已批给他们研究。兰渝铁路应该修,它像南疆铁路一样,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具体事宜你们要和铁道部多联系。经过攻坚性阶段,使兰渝铁路大有希望,前期工作进展呈胜势。

罗青长等老红军联名致信党中央恳请修建兰渝铁路

曲折阶段,获得双赢。2000年6月至2002年底,为曲折性阶段。有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特别是有了朱总理的指示,铁道部向国务院上报的《关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铁路建设初步设想的报告》中提出,新建西南至西北通道,为密切西南与西北地区经济联系,促进沿线国土开发和经济发展,需加强西南至西北地区铁路通道的建设,适时修建连接西南与西北的铁路新通道,如兰州(或西宁)至重庆(或成都)铁路。铁道部发展计划司也以《关于开展西南至西北铁路通道规划研究的通知》下达铁道部第一、二勘察设计院。兰渝铁路刚进入决策案头时,意外的“故障”出现了。2000年6月8日,绵阳市、遂宁市、阿坝州政府联合行文《关于新建兰(州)— 渝(重庆)铁路在四川境内走向的请示》上报铁道部,要求兰渝铁路进入四川境内走九寨沟经平武在江油接入宝成线至绵阳、遂宁至重庆,引起了川内走向之争。有人采访我,我说,我最难过的就是这一段时间。看到要成功的事了,经过千辛万苦,弄到现在,突然发生变故了,这是我最难过的日子。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一天都在想怎么来应对。为此,几乎动员了一切能量,特别是广元市、南充市、广安市精诚协力,先后三次召开联席会商议应对之策,两次三市政府、计委联合行文省委、省政府,三市党政一把手两次联名致信省主要领导,六次组织汇报团向省领导和有关部门作汇报,并多渠道据理力争。终于赢得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2001年6月11日,省委主要领导在向朱总理汇报工作中讲,兰州至重庆铁路,是国家规划的西南、西北大通道,希望线路经过广元、南充、广安等市。2001年6月18日,省政府就兰渝铁路在川内走向形成了议事纪要。2001年6月27日,副省长邹广严在广安、南充、广元三市政府《关于兰渝铁路广元重庆段线路走向的再次请示》文件上批示:省委、省政府经研究,支持三市政府意见,请广义同志和省计委正式通知铁二院,并在适当时候以省府名义致函铁道部。2001年9月26日、2003年1月10日,四川省政府分别两次专函铁道部,请求尽快将兰渝铁路纳入国家建设计划,建议线路走向为兰州经广元、南充、广安至重庆,并明确提出,省委、省政府坚持这一走向方案的出发点是加快革命老区的发展和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改善我省铁路网状况,促进川东北和嘉陵江流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虽然经过了长达两年多的激烈之争,但促使四川省更加高度重视和加大力度做兰渝铁路的争取工作,同时也促进了铁道部加快兰渝铁路前期工作,为此,获得了双赢。

决策性阶段,变成现实。从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是决策性阶段。兰渝铁路经过川内走向之争的曲折后,再次驶向了决策立项的岸头。为催化铁道部的业务决策和中央的宏观决策,协作会请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兰渝铁路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论证,撰写了《修建兰渝铁路的战略意义和决策建议》,并以《经济决策参考》第41期报中央、国务院领导参阅。经联络请示,2003年12月13日,甘川渝三省市人民政府第四次联合行文《关于再次恳请将兰州至重庆铁路纳入国家“十一五”铁路建设计划,并尽快开工建设的请示》,上报国务院。为了促进决策,2004年5月,邀请铁路权威专家第六次调研兰渝铁路整线,并形成了《兰渝铁路调研报告》。报告中认为,兰渝线经广元、南充方案布局合理,辐射范围广,方案经过的地区人口稠密,资源丰富,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三省市一贯大力支持上兰渝铁路,多次去北京汇报请求,先后联合以省市政府行文四个,以计委(发展改革委)行文六个。2004年,甘川渝三省市发展改革委第六次联合行文《关于恳请将兰渝铁路列入国家“十一五”铁路建设计划并尽快下达前期工作任务的请示》报送铁道部。2004年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正式将兰渝铁路列入规划,并确定为2010年阶段目标的建设项目。由此,修建兰渝铁路成为国家决策。国家发展改革委、铁道部分别印发通知,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4年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甘川渝三省市:兰州至重庆线是西北至西南新的铁路通道,对完善路网布局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具有意义。《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已将此项目建设列入2010年阶段目标。我们将根据国民经济和沿线经济发展对客货运输的需求情况,开展前期工作,抓紧研究、论证建设方案和建设时机。

2005年3月7日下午,甘川渝三省市的省(市)长在铁道部汇报研究了关于兰渝铁路的建设问题,形成了共识,提出了建设意见。确定将兰渝铁路纳入“十一五”建设计划;线路走向为兰州经武都、广元、南充至重庆;争取第二年开工,三年建成投运;融资方案为铁道部投资50%,争取国债30%,地方承担20%。3月13日下午,甘肃、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重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铁道部主要领导再次举行兰渝铁路会谈。在进一步达成共识后,签署了《关于兰渝铁路建设的会谈纪要》。2007年5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批复铁道部和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同意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2008年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批复铁道部和甘肃省、四川省、重慶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同意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并明确了线路走向及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规划输送能力、投资规模、资金筹措等要求。

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老红军恳请修建兰渝铁路的函件上作了圈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007年6月15日,兰渝铁路公司筹备组在兰州成立,标志着兰渝铁路建设进入实施阶段。2008年3月19日,兰渝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在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2008年9月26日,兰渝铁路建设大幕开启,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开工动员大会,为兰渝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揭牌,宣布兰渝铁路全线开工建设。2014年7月19日,兰渝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西秦岭隧道全线贯通。2014年7月30日,兰渝铁路达成线南充东站至襄渝线高兴站的支线单轨铁路开通。2015年12月26日,兰渝铁路重庆至广元段开通运营。2016年12月26日,兰渝铁路岷县至广元段开通运营。2017年6月19日,兰渝铁路最艰难的全线控制性工程——胡麻岭隧道胜利贯通,标志着兰渝铁路全线贯通。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在修建的近10年时间,我们的工作主要是联络,给相关方面通信息、发简报,促进工作进度和质量。并帮助协调解决了建设工程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兰渝铁路项目成功后,组织上没有忘记我。《四川党的建设》专题刊登《十二年风雨“长征”路——记兰渝铁路协作会秘书长、前期工作办公室主任赵均国》,时任广元市委书记高烽批示:请赵均国同志在全市作先进事迹报告。《西部大开发》刊登了《人微未必言轻——访修建兰渝铁路的发起人赵均国》。广元市文联将《百年“兰渝”梦》编入《蜀道重光》,《广元日报》以醒目标题刊发《兰渝铁路不要忘记苍溪这位老人——赵均国》等。

兰渝铁路有今天,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相关部委、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是靠几代志士仁人的不断求索,是靠沿线各级领导的明智选择与大力支持,是靠数百数千人的努力,是靠铁路建设者的付出,是靠兰渝铁路协作会秘书处人员的艰辛与超常规运作。20多年来兰渝铁路项目争取和建设工程工作,使我深切地感受到,进展、成绩、胜利的背后,就是艰辛、磨难、痛苦。对我个人来说,是把既有生命的近三分之一,耗在这条铁路线上。这漫长的岁月,对我的人生是一次最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出彩的机会,让我的人生价值得以彰显。

争取修建兰渝铁路的艰辛努力

听说我在做争取兰渝铁路项目工作,有人讽刺我说:“你在干李鹏总理的活,下一届你可能是国务院的副总理候选人。”还有人不屑地说:“你一辈子能写会说,才是个吹牛大王。”更有人跟我打赌:“你要是把兰渝铁路搞成了,我愿跳入嘉陵江以性命作赌。”也有好心人来劝我说,“你也是半百之年了,你们夫妻俩在苍溪县委、县政府为官几十年,辛苦了一辈子,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单位也很好,真可谓鲜花开满树,该享天伦之乐哇!何必再劳累呀!”面对冷嘲热讽和善意的劝告,我冷静地沉思,一位老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让年届五旬的我理想信念更坚毅。人生此时也是最充盈的黄金期,不趁此时做些事情还待何时?任何兴起的事,如果没有众说纷纭,就没有群众性,不说三道四,反而会失去民意,更何况是兰渝铁路这样浩繁而宏大的工程项目?一这样想,更增强了我的信心,也更激发了我的坚强意志。

我第一次从“天府之国”踏上西北大地,聆听了许多民谣:“天上无鹊鸟,地下不长草,吹风落雨石头跑,石板盖屋房矮小,洋芋块块玉米糕(汤)”“通讯靠吼、治安靠狗、交通靠走……”当地人形容国道212线是6个“212”,即:“一条212线上,一个二十一二岁的驾驶员,开着一辆212国产吉普车,每小时行进二十一二公里,每100公里路耗油二十一二公升,跑一趟车篷上的泥灰达二十一二公斤”。我走过好几个城镇,没有吃上饭,便在三国时魏将邓艾曾驻兵之地“邓邓桥”啃了几口四川带过去的干饼,喝了从山上流下的雪水,胃病发作,在宕昌县招待所躺了三天后,去农贸市场买鸡蛋,卖蛋的妇女拿出九个蛋给我称一斤,我说还不够一斤,她旁边另一位妇女劝说:“把你荷包里那个蛋拿出来不就够一斤嘛!”这时卖蛋的妇女才说:“我家孩子生病好几日了,攒了十个蛋卖了给他买药,我来卖蛋走时,躺在床上生病的孩子哭着说:‘妈呀!我也想吃个蛋!于是我才暗将这个蛋揣在荷包里!”我听了这席话,心如针刺!便说:“女同志!你把这蛋卖给别人吧!我买了也吃不下!”我把带在身上仅有的50元钱给了她,那妇女“扑通”一声跪下地,向我叩头说:“你是何方的活菩萨(因我是外地口音),你大恩大德!”从这微小的事,我感受到不是这里的人民不勤劳,而是地理环境和交通闭塞所致。舟曲县一个地方山洪暴发,一个村200人埋入泥石流中,我悲涕地捐了一万元。一个12万人口的县,当时的五年计划要向外地移民五万。一次因山洪泥石流把我们的小车堵在川陕甘接壤的姚渡达三天,只有买老乡的嫩苞谷棒吃,两晚夜宿小汽车。从甘肃的文县至兰州这段国道212线公路,每走一次,我浑身要疼一个礼拜。我深深地感悟到,不改善这一带的交通基础设施,要使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是很难实现的。

每一枚印章都凝结着协作会工作人员的心血

协作会会员单位涉及9个地市州、25个县市区,共34个单位,协作会还要协调联络铁道系统的两个勘察设计院和经济规划研究院,兰州铁路局、成都铁路局和铁道部内设相关司处,国家计委(发展改革委)的相关单位以及甘川渝三省市的相关部门。这些单位的领导中,每变换一次又得再做工作,重新再对兰渝铁路形成共识。所以每运作一项工作,都要拟定出若干方案才能付诸实现。有时,只要有一两个单位,乃至一个关键人物的工作没做好,便会前功尽弃。例如为签署盖有九页印章的《川甘两省兰渝沿线地(市、州)、县(市、区)关于申请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立项的报告》,并不是大手一按印章就成事。我们带着事先拟好的文件,先找市县计委的分管副主任审签,再由主任审签;再送达政府、党委办公室核稿,由分管办公室副主任和副秘书长审签,再由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审签;最后才送到分管副县(区)市(州)长,到县(区)市(州)长和副书记、书记那里审签后,政府、党委的印章才能盖到纸上。68枚印章,就是这样跑下来的。有的地方,跑一趟两趟,都盖不了章。甘肃省一个州,我们跑了三趟。第一次去,州领导不同意,认为兰渝铁路只过州内的三个县,没有过州政府所在地。第二次去,碰到州里开党代会,没见到州领导。第三次去,是1995年深冬,隴西高原全是冰冻的白色旷野,又是零下30摄氏度左右。当我们翻越木寨岭时,由于拐弯处路滑,车屁股一甩,两只后轮轮胎悬在海拔2800米的高空中,幸好前轮卡在一堆乱石上。我才慢慢地梭下来,腿杆直“突突突”地抖。秘书处的女同志方素锐,是南部县劳动局的副局长,“哇!”地一声就哭起来了,边哭边说:“老天爷,你今天差点要了我们的命……”我颤抖着说:“这不命还在的嘛!你哭啥哦!”到了该州,州领导仍然不同意签字。晚餐席间,方素锐同志向州领导敬酒时,哭诉了路上车子遇险的情况,州领导备受感动,当即表态同意办理。至此,68枚印章的最后两枚才盖完。

送中央的请求信凑齐105名老红军签名,也非常艰难。这些老同志多数已退休,要找见他们,不容易,我们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跑遍了全国各地。在北京301医院,我见到苍溪籍老红军、原总后勤部顾问李开湘将军,三个人把李老搀扶坐起,吃力地写下自己的名字,不多时便离开了人世。南部县的一位老红军叫贯文翠,她儿子把她扶起来后,“贯”字还没划完,笔就落在被子上了。后两个字,是她儿子扶着她的手写的。我们还没离开南部县她就走了!第三天,我们又去给贯老送花圈悼哀。到成都军区老干所见到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陈明义将军,陈老因患有眼病,视力减退,便叫秘书取来三张大白纸,一张纸上写一个字,我们复印缩小作为他的签名。这105名老红军的签字,是这样形成的,其中80%的都是将军级、省部级以上的领导,很多已成为他(她)们的遗墨,所以我把这些老红军联名向中央请求修建兰渝铁路的签名信视为珍贵的宝物。

本文作者赵均国

要办理一个文件,也是非常艰难的。特别是三省市政府的文件。先要有谋划,开始时,要跟人家商量好,是用四川省的文号,还是甘肃省的文号,或重庆市的文号。草拟好文件后,先送到那个省市的计委(发展改革委),由处里专门管铁路的办事人员审改后,才送副处长、处长。处长核签了,再送到分管副主任、主任那儿去。过了计委(发展改革委)这关才送到省政府去,省政府又是这个秘书核、那个秘书核,要过好多道关,才到分管的副秘书长、秘书长那儿,再送分管副省长签字。一个省就要经过这么多,三个省市都要跑同样的程序。字签完了,再编号印文件,然后又再逐一盖章。四川省章盖了,又要到甘肃省,又要到重庆市。一个文件,没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来回三五次是办不出来的。

协作会没有资金保障。按最初的议定,由会员单位缴纳会费作为工作经费,四川、重庆的县区一年四万元,甘肃的县一年两万元。开始大家的心还齐,有的还缴了会费。因为这是一项长效型的工程项目,时间越往后,欠缴费的现象越普遍,最后几乎就收不到一分钱了。一次我到一个县跑收会费,分管的副县长只给我一分钟的时间汇报,我说不要一分钟,只要一秒钟,一个字,那就是“钱”。没钱也要办事,我常说有人就有钱。秘书处一直是捉襟见肘,多数时间借钱办事。1995年8月,在广元召开两省计委分管主任协调会,我把自己的两个存折拿出来不够,又借了别人的三个存款单,才筹到1.8万元,将这次会议承办了。

秘书处人员出差一直实行经费包干制,就是包住、包吃、包市内交通费。1997年以前,实行的出差标准是每天60元的补助。后来,才执行的去北京每天為100元,去省会城市每天80元,到地县每天60元。很多时间,同志们在外吃方便面,有时还自己煮饭,选最廉价的宾馆。在北京出差,多数时间住在地下室、浴室。两会期间,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早上爬起来吃点早点,就要去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住地。一个普通老百姓,跑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住所,十分不易。一次我们去重庆代表团的住地,安保人员不问来意,把我们弄去保安室审查,幸好蒲海清市长到场,才把我们解救出来,因祸得福,蒲市长还请我们在代表团吃了一顿美餐。甘肃岷县在秘书处工作的女同志曲江艳,2005年在京20天,瘦了15斤。我常开玩笑说:“谁要减肥,就跟我去北京跑铁路。”我们还创新了节约型支付模式,小钱还要办大事,钱少也要能办成事。

秘书处的工作人员除我和驾驶员是本县人外,都是外省外市的人。有的还是新婚夫妻,有的来自千里之外。每当离开家人时,他们要落泪,丈夫、妻儿来看望时也是泪水汪汪。甘肃陇南市的女同志杨春梅,离开丈夫、小女儿,一干就是八年多。大家都十分不易,但一直坚持着。

2017年9月29日,在兰州火车站,经兰渝铁路运行的中新南向通道铁海联运快速货物列车首发

总之,在争取兰渝铁路项目工作的15年和联络协调工程建设的近九年时间里,协作会为每个阶段的运筹及每项工作的开展都付出了艰辛劳动,从苍溪县发起三县市的倡议,再到沿线25个县市区、9个地市州的热烈响应;从几个人的呐喊到3600万人的共鸣;从民情民意行为到甘川渝三省市计委(发展改革委)、党委政府的职能行为,再到国家层次的决策建设。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份资料,每一个数据都是我们心血的结晶。当苦涩与伤痛交融时,我也扪心自问,为什么?为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为的啥?为了兰渝铁路梦!为了谁?为了沿线3600万人民的幸福美好!(编辑 杨琳)

作者:中共苍溪县委办公室原主任,原兰渝铁路协作会秘书长

本文由杨先茂、张继刚、曹洪、熊玉琼、帖君帮、白咸荣、张剑采访整理

猜你喜欢

铁道部兰州重庆
重庆客APP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兰州琐记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2012年1—12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
2012年1 — 9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