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绿地海绵化改造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以盐城市先锋岛绿地改造为例

2019-04-20

园林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缓冲带植草盐城市

张 龙

(盐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盐城 224002)

1 项目背景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开发强度逐年增大。 城市的过度开发建设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打破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平衡,使人类尝到了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苦果。 伴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呼声也愈发强烈,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来改变城市困境,于是“海绵城市”应运而生。2012 年4 月发布的《2012 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2013 年12 月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除去透水铺装的广场、道路和人工调蓄池以外面积最大、吸水率最高的“海绵”。城市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自身本就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风貌的职能[1]。 以城市绿地作为构建海绵城市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便于应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技术措施,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先锋岛绿地于2011 年建成,建成后由于养护管理的不到位,使得绿地的使用率一直不高。盐城市园林管理局于2015 年2 月将先锋岛绿地海绵化改造项目纳入年度城建项目之中;2015 年3 月,在盐城市全年项目建设动员会中,市委市政府再次将之列为年度重点项目。

2 先锋岛绿地现状

2.1 现状概况

先锋岛绿地位于毓龙路与西环路的交汇处,占地面积约2.8 万m2,绿地的北侧是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绿地的南侧是蟒蛇河,所以先锋岛绿地当时建设的定位是滨河市民公园。 先锋岛绿地建成后是盐城市老城区相对重要的一个公园绿地,但是由于后期养护管理的不到位,使得绿地的使用率一直不高。

图1 先锋岛绿地区位

2.2 存在问题

由于最初设计及施工的不到位, 使得绿地中的排水系统没有得到完善, 遇到暴雨天气绿地内容易积水,且绿地中的局部地形偏高,不利于雨水径流的控制。 绿地内植物景观杂乱无章、缺乏层次,多数植物采取高栽,影响了整个地形的流畅性,且地势低洼易积水处没有使用耐水湿植物,大部分植物已死亡,使得整个公园绿地的景观品质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建成后的管理养护不到位,使得绿地中的木平台及便民设施破损严重,且无人修理,易造成安全隐患。绿地内多数地被植物斑秃,已死亡树木无人清理,极大的影响了公园绿地的进入性及观赏性。

图2 地形偏高且设施破旧

图3 植物杂乱无章且地被斑秃

3 建设需求、设计思路及建设过程

3.1 建设需求

在保留原有绿地线型及结构的前提下,利用绿地内现有资源,对绿地进行海绵化改造。

(一)增加海绵绿地元素,如雨水花园、植草沟、生物滞留池、植被缓冲带等,完善整个绿地内的雨水径流控制;

(二)结合海绵绿地元素对绿地内植物进行重新梳理及设计,丰富植物层次及植物品种;

(三)对绿地内的景观元素进行维修或更换,增加游人的进入性。

3.2 设计思路

针对先锋岛绿地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需求,我们在设计中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利用毓龙路和绿地内游路的高差、绿地内游路和蟒蛇河的高差,设置植被缓冲带。用矮墙及植物来削减径流污染,通过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并增加入渗、延长汇流时间;

植物设计时在保留原有乔木的前提下,重新设计地被植物,形成两重缓冲带。 乔木缓冲带可以稳固河岸,防止水流的冲刷和侵蚀。 草本缓冲带可增加地表粗糙度来增强对地表径流的渗透能力,并减小径流流速,提高缓冲带对沉淀物的沉积能力。

图4 植被缓冲带建设过程

图5 植被缓冲带建成效果

(二)利用原有游路围合形成的小绿地空间,将之整体设计为雨水花园。将原有植物作清除或移植处理,并外运多余土方,使地块整体下凹。从下到上依次设置75mm 砾石,600mm 沙质土,200mm 种植土,平均厚度200mm、粒径80-250mm 的卵石来增强雨水花园的渗透及滞留能力。场地雨水经过雨水花园的过滤、净化,逐步增强绿地的雨洪调蓄能力,提高绿地的复合生态功能,充分发挥海绵绿地的作用。

植物设计多使用耐水湿植物,如乌桕、紫叶李、鸢尾、再力花等。 在不影响植物生长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景观效益及雨水净化作用。

图6 雨水花园建设过程

图7 雨水花园建成效果

(三)利用原有游路与绿地的边界,增加干式植草沟,来完善绿地的排水及雨水径流控制系统。 对原有路灯及坐凳的位置进行避让,通过下挖、外运种植土,形成边界沟,从下至上依次设置75mm 砾石,600mm 沙质土,200mm 种植土并铺设草坪,最终形成干式植草沟。 干式植草沟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绿地对雨水的渗透、净化、传输功能。

(四)利用绿地中靠近河边地势低洼并植物斑秃的地块,将之改造成生物滞留池。清除或移植场地内少量的原有乔木,并将地块下挖,从下至上依次设置300mm 粗砂、透水土工布、300mm 种植土。通过透水土工布的设置来减缓雨水的下渗,形成雨水景观;通过300mm 粗砂的布置来增强生物滞留池的持续渗透及净化能力。 绿地利用生物滞留池来加强底部土壤的渗透性能,消纳自身径流雨水,实现对雨水的有效径流控制。

图8 植草沟内铺设砾石

图9 植草沟内铺设沙质土

图10 植草沟建成效果

图11 生物滞留池建设过程

图12 生物滞留池建成效果

在植物配置上,遵循场地种植设计总体要求,根据生物滞留池的尺寸和种植土厚度选择合适的乔灌木,并且增加香蒲、水葱、花叶芦竹等水生植物,从而更好地注重植物景观效果的营造。

4 结语

对先锋岛绿地进行海绵化改造后,不仅解决了绿地内的排水问题,且对雨水径流进行了有效、持续的控制。 改造完成后不仅提升了公园绿地的整体景观品质,更让附近的居民多了一个停留、游玩、锻炼的地方。 这次的海绵化改造对盐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更加坚定了市委市政府对海绵城市建设的信心。

猜你喜欢

缓冲带植草盐城市
河岸缓冲带植被布局对氮流失的影响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盐城市开展重点钢铁企业全面体检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磷素的截留效果
生态植草沟对降雨径流污染物去除率试验分析
不同密度杨树人工林河岸缓冲带对无机氮的去除效果
盐城市中级法院和盐城市侨联共同举办涉侨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
滨岸缓冲带去除农业面源污染技术研究
堤防植草现状与管理问题分析
十六岁去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