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文言文断句例谈

2019-04-19刘大鹏

新课程·中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例谈断句文言文

刘大鹏

摘 要:断句是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全国高考卷一直注重对断句的考查,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断句能力的训练。依据考试大纲要求,以近年来语文高考及模拟试题特别是近三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为范例,从五个方面对文言文断句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意在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增加操作性,对文言文断句的教与学起到一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断句;方法;例谈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近年来高考增加了对文言断句能力的考查,一方面是为了考查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另一方面更是为了考查学生的文言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要做好文言断句,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语境和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一、看主语

找到句子的主语,在主语前要做停顿而把句子断开。确定主语是断句的一个重要方法,很多句子的断句凭借主语就可以断开。例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断句题: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抓住“爽”“芝”“宣帝”三个主语,断句就容易很多。

此外,还要看省略主语的情况。古人说话简洁,很多地方省略主语,省略主语的情况主要是承前省,2017年高考全国2卷断句试题: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不肯”“云”“闻”“愿”几个动词的主语都省略了,弄清省去的主语是前面的“李氏”,这几句的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二、看虚词

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句首语气词和句尾语气词可以直接帮助我们来断句。

1.找句首词。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就是我们常说的发语词,他们的作用是引出下面的内容,其前面可断句。例如2017年全国3卷断句题: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时间词“初”的后面要做停顿,因此要断开。时间词“先”“次”表明先后顺序,前面要断开。

2.找句尾词。语气词“者、也、矣、欤、而已”等用在句尾,表示陈述、祈使、疑问、反问或者感叹等语气,它们的后面要断开。

例如: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这里“也”“者”“矣”“乎”“也”,用在句子的末尾,辅助表达思想感情,它们是明显的断句的标志。

三、看对话

文言文中,常有一些表示对话的标志性字词,如“曰、云、言”等。但在这里我们需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

例如2017年全国高考1卷断句题: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这里有个“谓思曰”,很显然“曰”的后面是说话的内容,因此这里必定要断开。

又如: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2015年北京卷)

“腹”的话里又引用了别人的话,因此应断为: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四、看句式

1.文言特殊句式也是断句的重要依据之一,找到文言特殊句式,就可以正确地进行断句。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1)判断句:

利用判断句有助于断句。

如2018年高考全国语文2卷: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就是个判断句,应该断为:“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

(2)主谓倒装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矣汝之不惠”是主谓倒装句,谓语“甚矣”的后面要断。因此断句为: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3)被动句: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2017全国高考2卷)

这里有个被动句“从兄为人所杀”,很显然后面要做停顿。

(4)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爪牙之利,筋骨之強”是两个定语后置句,它们之间和后面都要断句。

(5)状语后置句: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于晋”“于楚”放在了动词“无礼”“贰”的后面,是状语后置,它们的后面都要断句。

2.一些固定句式如“孰与……乎”“如……何”“此之谓……”等等。这些都能作为我们断句的重要依据。

例如: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如……何”就是固定句式,据此可以在“其如土石何”前面断开。

又如: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

“吾与徐公孰美”包含“与……孰”这一固定句式,因此在句前应断开。

五、看句子的节奏和对称

古汉语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和对称美,经常用四字句,我们可以据此来断句。例如:

上书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2017年全国3卷)

“言”后面说话的内容,“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这几句,均采用四字句,形成一种韵律美和节奏感,据此很容易把句子断为:上书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再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这里都是四字句,节奏感强,而且运用对比手法,使句子具有一种对称美,更有助于劝勉人们学习。按照古汉语多用四字句的表达习惯,就很容易把句子断开。

以上列举了一些文言断句常用的方法,当然方法不仅这些,在具体断句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文段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做出

判断。

参考文献:

邱晓杏.文言文教学应“言”“文”并重[J].语文月刊,2015(3).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例谈断句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断句判断法
妙用标点巧断句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