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019-04-19杨丹丹马红梅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

杨丹丹 马红梅

内容摘要: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相对价格方差法测度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并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区域市场非一体化更有利于经济增长阶段;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欠发达地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更为明显。对此,在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中,要注重政府职能、交通体系、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协同互补。

关键词:市场一体化   经济增长   相对价格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改革,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保障区域经济维持中速稳定增长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要落实和重视的问题。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统一大市场,是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涉及11省市,面积占全国21%,人口、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40%。长江经济带整体经济基础条件良好,沿岸人口、城市、产业、市场四要素高度集中,但流域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板块分割严重的问题十分突出。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向高质量水平发展,关键在于形成一体化的市场,统筹规划区域市场,加快跨区域资源要素流动,获取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增长动能源。《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重点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推动统一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区域经济一化同步建设。

文献综述

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影响因素。Machlup(1975)等人提出,认为完全市场一体化的内在含义是任何市场元素的合适流动性,所有交易发生的来源地和销售地对于买卖双方来说并无差异。国内学者林文益(1994)结合我国经济情况,认为统一的国内市场是把各地区的经济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融合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市场。关于我国市场一体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学术上更倾向于从实证角度进行市场一体化程度测度。市场一体化测度方法较多,比较主流的方法有贸易法、经济周期法、生产法和价格法等。近年,我国学者多选择价格法测量市场一体化水平,如李世奇、朱平芳(2017)对长三角市场一体化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长三角一体化水平上升势头正在放缓。李琳、谈肸和徐洁(2017)在投影寻踪聚类评价模型上构建城市群市场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认为区域处于加速提升中,但发展协调性不足。刘华军等(2018)认为整体上我国空间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间市场价格变动形成了以东部地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空间关联模式,微观层面部分省份市场一体化非平衡关系严重。

国内学界对区域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关系这一问题存在争议,提出了与市场一体化相对而言的市场分割这一概念。早期银温泉和才婉茹(2001)认为市场非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具有短暂促进作用,长期市场分割将导致经济运行机制扭曲。陆铭和陈钊(2009)认为市场非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呈现倒U性的作用,期初市场非一体化对经济具有积极作用,后期作用将减小甚至阻碍经济增长。近年更多研究倾向于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作用与地区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如卜茂亮、高彦彦和张三峰(2010)对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研究,认为市场一体化的增长效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关,在低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市场非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高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市场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杨林和陈喜强(2017)通过研究发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区域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高经济发展水平组的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比低经济发展水平组小。

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关于区域市场一体化量化测度、区域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等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少有文献关注到地区经济失衡与市场一体化的相互作用关系。鉴于此,本文将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对市场一体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

(二)测度结果分析

运用相对价格法计算出各省及整体区域2011-2016年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如表1所示,为便于观察各省市市场一体化发展趋势,本文绘制了趋势图,如图1所示。

从表1具体指数增长情况来看,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市场一体化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2011-2013年区域市场一体化指数增长平稳,2014年指数增长迅速达到峰值,2015年指数出现回跌,2016年趋于平稳。长江经济带整体区域市场一体化指数水平呈现波动式上升,与各省市市场一体化水平变化相符。

从图1趋势图中更能体现出长江经济带各个省市市场一体化水平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临近省份间市场一体化水平更為接近,上中下游三个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上海、江苏和浙江趋势线存在重叠,市场一体化水平呈现平稳上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中游地区省份市场一体化变化波动性较大;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等上游地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变化较为相似,趋于一体化走向更为明显。

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一)模型建立与变量统计数据说明

关于区域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本文在Barro(2004)的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借鉴陆铭和陈钊(2009)等学者做法,将市场一体化指数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交互项直接添加到经济增长模型中。如下所示:

其中,gdpgit为被解释变量,表示经济增长,本文采用人均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指标,Inmfit为解释变量,本文用市场一体化指数衡量市场一体化程度,Inmfit*Ingdpit为市场一体化指数与人均GDP对数形式的交互项,α0为常数项,αi为系数项,εit为随机误差项,controlVariables代表控制变量集。

变量数据来源于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统计年鉴,并进行相关描述性统计。其中参与模型的控制变量设定如下:人均GDP(Ingdpit),取人均GDP自然对数形式;自然人口出生率(Inzkzzit),控制人口增长对经济作用的影响;社会资本存量(Inzctzit),采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占GDP比重的自然对数作为衡量指标;对外开放水平(Injckit),采用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的自然对数作为衡量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程度指标;政府对经济发展参与程度(Inzfzcit),采用政府支出占GDP比重的自然对数作为衡量政府对经济发展参与程度;人力资本存量水平(Inrlzbit),采取各地区每十万人在校学生数(人/十万人)的自然对数值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指标。

(二)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及模型选择。本文构建的是一个面板数据,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各原始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的,因此原始数据是平稳的,对数据的回归不存在伪回归。然后进行F检验和LM检验,对混合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选择。检验结果中F检验p值小于0.05,固定效应模型优于混合模型,LM检验p值小于0.05,随机效应模型优于混合模型,豪斯曼检验p值为小于0.05,经过检验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如表2所示。

2.一般模型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选择的是固定效应模型,R方为0.738,模型的拟合优度为73.80%,模型拟合优度良好,F值为16.52,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整个模型不显著的原假设,整个模型是显著的。解释变量lnmf和交互项Inmfit*Ingdpit当期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被解释变量不显著,加入滞后一期、滞后二期的lnmf对被解释变量均有显著影响。滞后一期的lnmf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滞后2期的lnmf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的,这说明区域市场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一定阻碍作用,这种阻碍效应具有较强的时滞性。控制变量lnzctz、lnjck、lnzfzc、lnrlzb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被解释变量存在显著影响,lnzctz、lnzfzc、lnrlzb等变量与经济增长呈现积极正相关作用,说明政府对经济调控、社会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等因素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而lnjck存在显著负向影响。

3.引入虚拟变量回归结果。根据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关系,本文以人均GDP的中位数为临界点,将人均GDP设置为虚拟变量dv,中位数以上为1代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中位数以下为0代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引入虚拟变量后回归模型为:

模型中dvit为引入的虚拟变量,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含义均无变化,再次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结果来看,长江经济带整体处于市场非一体化更有利于经济发展阶段,市场一体化水平对长江经济带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阻碍作用更为明显,这与部分学者认为市场分割在短时间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观点比较相符。其中可能原因主要有:第一,根据Myedal(1957)的二元经济结构提出的“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悬殊,以上海、武汉、重庆为区域三点增长极产生的“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导致贵州、云南等欠发达省份可能存在经济竞争力不强、资源要素流失等问题。第二,长江经济带尚未形成完全一体化的区域市场,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受到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第三,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追求引发地方过度保护本地经济行为。地方政府经济利益的过度竞争,不断寻求地区GDP最大化,引发的一系列地方经济单方面的保护行为阻碍了区域一体化发展。

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的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是长江经济带2011-2016年市场一体化水平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期初上升平缓,2014年出现峰值,后期回落趋于平稳水平,并且临近省份间市场一体化水平变化趋势更为相似。二是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区域市场非一体化更有利于经济增长阶段。从实证结果来看,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当期表现不明显而是具有较强时滞性;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仍处于政府支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等资源要素拉动阶段,区域市场非一体化环境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三是区域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依赖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再次进行回归分析,高经济发展水平组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对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小于低经济发展水平组,说明欠发达地区在市场一体化进程中经济增长将受到更多阻碍作用。

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可以从几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一体化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一方面通过供应链创新、产业链融合、价值链提升等方式进一步发挥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另一方面加快建立健全与实体经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制。二是加强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水域功能,建成暢通的黄金水道,形成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龙头、长江干线为骨干、干支流网络衔接、集疏运体系完善的长江黄金水道;另一方面,加快建成高效的铁路网络,加强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联系性,为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三是重视地区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针对发达地区产生的“回波效应”,长江经济带必须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要加强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增强落后地区经济增长动力。重视地区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逐步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Machlup.A hist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work in progress,1975

2.林文益.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4(1)

3.李世奇,朱平芳.长三角一体化评价的指标探索及其新发现[J].南京社会科学,2017(7)

4.李琳,谈,徐洁.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评估与比较[J].城市问题,2016(10)

5.刘华军,裴延峰,贾文星,彭莹.证券市场区域协调发展是否缩小了地区经济差距?[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30(5)

6.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J].经济研究,2001(6)

7.陆铭,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J].经济研究,2009,44(3)

8.卜茂亮,高彦彦,张三峰.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的经验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0(6)

9.杨林,陈喜强.协调发展视角下区域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考察[J].经济问题探索,2017(11)

10.Samuelson,P.“Theoretical Note on Trade Problem”,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46)

11.Parsley,D.C.,and S.J.Wei,Explaining the border effect:the role o f exchange rate variability,shipping costs,and geography [ J]. Journal o 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5(1)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