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路径重构

2019-04-19许应楠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新要求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

许应楠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农民思想意识培养、生态环境保护、乡土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的新要求;然后基于协同理论和先前学者研究基础,从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参与主体、精准扶贫新模块、精准扶贫自组织系统三个方面,重构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下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路径;最后从提升农民思想政治意识、发展文旅产业、电商社区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为推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电子商务   新要求   精准扶贫   路径重构

在探索多元化精准扶贫路径中,农村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在助力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效。今后的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不能只强调对农民的电商技能培训,还需要注重各级乡村干部和农民的政治意识培养;不能只集中在农产品和旅游产业上,还需要培育文化产业,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等。要完成以上新目标,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入更多的主体,协同推进,这意味着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路径需要重新构建,也正是本文的研究出发点和创新点。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新要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并提出“六个精准”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我国学者也对精准扶贫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张笑芸等(2014)在其研究中指出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贫困农民而展开的一种精准扶贫方式,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等;李鵾(2015)在其研究中指出精准扶贫是在一套科学的评判标准和程序下,对各区域、村庄和农民进行贫困识别,并制定对应的扶贫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奏响了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最强音,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发展的总要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分析。主要有三点,具体如下:

思想意识培养与电商技能提升要协同发展。目前针对贫困地区的电子商务培训主要以提升农民技能为主,思想意识方面涉及还不多,本文的思想意识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村干部和农民的工作思维意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村干部解放思想,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模式,同时需要让农民所从事的工作真正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其成为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宽和提升农民的从业动机、发展意愿和经营理念等方面。二是村干部和农民的政治意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首先要确保农村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精准扶贫工作也不例外。如果乡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乡村治理混乱、村霸横行、农民不思进取等,将会严重阻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的大力推进,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产业进步要协同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的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要协同处理好产业发展、精准扶贫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不能为了产业发展过度开发当地自然资源,否则只能造成生态被永久性破坏,并造成乡村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二是电商社区建设与电商产业进步要协同发展。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当地从业人口、产业形态、运输工具等将会越来越多,如果社区建设不及时跟上,则会出现道路拥堵、环境卫生差等现象,最终影响当地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各地需要更多的部门参与进来,包括城镇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等部门,并协同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

乡土文化传承与农特产品上行要协同发展。由于我国很多贫困地区资源禀赋独特,地缘生态优越,气候温润,有着各类特色农产品,因此在目前的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貧工作中,主要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将这些农产品销售出去,以此达到脱贫的目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同样也担当着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不能只局限于农产品上行,更需要深挖当地文化资源,结合民间手工艺制品、历史遗存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等资源,以延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思路,开拓当地文化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对“贫困”问题研究较早,在相关研究中也以“减贫”、“反贫困”等词出现。A Kelles-Viitanen(2003)认为信息技术对反贫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带动教育和卫生的公平供给;Thodore W.Schults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贫困产生的根源不是国家物质资源的缺乏,而是没有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国际上对农村扶贫模式可以总结为三种:一是鼓励发展,即由政府确定扶贫目标后,出台政策鼓励目标自我积极发展,如巴西、墨西哥等;二是满足需求,即由政府向贫困区域提供生活教育设施,加速人口转移,并带动就业和脱贫,如印度等;三是提供社会保障,即政府直接向贫困人口发放社会补助,如美国等。

在国内,颜强等(2018)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主要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并从机制、电商人才等方面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对策;张夏恒(2018)对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精准扶贫的机理与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协同理论与生态系统理论能够有效助力电子商务扶贫工作;黄亚静(2018)分析了目前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并从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对策;牟秋菊(2017)分析了电子商务助力农村精准扶贫的机理,并以贵州为例,从政策、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高光涵等(2017)从政府、企业、农村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张岩等(2016)以河北承德为例,深入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减贫的促进作用,并从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

基于协同理论的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新路径构建

(一)协同理论与本文研究对象的契合性分析

1969年,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教授首次提出协同学这一概念,认为协同是指当一个系统在与外界进行交互时,它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会产生某种联系并相互影响,最终会自发形成一个新的、有序的结构。协同学的相关理论则被称为协同理论,包括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基于协同理论可知,运用协同理论进行研究的对象必须要具备复杂、开放、多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具有自组织性等要素。

在先前研究过程中,发现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完全具备这些要素。第一,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从参与主体来看,该系统主要由政府、行业、企业、农民等子系统组成;从组成元素来看,该系统主要有自然环境、乡村产业、文化传承等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在从无序向有序状态转化过程中,必然会相互作用及影响,使得该系统具有无可辩驳的复杂性。第二,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中各子系统形成协同效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政府、行业、企业、农民的观念都要转变,各子系统需要协同开展工作。以开展农民培训为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协同进行,在提升农民电商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农民的政治意识、加强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认识等。第三,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都会出台相应的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政策,保障和监督扶贫工作;二是政府、行业和企业都会举办相应的论坛,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模式、平台、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以便更好地整合资源,进一步推动扶贫工作。

综上所述,协同理论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强烈的契合性。因此,可以将该理论应用于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新路径构建研究之中。

(二)理论框架构建与分析

本文在先前学者研究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协同理论,从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参与主体、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新模块、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自组织系统三个方面,提出了基于协同理论的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新路径,如图1所示。

1.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参与主体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得农村电子商务所承载的与农村发展相适应的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不再局限于“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零售方面,而是要担负起发展农村产业、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农村乡土文化、提升农民思想意识等重任。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吸收更多的主体参与,不仅需要负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体加入,更需要负责农村产业规划、负责提升农民思想意识的主体加入;另一方面加入的主体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如职业院校目前针对农民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技能提升方面,新要求下可以联合其他主体将农民技能提升和思想意识培养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以集体之力、团结之力、合作之力,共同肩负起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农村乡土文化传承、村民思想意识提升等重任。

2.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新模块分析。

农民思想意识提升。农民思想意识提升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具体如图2所示。第一,需要培养农民的“政治意识”。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首先要确保农民能够在一个良好的乡村政治生态中进行培养,如果乡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干部不作为、村霸横行、农民不思进取等,那么将没有人才愿意留在乡村,也就无法落实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工作。第二,需要培养农民的“收入意识”。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农民保持长久、客观和稳定的职业从业意愿,并对收入结构、产业模式、精准扶贫、文化振兴有全面的认知,需要全面更新收入意识,包括短期行为危害、可持续发展理念等方面。第三,需要培养农民的“发展意识”。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还需要让农民所从事的工作真正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其成为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需要多方主体联合农民共同打造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乡村农特产业挖掘。通过调研,本文发现目前绝大部分乡村区域,主要还是以农产品上行为主,当地农民认为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当地农产品卖出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除了农产品上行之外,乡村旅游、农村文化产品等也要发展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如图3所示。当地政府需要充分挖掘当地的农特产品,而不仅仅局限于农产品,要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手工艺加工、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真正把当地农特产资源优势挖掘出来。

农民电商技能更新。随着电子商务运营环境的发展,原先基于淘宝等平台的网络开店成本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在此背景下,在针对农民电商技能培训时,不要局限于淘宝开店这一类培训,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农民开展的电商平台、工具和方法,如微商、直播等,具体如图4所示。

乡村电商社区建设。根据阿里巴巴研究院发布的《2017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显示,在2017年的淘宝村名单上,江苏有不少曾经“登榜”的村庄名字消失。通过调研,本文发现导致淘宝村消失的因素主要有淘宝村区域规划跟不上电商的发展、淘宝村公共服务质量不高、竞争激烈导致两极分化等,本文把以上出现的问题归结为乡村电商社区建设因素。基于此背景,在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过程中,当地政府在发展电商产业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当地乡村电商社区建设,将空间区位与产业特色进行协同发展,提升当地农民的幸福感,主要内容如图5所示。

乡村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重视乡土文化、挖掘和利用好乡土文化,不断推动乡土文化繁荣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国家,有着众多优秀的乡土文化,并通过手工艺制品、历史建筑等呈现,但由于很多乡土文化不能够给当地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导致绝大部分乡土文化不能很好地传承下去。通过调研,发现乡土文化背后其实有着众多的爱好者,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众多爱好者不知道、不了解各地乡土文化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更不知道如何购买或体验承载着乡土文化的载体,而电子商务手段则可以有效消除信息不對称等问题。因此,在后续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中,当地政府不仅要关注农产品上行,更要充分挖掘当地乡土文化资源,并将乡土文化传承与产业开发、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农村电子商务与乡土文化传承的结合,可以从手工艺制品、乡村景观建设等方面进行,如图6所示。

3.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自组织系统分析。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不仅需要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协作,也需要各个主体立足自身定位,在外部协作情况下充分发挥好各自的内部功能,即协同理论的自组织原理。自组织是相对于他组织而言的,自组织原理解释了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输入的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结构。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自组织系统主要为各主体之間的协作、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各模块的推进等方面提供监督和保障功能。具体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政府要加强乡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相关资金、扶持等政策措施来支持、监督和评价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返乡创业等实施情况;二是行业通过参与政策制定、宣传引导、搭建交流平台、提供项目咨询服务等措施,加强农村电子商务行业自律;三是企业要帮助农民充分挖掘乡村农特产品产业链,并帮助农民打通各个环节,包括生产、营销、包装、物流等环节;四是高校要加强与政府、企业、农民之间的合作,在扶贫模式、农产品上行模式等方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并为农村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对策与建议

加强农民电子商务技能与思想政治意识提升。不管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只有这样农民才愿意留在农村,乡村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各地政府在提高农民网上开店、新媒体营销等电子商务技能的同时,还需要联合党校、高校等主体,共同开展针对村干部、农民的政治意识提升学习,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杜绝贪污腐败、村霸横行、农民不思进取等现象。

充分依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文旅产业。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要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而依托当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文旅产业,则可以有效实现以上综合要求。但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在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时,都会偏向于农产品上行而忽略挖掘当地文化元素。当地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个人、企业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元素,并将这些文化元素赋予产品或者旅游景点即文旅产业,以便更好地传承我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政府需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社区规划建设。众多淘宝村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都会带来产业集聚加快、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增多等成效,但同时也会带来公共服务跟不上、交通拥挤不堪、生态环境日益破坏等问题,最终导致竞争两级分化,出现中等收入陷阱,淘宝村也随之消亡。导致淘宝村消亡的原因则是当地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没有建立相对应的农村电子商务社区。在今后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中,当地政府需高度重视当地农村电子商务社区建设工作,及时规划、设计当地的空间和公共服务,做到当地农民工作与生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笑芸,唐燕.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9)

2.李.论精准扶贫的理论意涵、实践经验与路径优化——基于对广东省和湖北恩施的调查比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8)

3.崔菁菁.加强吉林省扶贫开发的总体框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4.颜强,王国丽,陈加友.农产品电商精准扶贫的路径与对策——以贵州贫困农村为例[J].农村经济,2018(2)

5.张夏恒.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精准扶贫的机理与路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6.黄亚静.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17)

7.牟秋菊.电子商务助力农村精准扶贫探析——以贵州省为例[J].2017(7)

8.高光涵,李晚莲,胡翔凤.“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电商扶贫工程实施中的问题探究——基于湖南省溆浦县的实地调查[J].湖北农业科学,2017(9)

9.张岩,王小志.农村贫困地区实施电商扶贫的模式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6(10)

10.赫尔曼.哈肯,郭治安译.高等协同学[M].科学出版社,1989

11.赫尔曼.哈肯,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新要求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