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上飞机的发展现状及在伤员/医疗后送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2019-04-18高树田

医疗卫生装备 2019年4期
关键词:空运水陆伤病员

邱 雷,高树田,鱼 敏*

(1.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卫生勤务与血液研究所,北京100850;2.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天津300161)

0 引言

水上飞机发展至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被广泛运用于海上巡逻、反潜、运输和搜救等方面。当今,虽然常规的固定翼和旋转翼飞机的发展炉火纯青,但是水上飞机,特别是水陆两栖飞机,在伤员后送和医疗后送领域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水上飞机发展情况及用于伤员医疗后送的优势,并对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用于伤员/医疗后送进行了展望。

1 水上飞机发展现状

水上飞机是指能在江河湖海等水面上起飞、降落和停泊的固定翼飞行器,其中一些能在陆地机场起降和停泊的飞机被称为水陆两栖飞机[1]。

1.1 水上飞机的发展历程

1910 年,第一架有动力的水上飞机由法国人法布尔驾驶,在福斯贝尔河上成功起飞[2]。1937 年,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西科斯基S-42 水上飞机实现了首次跨越大西洋的飞行[3]。

水上飞机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领域,随之又出现了水上飞机母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水上飞机是一种常用的舰载机,被广泛搭载在航空母舰、战列舰和巡洋舰等大型水面舰船上,甚至连潜艇上都会搭载。在二战转折点中途岛战役中,日军的“利根”号巡洋舰的水上飞机弹射器故障,“筑摩”号巡洋舰的侦察机引擎故障,导致日军联合舰队在战前的侦察效率大幅度降低,没有及时发现美军的航母编队,最后使得日军大败[4]。

二战后,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进步和空中加油技术的成熟,加上陆地机场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以及直升机的不断发展,水上飞机逐渐退出军事领域,只有少数国家继续用作搜救和反潜。在民用领域,水上飞机主要用于旅游观光、森林灭火、海上搜救等[5]。

1.2 国外主要水上飞机

1.2.1 美国的水上飞机

20 世纪30 年代美国联合飞机公司研制的PBY卡塔琳娜水上飞机[6](如图1 所示)是二战期间使用的最广泛的水上飞机之一,美、英、苏等国都有装备。该型飞机被用于反潜、轰炸、侦察和运输等,1957 年退役[7]。

图1 PBY 卡塔琳娜水上飞机[6]

美军HU-16 水上飞机[8](如图2 所示)于1949 年服役,装备有医疗后送设施,一次可载运12副担架,滞空时间可达22 h,主要用于海上搜救和反潜巡逻。该型飞机还参与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一直服役到20 世纪70 年代。

图2 HU-16 水上飞机[8]

1.2.2 俄罗斯的水上飞机

A-40 水上飞机[9](如图3 所示)是俄罗斯(前苏联)研制的世界上最大的双发涡扇式多用途水陆两用飞机。1987 年开始批量生产,曾打破14 项世界纪录,主要用作反潜、侦察、布雷、巡逻、运输和搜救[10]63-69。

图3 A-40 水上飞机[9]

别-200 水上飞机[11](如图4 所示)也是俄罗斯研制的双发涡扇多用途水陆两用飞机,2002 年开始小批量生产。该型飞机类似A-40,但体积更小,可以看作是A-40 的缩小型[10]79-88。该型水上飞机已在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和国防部投入使用,主要用作消防、反潜巡逻、海上搜救和客货运输。

图4 别-200 水上飞机[11]

1.2.3 日本的水上飞机

日本的US-2 水上飞机[12](如图5 所示)于2007 年服役,是世界上第一种装有增压舱的水上飞机。该型飞机可以飞到9 000 m 以上,能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执行巡逻、救援和反潜等多种任务,并可搭载20 名乘客或12 个担架,水上起、降距离很短,分别为280 和330 m。

图5 US-2 水上飞机[12]

1.3 我国的水上飞机

水轰-5 水上飞机[13](如图6 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水上反潜轰炸机,1976 年首飞成功,用于海上侦察、巡逻警戒、搜索反潜等任务。该型飞机起飞质量和日本的US-2 相近,续航时间可达8.5 h。限于当时的技术力量,该型飞机没有大批量生产和服役,但是为锻炼我国水上飞机的设计和操作人员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军卫勤人员也曾多次使用该型飞机进行空运后送训练。

图6 水轰-5 水上飞机[13]

国产大型AG600 水陆两栖飞机[14](如图7 所示)2016 年7 月23 日在珠海航空产业园顺利实现总装下线,2017 年12 月24 日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陆上首飞,2018 年10 月20 日,成功完成水上首飞[15]。该机外部尺寸与波音737 相近,已经超越了日本的US-2和俄罗斯的别-200,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水陆两栖飞机(见表1)。该机航程超过4 000 km,巡航速度可达500 km/h,一次可搭载50 名乘员或装载相应质量的物资[16]。但该型飞机的速度和航程并不占优势,仍有提升的空间。

图7 AG600 水陆两栖飞机[14]

该机速度比航速最高的现役军舰快10 倍,从三亚出发,巡航至南海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再返回,只需8 h 左右。这一优势来自于该机良好的气动外形和强劲有力的4 个发动机。该机可达性和机动性好,可在长1 500 m、宽200 m、深2.5 m 的水面起降,陆地起降跑道长度不小于1 800 m、宽度不小于35 m[17]。

2 水上飞机用于伤员/医疗后送的优势

伤员后送需要从受伤地点后送(通过空中、陆地或水面)伤员到最近的医疗机构,应在受伤后1 h内进行。医疗后送是指需要在2 个医疗机构之间后送伤员,包括在任务区(战区)内或在任务区(战区)外,目的是根据伤病的紧急程度通过后送来挽救生命[18]。

表1 AG600 水陆两栖飞机与日、俄现役水陆两栖飞机对比[10-12,15-17]

2.1 水上飞机用于伤员/医疗后送适应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需求

随着现代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变化以及我军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要求我军卫勤体系能够达到“陆海空天”全域覆盖,以我国疆域和周边地区为主,延伸到境外远洋,拓展到全球。特别是要以应对来自重点方向威胁的卫勤保障能力为核心,全面增强海上搜救和空运后送能力,有效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19]。

美军基地遍布全球,还有众多的盟国机场可以使用,而我军现在海外只有吉布提一处保障基地,在南海也只有几处机场,难以适应卫勤保障重点由陆上为主向全域覆盖和境外延伸转变的要求。我军要建立全球到达的空运后送力量体系,不但要大力发展普通固定翼卫生飞机、医院船、卫生列车等大型骨干后送平台,更要重视利用水上飞机,特别是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这一新型平台。

2.2 水上飞机与其他后送平台的比较

与其他后送平台相比,水上飞机,特别是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具有速度快、航程远、载重量大、可达性和机动性好等特点(见表2),可以填补我军伤员/医疗后送力量,特别是空运后送、远程后送和境外后送力量的不足,带动伤员/医疗后送相关技术的发展,最终实现伤员/医疗后送能力的大幅提升,为建设“大国强军现代卫勤”奠定基础,服务于我军“走出去”战略。

表2 水上飞机与其他后送平台比较

从表2 不难看出,水上飞机具有其他后送平台没有的综合性优势,作为空运后送平台,水上飞机具有比医院船和卫生列车更快的速度,这一点在后送的时效性上非常重要。救护直升机速度慢、航程短,无法实现现代战役卫勤要求的“直达后送”,即伤病员经急救或紧急救治处理后, 通过空运直接后送至战区基地医院或战区外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20]。普通固定翼飞机(卫生飞机)虽然在航程和速度方面与水上飞机相差无几,但是其起降完全依赖机场,限制了后送伤病员的场合。特别是在远海搜救方面,水上飞机可以集搜救于一体,在海面发现伤病员后,可以及时在附近海面降落,迅速营救和后送伤病员。在一些没有机场的偏远地区,水上飞机可以在江河湖海和水库中起降,及时后送伤病员。

2.3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用于伤员/医疗后送的独特优势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具有良好的水陆起降和低空巡航特性,相比于其他后送平台具有速度快、航程远、机动灵活的特点,可以实现中国对南海全域以及海外部分地区的搜救和后送。如果能够增加空中加油的能力,就可以实现全球覆盖,满足世界范围内任何地域的伤员后送和医疗后送[21]。近年来,我国在南海岛礁建设上获得了极大的成果,部分岛礁已经能够起降固定翼飞机,但是在远离这些岛礁的地方如果需要实施搜救和后送,还需要使用直升机或船只进行转运,增加了救治时间和伤病员的痛苦。由于水的导热速度是空气导热速度的26 倍,人员落水后身体散热要快得多,即使正常人落水所能存活的时间也很短(见表3),而伤病员由于身体虚弱,存活时间会更短[22]。

表3 水温与落水人员存活时间关系[22]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能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可以直接飞抵伤病员所在的岛礁或船只附近降落,接上伤病员后直接飞抵陆地或驻有医院的南海岛礁。在战时,如果机场遭到敌人空袭受损而无法使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可以利用一切适于起降的水面及时后送伤病员。此外,在执行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时,如果相关国家禁止我方飞机在该国降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可以在附近公海降落,通过其他国家的船只转运后实施后送。

3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用于伤员/医疗后送的展望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能够实现长航程的飞行任务,以AG600 为例,其最远作业半径可达1 250 km,以我国沿海和海南岛机场起降时,可以覆盖我国绝大部分海域及专属经济区,完全具备开展远海搜救和后送的条件[23]。

3.1 研发配套伤员/医疗后送装备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一般可以分为灭火型和救援型,后者主要用于海上搜救,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实施救援行动[24]。但是作为一款用于伤员/医疗后送的飞机,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可以借鉴外军使用卫生飞机的经验,一是采取俄军和德军专机专用、配备齐全的方式,完善卫生飞机的内部设计和布局[25];二是采用美军的临时改装法,在机上预留有关接口和模块,在需要的时候迅速把通用飞机改装成卫生飞机。此外,由于大型水陆两栖飞机不同于普通固定翼飞机,需要经常在海面上起降,容易受到水面的颠簸和海水中高盐分水汽的影响,机上设备的防震、防潮和防腐蚀的性能需要加强。建议我军及时健全水上飞机空运医疗后送装备体系,研发并配置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机上医疗设备,以及用于水面转运伤病员的专用设备[26]。

3.2 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针对水上飞机的特点,要求机上卫生人员不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在海上实施医疗救护的积极性,还要能在颠簸摇摆的情况下熟练完成各项医疗救护[27]。要有计划地安排医护人员登机参加训练和演习,以确保在实战状态时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由于水上飞机不但要在空中飞行,还要在水面起降,极易使登机人员产生晕机(船)反应。从过去我军的训练中也能发现,由于医护人员是偶尔登机,更易产生不良反应。此情况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有针对性地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平衡机能的锻炼,以增强抗晕机(船)的能力,适应空运后送工作的需要[28]。此外,各军医大学应增设水上飞机空运医疗后送课程,有关医疗单位开展岗位培训,有计划地开展适应性培训工作,还可以定期举办不同层次的水上飞机空运医疗后送培训班,组织出国学习培训或邀请外国专家讲课,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和中外联合演练等[29]。

3.3 完善水上飞机伤员/医疗后送的组织指挥

利用水上飞机进行伤员/医疗后送, 具有其他现代运输工具所无法企及的优越性和先进性。目前我军空运伤员/医疗后送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中,相应的任务体系、指挥体系、运行体系、协同体系还未形成明确的机制。水上飞机用于伤员/医疗后送是一项涉及许多部门的复杂行动,除军队卫勤外,还涉及到作战、空管、海事、气象等部门,需要一个后送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个相关部门,从而迅速、顺利地完成后送任务。完善管理制度,把水上飞机伤员/医疗后送纳入全军空运后送体系中,明确各单位参与后送的职责,便于指挥中心及时协调各方力量,密切配合完成后送工作。另外,还要尽早考察国内外可用的江河湖海和水库起降场,进行起降测试和演练,有条件的重点地域还可以预设起降辅助设施,储备燃油和配件等[30]。

4 结语

为了更好地把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运用到伤员/医疗后送中,提高我军海外卫勤保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开展水陆两栖卫生飞机的深层研究,探索军民融合开展搜救和后送工作,为军队卫勤提供实际使用的数据和方法。将水陆两栖飞机与现有的后送装备形成协同配合,在实际的空运后送中发挥其快速灵活的特点,并逐步积累使用经验,研发和配备高性能的专用后送设备,利用其多用途平台,完成高效率、远距离、多方位的伤员/医疗后送任务。

猜你喜欢

空运水陆伤病员
空运来的桃花节
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优化仿真研究
普光寺水陆画的内容与作者考辨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空运物流监控系统设计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双十一”采购忙——话说液体空运
“汪星人”要打“飞的”——话说活体空运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身大部件完成对接开铆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