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探究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9-04-17王竹洁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论据语文课程素养

王竹洁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如何擴大孩子的阅读面,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让课外阅读课内教;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孩子们的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是每一位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在有较丰富的积累的基础上,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得到思维的发展。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还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 所需要的语文素养。”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主题探究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搜集信息、探究问题、展示过程、反馈结果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启迪思维、生成智慧、塑造人格。具体而言,是以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而展开的课程,所以研究目标为学生以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将是这项研究的主要目标。具体说是,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主题探究课程,要着重研究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学习与现实实体课程学习的联结性、持续性、辨析性与共享性。

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一个知识体系,一个主题就是学生的一个智慧世界。研究目标概括成一句话,那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探究者!”

近两年的主题探究实践,已略见成效。每个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探究读本。一年级的探究读本是《聪明的猴子》,二年级是《格林童话》,三年级《问荷》,四年级《科学世界》,五年级《世说新语》,六年级《趣说论语》。

孩子们在认真读完探究读本后,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展示分享课,一年级的孩子们唱猴歌、讲猴的故事,表演猴子的动作,他们有趣的语言、可爱的动作让人忍俊不禁。二年级的孩子们一起沉浸在纯真美好的童话世界里,他们绘声绘色地分享童话故事,自编自导童话剧,虽然略显稚嫩,但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通过阅读产生的创作欲望。

三至六年级主要通过主题确立、诗文美读、论据分享、报告习写四种课型来完成探究学习。

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主题确立课上,孩子们爆发自己的小宇宙,提出形形色色的问题。

美读课上,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美美的读,人人争做小学霸。

论据分享课上,孩子使出浑身解数,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论据,并用思维导图、PPT、歌唱等方式展示论据。

报告习写课上,孩子们才思敏捷,笔下生花,字字珠玑写出了自己的观点。

走进《问荷》,三年级的孩子们闻荷香、诵荷诗、赞荷品。他们吟诵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走进了美丽的夏天。

科学改变生活,科学改变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四年级的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了《科学世界》,他们踏上了绚丽多彩的科学探索之旅,近距离走近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魅力。同时掌握了六种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做引用、作比较、分类别。

五年级的孩子随着《试说新语》一起走进魏晋时代,结识了美男子王濛,聪明机智的晏子、曹氏三父子;掌握了记背古文的方法。

主题探究课程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为整本书阅读提出了一种整体性和联结性的主题课程模式,打通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壁垒,以落实单元训练重点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紧扣单元主题的课外优秀读物为“纬”,促进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提高阅读的效益。主题探究课程的实施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培养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飞翔!实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猜你喜欢

论据语文课程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