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学科育人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2019-04-17马超群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育人学科素养

马超群

“德,是做人之本,德育,是教育之魂”,这既是历史经典的回顾,教育本质的回归,又是时代发展的呼唤。新时代深化课程改革的中心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普陀高中数学学科顺应时代要求,在区域高中数学学科育人之路上,一直努力地探索着、实践着。

一、调查现状找问题

通过深入基层学校与数学教研组、备课组研讨,与教师和学生座谈,倾听师生想法,走进课堂观察教学过程等方式,进行现状调查。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了解和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和数学学科育人的现状;了解当前数学学科对学生德性成长影响的现状;了解教师在学科内容组织、学习情境设置、教学形式运用、作业评价设计等时机教学时的育人能力。

通过调查,区域内当前高中数学教师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理念已有所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有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的意识,但同时也发现数学学科教学育人工作存在的不足:

1.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认识还不全面

部分教师对数学课程的教育价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上,为教知识而教,认为育人即教授学科知识;有的数学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好像只是停留于数学家贡献引发的自豪感,数学学科育人成为普适性的口号;有的数学课只是生硬的思想灌输,认为育人即是思想品德教育。

2.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还不到位,学生对数学学科价值的认识还集中在应试上

3.对促进理性精神的形成着力还不够,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还不够积极

二、研读课标寻举措

新时代深化课程改革的中心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这一时代要求出发,《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不仅强调了数学教育承载着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且将这一育人功能进一步表述为“数学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探寻事物变化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为了有效的改进数学课堂教学形态,在形成学生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加强数学的文化内涵,能更好的寓德于数学学科教学之中,本学科深入学习积极探索,从课程标准中寻找数学育人的方向和路径。利用区域数学主题教研解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特别关注课标中关于数学育德阐述的解读:数学教育要在人与世界之间搭建起一座座数学的“立交桥”;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旨之下,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关系上的价值拓展;生动具体地刻画了数学育人体现在人身上的三个重要特征: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语言;会数学地看、会数学地想、会数学地表达交流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内化于人”的结果。它从数学课程的角度呈现出学生为本是方向,立德树人是根本,核心素养是聚焦点,三者是基于“人”的发展和谐地融为一体,为“立德树人”落实于数学教育指出了相对具体的路径,明确了数学育人的突破点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通过对课标育德阐述的解读并加以细化,本学科探索出了学科育人的基本举措与策略:

1.关注数学学科教学内容中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数学学科中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需要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慢慢感悟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各学段选择相应教学内容展开教研,积极探索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方法。

(1)从数学概念中矛盾转化,体会矛盾对立统一。如“函数与反函数”的教学;

(2)从同一对象的不同表达,体会到各种研究方法之间的关联。如“圆锥曲线”中“圆的方程”的教学;

(3)从单元设计,体会到不同阶段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和整体。如“数列”复习教学。

2.关注数学文化和数学的美学价值融入数学教学

数学内容本身含有独特的文化,文化体现在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

(1)生活情境数学化,帮助学生感悟生活,如跨年段的学科教研,选择同一内容“概率”用“依课讲理、借课说法、以课论道”不同方式呈现“概率解玄机、统计破迷局”独特数学文化;

(2)穿插数学史,帮助学生感悟数学。专家讲座、教师融入数学史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区级教研示范引领,引导教师合理有效的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元素、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元素,培养学生能自觉的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将数学文化真正融入学生内心。

3.关注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的整体设计

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承载着提升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重要使命,关注设计的整体性帮助教师树立两个意识:重要的概念有背景,重要的结果有应用。

(1)专家讲座达共识。如暑期师训专题讲座,指导教师独立思考、积累经验;

(2)区级交流共享经验。实践践行让师生共同经历了从单纯的教、学知识方法,到解决问题、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提升能力和素养、感悟数学的魅力和价值的完整过程。

4.关注大数据时代下数学发展的新特点

处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数学,借助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拓展出了数学新的应用天地。而数学与计算机的结合又促进了当今人工智能的发展,带动了很多领域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区级教研活动专题介绍了《推动创新和发现:21世纪的数学科学》中的十个数学主题:压缩传感带来的变革,特征向量法从大量噪声数据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數学模拟在各个领域的影响,海啸中的数学科学,贝叶斯推理在经济、天体物理、战争等方面的作用,扩散张量成像与脑的新视角,快速多极方法在军队、商业领域中的应用等。了解数学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拓宽了数学观念,能提高数学教学中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对学校数学课程的构建也能产生积极影响。

三、深入反思谋发展

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循序渐近的历程,其育人功能必须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区域教研后续需要强化的方面:

1.进一步关注学习方式转型,开发学科育人资源

当前的数学学科内容更多在于基础,对学生成长过程中诸多兴趣以及潜在的能力关注不够,在课程内容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有必要思考如何就数学内容进行育人资源的开发;

2.进一步关注数学的推理与运算,发展学科素

数学育人的基本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训练的基本载体是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正如数学教育家章建跃先生所说“推理是数学的“命根子”,运算时数学的“童子功”,推理和运算是数学的两个车轮子。”;

3.进一步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育人能力

于漪老师曾说:“经师”易做,“人师”难为。学科育德引领了正确的方向,专业能力保证了课堂实力,以过硬的专业能力敏锐地找寻到学科德育的融合点,育人于无痕中;

4.进一步关注数学理性精神的培育,聚焦数学价值取向

理性精神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所在,数学的理性精神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数学教学在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之美,在于它的理性精神。正如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所说:“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普陀高中数学育人正走在探索的路上,“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为了学生的真正发展,本学科将“尽力去探索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实现数学学科育人价值最大化,真正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情”、手上有“术”、脚下有“路”。

猜你喜欢

育人学科素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