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时代的精神生活

2019-04-17李潮欣王崎峰

关键词:精神生活文化环境精神

李潮欣 王崎峰

摘 要: 文化是人类精神的自我确证,文化选择是对精神生活方式的选择。文化与人类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发展环境,以及由网络文化和市场经济文化构成的主要文化形态,是影响现时代精神生活的主要文化境遇。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发展环境,拓宽了人们的精神视域,但容易导致精神方向的迷失;网络文化创新精神生活方式,但容易消解精神生活的意义;市场经济文化促使精神生活趋于独立,但容易导致精神生活趋于功利。

关键词: 精神; 精神生活; 文化; 文化环境; 文化形态

中图分类号: B821;G2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9.04.005

作为人类的一种特定存在方式,精神生活始终伴随着全部人类历史,或者至少伴随着人类的文化史。就某种意义而言,人类文化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加强对精神自身及其存在方式反思和研究的精神发展史,一部“人类通过与物质世界的精神交往,并在改造物质世界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存在状态的精神进化史。”[1]因此,文化与人类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文化的发展环境与发展形态,是审视现时代精神生活的重要维度。

一、 文化是人类精神的自我确证

“文化”一词是由“人文化成”简化而来,《易·贲》中的“小利而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中国古籍关于“文化”的丰富思想材料。“18世纪以后,随着对自然认识的日益深化,人类也开始更深入地认识自身,‘文化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获得重要理解,被解释为‘心灵的普遍状态和习惯。”[2]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文化作为人类财富的补充加以说明,突出了文化的非物质性,指出了文化的精神属性。对文化的内涵一般存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认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财富以及与之对应的物质和精神的生产能力,而狭义的文化则仅仅强调精神层面的形态。本文所指的文化就是狭义的文化。

人类除了体现其自然属性的物质存在和社会属性的社会存在之外,更有体现其精神属性的精神存在。“精神”是人类心灵的港湾、灵魂的家园。精神的存在使人超越了动物的本能而获得自由,超越现实的物质生活世界而走向心灵世界和意义世界。狭义的文化指向精神层面,体现了人类对超越本体世界而创造的意义世界的系统表达和呈现,是人类不断加强对精神自身及其存在方式的反思和研究,从而形成的意义和智慧的结晶。“文化价值主要功能是表达心灵境界和精神价值的追求,反映生命本质特性和走向未来之境的可能性。”“文化之根系乎人,而文化目的则是为了人和人自身的价值重建。”[3]“从本质方面看,文化是使人的生命获得超拔意义的理想价值追求,包含着人类的理想、人类的价值等,它通常表现为生命观、死亡观、幸福观、荣辱观、审美观等”[4]。因此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的精神世界。文化的发生源自人的主体性,随着主体的人的出现和发展,文化也随之产生和发展。借助于文化,人类逐步从完全受纯粹的、自然的、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自在状态中走出,开始自我创造、自我提升、自我超越,成为开放的、面向未来的、自由存在与发展的人。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追求集中体现着人类的精神追寻,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重要文化时代,都有一种精神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核心观念,这种核心观念就是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文化。所有文化都体现了人们的一种精神态度,当人们把自己的态度赋予某种对象之上时,它便开始具有文化意义,因此,这便构成了人的精神生命的一部分。人类是悬挂在由自身编织的精神意义之网上的生命体,而文化恰恰就是这一意义之网。伏尔泰认为人类创造和发展文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发展过程,从而赋予文化以纯粹精神的意义;康德认为文化是精神的内在性因素,是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内在素质;余秋雨认为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价值,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人类的精神世界如何,就形成怎样的文化世界,文化是人类精神的自我确证。

二、 文化选择是对精神生活方式的选择

具有内在统一精神和价值取向的文化构成一定的文化系统,从而使人类置于不同文化系统所构成的特质异质、多元多样的文化场域之中,人类也因此面临着自身的文化选择。“选择是指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根据双方的共同需要和性质保留主客体之间的某些特定的关系,同时排除主客体之间可能建立的其他关系的特征。”[5]“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6]34因此站在人类精神的角度,文化选择就是在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中,根据“为我”关系所作出的对精神生活方式的选择。

没有文化选择就没有精神生活,社会的文化体系提供了精神生活的原始养料。浩如烟海的文化形态的存在,都会对精神生活产生影响,只不过由于选择的重点不同、方向不同而影响层面不同,影响效果迥异。人们在文化选择过程中,从不同向度和趋向上将各种文化形态加以区分,以此规定着自身的活动方向和行为动向,引导着自身思想和行为的特定格局,左右着自身的理念和思维,从而形成了千态万状、逸趣横生、逻辑迥异的各种精神生活现象。

文化选择的范围离不开社会所赋予的特定历史条件和环境。“如果他要进行选择,他也总是必须在他的生活的范圍里面,在绝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的。”[6]355在此意义上,时代和社会正是通过对文化的左右而决定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以新中国以来的中国社会为例,改革开放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特殊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对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态度更多的是排斥,也因此缺少与世界各国的广泛文化交流,文化领域封闭而单一。在这种同质单一性的社会文化环境条件下,人们的文化选择范围很小,几乎只能按照社会所提供的规定范式、所遵循的固定参照体系来行动和判断,精神生活也因此是同质和单一的。改革开放以来,现实社会中文化呈现出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以及多种文化融合而生的混合文化共存的局面,在这样一种多样且异质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一方面文化选择范围是广阔的,人们有足够的文化选择,通过文化的交流借鉴开拓精神视野,提升人生境界,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异质多样的文化形态也需要人们具有较强的判断、甄别的能力,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能力,否则极易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中迷失自我,失去精神生活的本真意义。

三、 文化发展环境与发展形态中的精神生活状况

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交流扩大的共同推动下,现时代的中国社会逐步形成了文化交流与借鉴、融会与激荡、渗透与冲突的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发展环境。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所生成的网络文化,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下所生成的市场经济文化,共同形成了影响现时代精神生活的主要文化形态,从而极大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一) 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精神视域的拓宽与方向的易迷失

1.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之意蕴

“作为一股历史潮流,或者更确切地说作为一种时尚,全球化正夹带着各种现实的、思想的和想象的成分,用让人难以捉摸的方式席卷全球。”[7]全球化的内涵包括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领域,“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和各地区经济相互配合,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保证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历史过程。”[8]这一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文化领域的全球互动。信息全球化更多的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信息共享和对传统时空概念的颠覆,这一过程的实现和加速最终导致并将推动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因此,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内核,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在于经济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变革及其引发的思维方式转变,核心是一种全球文化结构的转换和重建,一种全新的文化经验、文化心理和价值依托。文化全球化深刻地作用于人们,“冲垮了民族、国家、地区的人为藩篱,带给我们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背景、生活舞台、生活世界,也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观念、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9]。

文化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得以有效传播,世界各国也都因此而面对文化多元的境况,因此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多元化的外部条件,但文化多元化并非文化全球化的产物。文化多元化之所以到了近现代才被各民族国家强烈感知,主要是因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打破了原有世界各国地域空间的隔绝,使得多元文化不再以孤立的方式存在,而且开始因为文化的全球化而彼此之间相互影响。文化多元化体现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样性,“也正是由于有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才使得人类世界的文明进步具有了活力和动力,有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基因保障。”[10]

2.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拓宽人们的精神视域

在全球化与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下,人们面对的是本土文化、外来文化、混合文化的共存共生,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交互重叠,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的相映成趣,多样性的文化环境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文化视界,为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拓宽了人们的精神视域。

精神视域的拓宽表现为新思想新观念的催生。文化的多样性和全球化的传播,为人们吸收各种文化养分提供了可能。“在这片没有意识疆界限制、没有传统樊篱束缚、没有长者权威压制、崇尚自我、追求立新的自由而随意的文化空间里,他们道德观念与价值的更新和拓展获得了极为宽裕的条件。”[11]以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大学生群体为例,更是在文化的比较和选择中引领时代的精神生活。20世纪80年代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和“小平您好”,就是大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新生事物的精神解读。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创造、传播与发展的推动,表明他们不受传统约束并在网络上积极建构和发展理想道德规范与社会结构的精神视域。“00后”的大学生们对他人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往往能够理解,对有别于自身见解、区别于传统认识的观点往往能够持耐心公正的态度,表现了他们对不同生活方式有限度的认同,对不同观点认识和谐共处有原则的容许,彰显了其广阔的精神视域。

精神视域的拓宽表现为在文化选择和比较中对主流价值的体认。正是由于多种文化思潮的交锋,才拓展了人们的价值视野,而正是在视野的拓展中反复比较思考,从而不断增强了对主流文化和价值的认可。“在现代社会中,一种文化要保持健康地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对立面存在,消灭了对手,也就最终消灭了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说,非主流文化作为一种制衡力量的存在与繁荣,对主流文化亦是一件幸事。”[12]本世纪以来,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彼此交融、交汇、交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继承与创新,越来越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源泉,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社会各群体积极投身“奥运”、“世博”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农村等基层社会的实践活动、针对国外敌对势力干扰和破坏的爱国情绪表达,等等,其背后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的逐渐深入人心,这不是简单的回归一元和传统,而恰恰表明了国人在开放胸襟下的科学的视野,立足于当下与未来对文化传统进行的新解释,是精神视域拓宽的有力说明。

3.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易导致精神方向的迷失

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可以使人们在文化选择中体验多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再受限于一元文化的强硬束缚,但“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德模糊性的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以前未享受过的选择自由,同时也把我们抛入了一种以前从未如此令人烦恼的不确定状态。”[13]日益开放的文化环境使人們在摆脱精神束缚的同时,也容易在众多的文化选择面前迷失健康的精神方向。

精神方向的迷失表现为精神家园的失落与困惑。一方面,文化的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精神信仰危机,特别是西方国家利用我国扩大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对外交流的机会,大力通过影视、音乐、艺术等进行渗透,大力传播其价值体系,造成了部分选择判断能力不强的人们的困惑,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发生动摇。当社会群体失去终极价值的依托,便容易导致价值观的困惑和道德的模糊,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价值相对主义。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带来的价值观念混乱和价值选择困惑,使得人们极易盲从,从而跟着感觉走、跟着潮流走,一部分群体出现精神空虚,主体意识丧失,甚至一度腐化堕落乃至发生犯罪行为。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由个体行为造成的恶性事件,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失去了精神方向的精神家园中的内心空虚与迷茫。文化的全球和多元似乎可以使人们“四海皆为家”,但事实上却是传统精神家园受到颠覆下的“精神失根”,精神方向迷失下的“无家可归”。

精神方向的迷失表现为“存在方式上的离家出走”。随着开放的日益加深,很多人“把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价值观念奉为圭臬,在心理上体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和推崇,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各种来自西方的行为方式的追随和效仿,在生活方式上表现出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模仿和全盘接受。”[14]以青年群体为例,共青团上海市委的调查显示,青年的学历与对美国影视作品的热衷程度呈正相关,即选择美国影视作品的青年中,学历越高比例越大。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熟练运用乃是必要的,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青年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汉语语法都未掌握,却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生活在别处最时髦的样式,就是使用西方的‘根。他们不可能生活在别人问题里,却能够生活在别人话语里。这也成了一种活法。”[15]青年群体已经习惯了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欧美大片这些源自西方的文化符号;已经习惯了用“My God”表达强烈的感情,用“Good night”表示晚安;已经习惯了把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等作为重要的节日来欢庆。这种存在方式上的离家出走,形成了一种精神生活的无根病症。

(二) 网络文化:精神生活方式的创新与意义的易消解

1.网络文化的内涵

“如果说农业时代以犁和手推磨为特征,工业时代以蒸汽机和发动机为特征,信息时代则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特征。”[16]网络文化是现时代科技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在网络经济基础上开展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虚拟世界中所形成的活动方式、所反映的价值观念、所展现的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既包括工作、学习、交往、休闲等外在行为,也包含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等内在表现。网络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科技知识的诠释,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信仰,或者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大行其道。”[17]网络文化下的生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虚拟性、全球性、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的魅力,已经并将持续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的人们及其精神生活。

2.网络文化创新精神生活方式

一是求知方式的创新。求知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中的资源无所不有,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在网络所造就的知识世界中,人们能够获取大量的信息,开阔视野和完善结构;能够一改过去接受新知识滞后的现象,达到与知识的发布者共时空的状态;能够在网络课堂中学习教授专家的思想,和志趣相投的网上学习者们共交流;能够即时发表对某一知识的见解,让最广泛的群体就此发表言论、提出质疑。网络好比一个“全新的课堂”,众多的知名专家是“全新的课堂”中的教师,发达的多媒体形式是“全新的课堂”中的教学形式。近几年随着MOOC、翻转课堂、数字化课堂教学环境、创客空间、移动学习等网络教育新事物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学习方式正在加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此网络环境下,求知方式已经颠覆了传统并还将继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创新而深刻变化。

二是话语方式的创新。语言是一个人内在精神思想的外在表达,同交谈、书信、书面发表等传统的语言话语方式相比,网络文化深刻改变着人们的话语方式。制作个人网站,开通个人博客,广泛的QQ、微信交流,以及微博、贴吧等等,都成为全新的话语方式。这些话语方式集合了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借此可以表达思想、吐露心声、传递友情。此外,这些话语方式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除去了身份地位的影响,带给人们的是一个平等表达的空间,也促进了平等、开放、包容意识的培养。

三是休闲方式的创新。休闲是一种精神生活的状态,对于物质生活相对丰厚的现代人而言,休闲更是精神生活的风标。当今的网络空间是一个可看、可听、可说、可唱,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于一身的综合体,其中充满了一段段精彩绝伦的文字、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一首首悦耳动听的音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影像,从而构成了一个形式多样的休闲娱乐场景。特别是对于追求新意、追赶潮流的人们而言,网络世界的休闲方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借助于网络,休闲不再是单一的色彩,听音乐、玩游戏、看视频,阅读新闻、交友聊天、网上购物等等都成为休闲的重要表现,他们充分利用网络来选择自己喜欢的精神文化产品并通过多种形式达到精神娱乐的目的。

3.网络文化易消解精神生活的意义

网络文化使人极易被“数字下的机器”主宰,成为片面的、数字化的“人”。网络使物质世界可以简化成数字“比特”,这种简化的哲学意义就是人性的虚无。当网络技术带领人类走进功能强大的网络社会之时,“由于人们沉溺于数字化的环境,脱离‘在场的社会关系太久,将自己视为纯粹意义的‘符号……步入纯粹的数字化过程,从而使自己成为片面的人。”[18]“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的依赖关系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人们在网络上交流时,言语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人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的方式在屏幕上传播,人成了数字化的存在。”[19]沉溺于数字化环境下的人们因为受制于数字符号而处于被动受控的地位,容易对一切显得无动于衷,容易使自身的道德感和正义感被符号所麻木,容易成为在符号和数字监管下的“自由空间”中活动的人,如此,真实的自我容易被失却。依托网络的人际交流使得部分人群不愿甚至不会与他人面对面地真诚交流,当交流的实质变成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之时,当人们都沉浸在手掌的方寸世界之中而成为“低头一族”时,人的情感世界将容易封闭而冷漠。近年来网瘾严重的人群多数伴随着情感世界的淡漠,他们极可能在网络的统治下日渐走向没有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的一代“空心人”。

网络文化容易导致科技至上思想的膨胀,造成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网络世界强大的吸引力和人类追赶科技、追求新潮的主体特点,容易使人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对科技过度崇拜,把科技作为衡量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价值标准,而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普遍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和人文教育的缺乏,更加重了社会的这一片面认识。此外,网络技术本身容易实现人的某种特定心理满足,而这更进一步驱使其钟情于网络技术和网络世界的魅力。当技术对事物的统治愈来愈无所不能、无所顾忌地畅行于全世界时,人则成了技术的奴隶,意义世界将从精神生活中逐漸销声匿迹。

网络文化使人倾向于感觉经验,导致对事物本质和意义思考的缺失。网络带给人们丰富的信息,容易使人沉溺于虚拟世界的生活享受之中而忽视亲身经历,从而导致人们的内在自我与外在世界之间的接触浮于表面而远离人格中心。消遣和娱乐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平面化、浅显化、庸俗化的文化特征,沉迷于其中的人们倾向于感受画面的刺激,感觉的惬意性往往成为追求的价值目标。当感官的愉悦成为衡量真实、评价价值的主要标准时,生活将可能丧失内在价值和本真意义。网络中直观形象的接受方式,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看待事物的感性化和肤浅化,一定程度上会妨碍人们的理性思考精神,导致对事物的本质和意义缺少理性分析,摒弃思考与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网络文化的嚣尘之上是对物质感官刺激的过于追求和体验,而与之相伴随的却是精神世界中人生意义的式微。

(三) 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生活独立性的增强与功利性的偏重

1.市场经济文化的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现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从经济的角度来认识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只看作是一种经济活动方式或经济现象,这在经济领域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广义上讲,经济行为也是人类特有文化实践的表现形式。”[20]在此意义上,市场经济运行的背后,是其自身所内含的文化意蕴、文化性格和文化特质,即市场经济文化。

2.市场经济文化促使精神生活趋于独立

市场经济文化体现的是自主独立的人格精神。市场的本质是主体间的一种经济契约关系,要求每一个主体都具有与社会和他人所不同的能力、特长和个性,市场经济强调主体以独立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和其它社会活动,把人从依赖关系、狭窄的范围、孤立的地点上解脱出来,从而形成了人的独立性。因此,市场经济文化彰显了人的独立性、自主性,提倡人的学习、创造、超越和自我更新,达到人的个性的解放和张扬。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往往能够表现出较强的独立人格、主体意识、独特个性,传统的依附性人格渐渐远去,精神生活的独立性特征明显。

一是独立负责的精神、独立思考的意识逐步增强。“我是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是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普遍认同,虽然强调了国家、集体利益的至上,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自我独立性的缺乏,对社会安排缺乏思考的一种盲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人们开始主动观察社会,对计划经济时代忽视个体的社会导向、盲目服从社会统一安排的人生道路等开始独立反思并伴随着质疑与讨论;开始习惯性地把自我主体意识确立为个人发展的价值基础,逐渐开始自觉、主动、积极地合理规划自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开始按照个人的兴趣、能力等理性思考和安排人生道路,而非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二是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的精神气质逐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集体力量,强调以集体主张代替个人诉求,从而容易忽视个人特质,导致许多人缺少追求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发展的精神气质。市场经济文化对个体主体性的充分肯定,极大促进了个体价值观念的形成,使人们开始寻找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有机结合,开始理性思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开始在社会、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自我个性的实现,自主、自信、自立、自强成了市场经济时代的重要精神价值取向。敢于自我判断,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敢于追求并向社会展示立体、多元的个性特征,成为市场经济文化浸润下精神生活独立性的重要表征。

3.市场经济文化易导致精神生活趋于功利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获利型经济,体现了利益至上的市场意识和价值取向,市场经济文化因此暗含着人性中追求个人利益的利己的一面,容易刺激人们功利思想的无限膨胀,从而导致精神生活趋于功利。

一是观察和处理问题时的利益标准。受市场经济文化的影响,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容易更多地采用利益标准而不是是非标準。以学习为例,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社会、学校、家长还是学生,在学业追求上存在着重实用知识轻基础知识的倾向,在职业选择上存在着把待遇高低作为重要标准的倾向。再如,市场经济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往往有清晰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但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往往较为模糊,甚至偏离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前者与自身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后者则显得似乎遥远而不可及。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思想。当个体过度地采用利益标准时,往往容易走向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往往容易出现社会协作能力差、集体观念淡薄、与人相处出现障碍、宽容意识缺乏等问题。仰望星空才有希望,关注脚下没有未来。精神生活的趋于功利,使人容易禁锢在自身狭小的范围,从而局限了眼界、弱化了情怀。

[参考文献]

[1]  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

[2] 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吴松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

[3] 王岳川.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精神[J].博览群书,2001(4):15-17.

[4] 欧阳康.多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7.

[5]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 项贤明.教育全球化的后殖民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2-5.

[8] 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79.

[9] 杜时忠.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课程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51.

[10]万俊人.全球化心态中“现代心态”与“文化乡愁”[J].科学中国人,2002(1):4-6.

[11]楊听.流行文化影响下“80后”青少年道德发展探析[J].青年探索,2009(3):83-84.

[12]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175.

[13]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4.

[14]杜时忠.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课程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1.

[15]朱学勤.城头变幻二王旗[M]//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朱学勤文选.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139.

[16]郭建宁.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6.

[17]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

[18]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222.

[19]钟启泉.道德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00.

[20]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4.

(责任编辑 文 格)

Abstract:Culture, to some extent, serve as the self-confirmation of the human spirit, and, to select a culture is to choose a spiritual lifestyle. Nowadays, culture and human spiritual life have been closely relate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ty, together with the main cultural patterns constituted by the network culture and market economy, are the main cultural circumstances that influence the spiritual life of the present era.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ty have broadened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s spirituality, but it trends to make them lose themselves. The network culture innovates the spiritual lifestyle, but it tends to weaken the significance of spiritual life. The culture of market economy promotes the independence of spiritual life, but it also tends to induce spiritual life towards utilitarianism.

Key words:spirit; spiritual life; culture; cultural environment; cultural pattern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文化环境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