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数学课堂

2019-04-17汤华

教师·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诗情画意数学教学课堂

汤华

摘 要:如何打造生机盎然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能挡住当今社会上的各种诱惑,还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呢?悬念引入是数学教师常用的妙招,高品质的数学阅读将引领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想方设法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小小的失误,只要教师擅于发现与运用,突显课堂的生成性,往往可以成为巨大的资源。

关键词:数学教学;诗情画意;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2-2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7-0051-03

在语文的天地里,我们可以纵贯古今、细数落花,寻找诗和远方。可在数学的宇宙中,只有单调的数字、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符号,还有纷繁复杂的公式和定理……然而,著名作家王蒙却一语道破天机:“最高的诗是数学 。”他认为:数学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创造,充满了和谐,充满了情感,充满了挑战。数学课堂理应精彩洋溢、智慧迸发,激荡着师生的灵气,弥漫着数学的芬芳,那些抽象枯燥的符号后面蕴含的是一个极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数学原来也可以如此浪漫,如此让人回味。

如何打造生机盎然的数学课堂,让数学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们能挡住当今社会上的各种诱惑,还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呢?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使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那就需要诗意之水的浇灌和滋润,诗意语言的智慧表达,在诗意的情境中发现数学冰冷外表下的美丽,把数学严谨的学术形态转化成形象生动的诗情画意,让数学的抽象变成艺术化的生命形态。

一、情境导入,营造诗情画意的教学氛围

数学从表面上看来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却具有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理性的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的、诗意的“生态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空气和阳光”,让学生的心灵快乐成长,让学生的情感尽情流淌,让学生的个性自由飞扬,让学生的智慧自然生成。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快乐的、和谐的、充实的,才能让学生遨游在数学的海洋中。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点是以图片的形式导入的,教师常常会这样对学生发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总会东扯一句,西凑一句,抓不到要领。但我们如果换一种语态,这样问学生:“图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小故事?”这样的设问,可以让学生把情境图中的场景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完整地发掘图中的数学信息。

其实,诗情画意的故事导入,有时候会给数学课堂带来奇妙的效果。如果我们在讲几何级数增长之前,讲一个这样的精妙小故事:

某一年赶上了大旱,粮食缺乏,百姓苦不堪言。而王宫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国王和大臣们整日吃喝玩乐。智者阿基米德苦思冥想解救百姓的办法。有一天,他与国王下围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他对国王说:“我需要一些粮食,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十六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就行。”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可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的棋格子,全部摆满后成了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百姓们终于得救了!

听完故事,学生兴致勃勃,教师抛出教学目标——市场倍增学,然后师生一起探寻数学奥妙。

悬念引入也是数学教师常用的妙招。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的一段发问式的悬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此时教师可以将发问的语气拉得很长,来突显问题的玄妙。让学生议论纷纷却不得其解时,教师可以神秘地用艺术化的方式,将结果抛出来:一个人将自己的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然后,教师可以神秘地继续追问:“你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处?”如此这般,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高涨是必然结果。

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显现,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把数学美反映出来,并不断地感染学生,不断地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浸染。如无理数π的近似值就可以变成一首有趣且便于记忆的打油诗:“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这样不仅给人以新颖奇异之感,而且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和谐诗意美。

脱去定律公式的外衣,一段精彩的演说、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幽默的故事、一个微笑,都能调动學生兴趣,引发学生抒发内心真实的感悟和情感。在这样诗意和谐的数学课堂环境中,学生的灵性和天赋才能被唤醒,学生丰富的情感才能被激活,学习的求知欲才能被点燃。

二、关注阅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解题中,阅读与解题权重应为4∶6。在数学解题中,首先得阅读审题,读懂方能下笔。其实阅读不只是语文课需要学习的任务,数学课也经常存在阅读理解的问题,数学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在数学中不光有数字运算,还有空间关系和逻辑思维的问题,而阅读理解能力常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数学文本问题的前提。所以说,高品质的数学阅读将引领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但当前的数学教学实践对数学阅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使得数学教育的路越走越窄,数学的魅力被遮蔽。而数学阅读,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一)课前预习——发人深省

学生预习课本后,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预习提示:①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②预习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疑问?③根据所给的信息,谁愿意帮他想一个好办法?④看谁想出的办法多? ⑤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

课前阅读,可以让学生打开思路,投入更多的思考,引发探究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课中研读——句斟字酌

数学中许多专业术语是要求我们细细解读、深深品味的,如“相向运动”(相遇问题)、“同向运动”(追及问题)、“相背运动”(相离问题)等。例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在学生通过阅读初步得出规律后,再让学生交流一下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看法。有的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一定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抓住这个思维灵感的闪现,教师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果发现:不仅三个、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适合“乘法分配律”,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适合。后来还有学生大胆质疑:是不是也可以发明一个“除法分配律”。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怎样解题,同样也让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

课堂上的阅读,学生通过理解、质疑、比较,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增强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后延伸——旁征博引

如学习了小数后让学生阅读故事《0与小数点的“战争”》,在与小数点的斗智中,“0”大展神威,让学生们在惊叹之余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阅读《小数点的代价》让学生了解了苏联的一次航天事故:由于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联盟1号返回地面时失事了,从中深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痛悔,理解了计算来不得半点马虎的道理。

课程改革走到了今天,“阅读”这个词已不仅是语文的专用名词了。在宽广的数学天地中“阅读”也被广大的数学教师们运用于教学中,通过阅读来解决数学中最难的问题,让数学教学充满生命和活力。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中,教师经过适当的引导和精讲,再通过阅读活动,让学生用心去读一读,用脑去想一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学会正确的解题方法,明白深刻的道理,从而达到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效果。

三、关注生活,演绎生动有趣的数学“战场”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生活化的数学学习资源大量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我的导师李再湘教授有35年的教育经历、18年的讲台经历,我认真探索研读了“再湘鱼理论”的问题教学法模型,其精髓就是强调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要实现富有诗情画意的数学教学,教师不妨通过学生熟悉的情景导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与课本知识结合,通过生活场景引出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觉得亲切而忍不住去探究,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学习概率问题时,“已知A同学平均每五分钟开一次小差,那么请问他在接下去的二十分钟里恰好开两次小差的概率是多少?”例题中选取的A同学是这个班里上课经常开小差的某个男生,在给出这个例题时,当时正在开小差时的他被身边同学的笑声拉回到课堂上,乖乖地参与到学习中。因为和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或事有关,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了活生生的段子,这样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会更加深刻。

现行的教材很难尽善尽美,它需要我们去挖掘更新更好的教学资源,去适应绝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我们经常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状况,对教材中一些学生不熟悉的、不感兴趣的内容及其情节和数据作适当的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时,我们可以将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应用题:“在刚刚举行的年级乒乓球比赛中,规定每队胜一场得二分,负一场得一分,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如果我班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O分,那么我们班的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乒乓球比赛的全过程,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很快就投入到讨论问题的氛围中。

我的导师李再湘教授,在多年送培上门的教学过程中,他特别强调送课名师必须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利用学生熟知的身边的生活情境或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这就给学生教学内容上以亲切感,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使他们认识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进而揭开数学神秘的面纱。而且,这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让学生从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做”数学,真切感受“数学是来自生活”的。

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课堂教学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

四、让诗意的语言增添课堂的诗意

数学的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教师应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赏识而生存。为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激励学生,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信心。课堂中其实有很多带感情色彩的用语可以信手拈来,例如:①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②你的设计(方案、方法、观点、点子)太富有想象力,太具有创造性了!③对,你能用转化(迁移、簡算、列表、组合、推理、联想)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不简单,你将来有可能成为一名数学家。④某某同学的这种方法很有创意,很有新意,能把思考范围延伸到题外。⑤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有水平,同学们的回答更精彩。看来,你们想知道的东西真不少。⑥没想到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小,看来,学好数学能让我们生活更丰富、更精彩。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在学生的表现有明显进步时,应及时运用肯定性、激励性用语,并适当给出方法上的指导,这有利于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即使学生答错了,也要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建议其怎样破解。当然,表扬、激励、鼓舞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把握尺度。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其会由此厌恶数学教师,甚至厌恶数学学科,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祥的目光和学生一起查看。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能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激情、有积极性,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体验数学学习的玄妙与快乐。

五、“将错就错”揭示数学课堂智慧美

音乐界有这样一个故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当初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因为他认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其实,这正是评委们故意设下的“陷阱”。事实上,对这个“陷阱”的大胆否定,正验证了小泽征尔作为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教师也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打破惯性思维,学会举一反三,而不是顺着河岸走,沿途不一定有风景。

如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故意设置“陷阱”:能被2、5整除的数,要看它的个位。“同学们猜想一下,个位上是几的数能被3整除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个位上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再结合具体的数字,师生共同验证。学生很快便发现这个“答案”是错的,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看个位的思路是不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引导,引领学生变换角度去探求新知。学生走进了“陷阱”,又从“陷阱里”走了出来,继续去寻找新的答案,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可见,适当设置课堂中的“误会”,让学生质疑解惑,在这种真实、有趣的考验中摔打,他们的选择、辨析、批判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偶尔会不经意地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小小的失误,只要你善于发现与运用,突显课堂的生成性,它往往可以成为巨大的资源。如果你能善待与它,学会把握突然生成的课堂资源,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机智。

教学有策略,课堂才有魅力,数学就更富诗意。让我们一起以文字为载体,以语言构筑画面,让思维跳跃于笔尖,让充满诗意的教学实践与睿智深刻的教学感悟激荡我们的大脑,让枯燥的数学世界走向富有诗意的远方!

参考文献:

[1]李亚玲.建构观下的课堂数学交流[J].数学通报,2001(12):5-7.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4](荷)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陈昌平,唐瑞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5]张广祥.数学中的问题探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蒋满林.诗意课堂 醉美数学——兼谈文化素養下的数学课堂教学[J].中学数学教学,2017(2):34-37.

[7]陈六一.数学课堂,诗意的逻辑[J].教育科学论坛,2017(16):42-44.

猜你喜欢

诗情画意数学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论中国纱罗织物的诗情画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诗情画意》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