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园林造园手法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以杭州市浅山区传统山地园林为例

2019-04-16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保育系999077

新农村(浙江)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文景观造园山地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保育系 (999077) 徐 意

当前,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利用不断受到供给的影响,农地的保护问题日益突出,这对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带来更多挑战。相对“深山区、高山区”一些地方将海拔100~300米的区域划定为浅山区,以此为标准,浙江省杭州市就有不少传统山地园林分布在浅山区。这些山地园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保留了较多的人文景观,造园手法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

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时,可以古为今用,从杭州浅山区山地园林的布局与环境中得到启发,借鉴传统山地园林造园手法,科学合理规划布局,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割裂文化传承。同时合理利用浅山区也是保护耕地的明智之举。

1.要尊重自然,因山就势建设美丽村落

山地拥有浑然天成的优美景色以及丰富多变的地形,是营造园林的最佳选址。例如西泠印社、虎跑景区等杭州浅山区传统山地园林,都把地形作为建筑、水体等众多造园要素的基础,通过对地形的利用,起到了呈现园林景观的重要作用,突出体现了在园林建造过程中的因山就势、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的地势高低以及地形变化进行园林的规划建造。正如《园冶》相地篇中写道:“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在山地园林的营建过程中,针对场地中有些复杂不易处理的局部高差,如果能够因地制宜加以利用,就能够创造有地区特色的山地景观,发挥山地园林景观与众不同的魅力。

在浅山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山地地形的参差变化,在建造园林建筑或节点时要因地制宜与地形地势相协调,避免破坏自然山体。一方面,要做到园林化村落景区建筑界定的底部界面与地形相适应,根据地形的起伏状况建筑形式也就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另一方面,要善于将山体作为一个美丽村落的背景,山体的层次变化对建筑起着重要的衬托作用,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注重保持村庄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2.要起承转合,巧妙谋划村庄布局

在杭州浅山区山地园林中,被陈从周先生誉为“湖上园林之冠”的西泠印社,在空间上分为起段、承段、转段、合段这四个部分。“占湖山之胜,撷金石之笔”正是对西泠印社的真实写照。这个做法不仅能够将空间序列和地形变化这两者之间进行巧妙结合,而且使其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出多空间、多视角和不断变化的园林景观特征。彭一刚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一书中也提到将空间序列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分别为:开始段、引导段、高潮段和结尾段。在美丽村落建设中,对于这四个部分的处理,要在村庄入口(开始段)吸引人们的视线,同时防止纵向景观的一览无余,采用藏和露相互映衬辅助的手法,抓住人们在游览村落时的感受,而且还使游览的过程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村庄主道(引导段)的空间承接更为复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村庄广场或文化礼堂(高潮段)创造了更多的立体感受、视线范围,建筑与地势的巧妙结合以及空间处理的变化。村庄出口(结尾段)形成空间的继续向外发展过渡,同时将空间再次收住。这不仅仅是一个空间的结束,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浅山区美丽村落的开发与建设,应与原有的乡土景观基质相协调,使其周边一些较高价值的绿色空间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要使这些区域的生态、游憩等作用得到充分的展现,进一步发挥其作用,结合地方特色、对一方生态环境负责任,建立适宜浅山区特色的发展体系。

3.要高低错落,丰富村落景观功能

以虎跑景区为例,在对景区营建过程中,虎跑景区在对山地地形的改造处理上,通过对山石、建筑等主要造园要素的处理,由此进行游览空间的营造,展现山地园林中的高低错落,进一步给游客带来多角度的游览体验。在山地园林布局中,通过采用巧妙的空间处理方式,灵活的分散布局和看似随意的空间,充分体现造园者的精妙理念。在营造传统山地园林空间的过程中,周围环境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虎跑景区就做到了对自然地形的节奏进行较好的重现,并且将生动的营造手法运用到空间营建的过程中,达到展现丰富多姿的景观功能的目的,这对当代山地园林的建设有举足轻重的借鉴作用。

在浅山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布局确定后,务必以生动的营造手法来营建富有特色的小品节点,避免单调划一。丰富村落空间,增加乡土风味,让人们记住乡愁。

4.要挖掘遗迹,放大人文景观效应

在杭州浅山区山地园林的营建中,自然景观是较多的组成部分,然而人文景观在历史发展和传承中也积累了大量遗迹,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杭州历史悠久,人文古迹众多,山地园林景观作为文化的积淀,为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色彩,代表了杭州浅山区地方文化特色,记录了文化发展的过程。在山地园林里,古建筑、楹联等都是极其珍贵的人文景观,它们都记录了当地的文化传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农村村落承载着文化传承。不少村庄有石碑、题额、楹联等历史文化遗迹,丰富了景观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这些文化遗迹也启发人的多层次和多方位联想思维。在传统山地园林中,古桥、古祠堂等历史文化遗迹等要素作用可谓“价值连城”。

杭州传统山地园林造园手法博大精深,传承深远。尤其是因山就势、起承转合、高低错落、人文景观秩序等方面,值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加以借鉴。

猜你喜欢

人文景观造园山地
山地草甸
壹 造园·纳瑞集祥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园林建设中人文景观元素的作用探析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
民建工程要加强人文景观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