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象征情,诗意盎然

2019-04-15陈玲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部编本鲸鱼梨花

陈玲

象征手法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或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使被象征物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让文章具有一种诗意的美感。

比如,冰心在《荷叶·母亲》(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一文中写道: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选段以雨中的荷叶象征母亲,以被荷叶呵护的红莲象征儿女,借写荷叶遮雨护花之景来象征母爱,没有直接写母爱,却处处洋溢着温情,满含诗意。

象征手法一般用来赞颂美好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事物。象征手法既可全文运用也可部分使用。

象征手法的运用不仅能升华主题,更能使文章含蓄隽永。因为象征手法就是从某一具体事物引申到某种抽象概念,从而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升华。另外,象征带给人们的启示意义不在于形象本身,而在于形象所暗示的意义,所以使用象征手法的文章多具有朦胧性、多义性,读者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品味咀嚼,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在《驿路梨花》(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文中,作者用美丽洁白的梨花象征雷锋精神,象征善良的心灵,象征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好感情,文中多次出现梨花和名叫梨花的哈尼族女孩,用梨花的自然美来烘托人物的心灵美,使文章有诗情画意之美,读来韵味无穷。

运用象征手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选择恰当的象征物,并在文中明确揭示其意义。有的象征物不止一层意义,因此,赋予它什么样的象征意义要十分明确,不能含糊其词,否则表达的主旨就会令人费解。比如,莲、菊、牡丹三者在中国人心中都有多重象征意义,但周敦颐在《爱莲说》(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下册)中取莲的洁身自好、高洁傲岸、正直虚心之意,取菊的隐逸之意,取牡丹的富贵之意,通过菊的正衬、牡丹的反衬突出莲的高尚品德和美好情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第二,对象征物的描述一定要具体清晰,使读者能透过“形”看到“神”。如果形象不具体清晰,被象征的寓意就不能明确地表达出来。在《白杨礼赞》(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一文中,作者写白杨树的外形时,准确抓住它力争上游、倔强挺立的特点,树干、丫枝、叶子都是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的,这样便凸显了白杨树坚韧团结、不屈不挠的特点,我们才能明确感知它所象征的北方農民、哨兵的形象以及中华民族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第三,象征物和被象征物之间一定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既符合人们对“物”的固有认知,能担当起传其“神”的任务,又能符合文章具体情境。贾平凹在《一棵小桃树》(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文中,用小桃树的成长象征“我”的人生经历。相比其他树,桃树本身易栽好活,且不被人重视,所以小桃树屡遭不幸,但仍然在风雨中挣扎;“我”也是历经坎坷,迷茫无助,在小桃树身上找到共鸣,同时也从它身上汲取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与力量。特别是文章末尾,小桃树孕育的那一朵花蕾更象征了青年一代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与信念。文中,小桃树和我的命运紧密相连又两相对照,既凸显了文章主题,又使文章多了厚重的韵味,增加了打动人心的情感力量: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运用象征手法讲究“情在意中,意在言外”,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传情达意的方法,使文章既有意义,又有意境。如果能够恰当合理地运用象征手法,文章不但能给人以深刻启迪,还会让人感到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

曾有人言:“人间最美,不过鲸落。”我对此一笑置之:世间美景无数,一条鲸鱼的死亡岂能与之相比?

而我深入了解其中的故事后,才发现“鲸落”不仅仅是一个庞然大物的逝去。

鲸鱼在海洋中自然死亡,它的尸体会缓缓下沉,十米,百米,千米……一直从光明坠落到黑暗,直到海底。它的肉体会先被各种海洋动物瓜分,即使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仍可供养微生物们若干年。上万种生物依靠这只鲸生存、生活、繁衍生息。

一个庞大生命的逝去成为无数新生的伊始。

在寂静的海底,这副巨大的鲸鱼骨架俨然是一座宝藏,使得那些躲在黑暗处的生命蓬勃发展。无言的鲸落带来了轰轰烈烈的新生。美吗?当然。

我不由得被这壮阔而沉默的鲸落震撼,心中一阵感动。鲸鱼不在乎是否被铭记,只默默地在海洋深处贡献自己的全部,带来一片繁荣。这是鲸鱼最后的奉献,寂寞孤独却令人动容。

最美不过鲸落。是的,有什么比不求回报的奉献更美呢?

此时,我想到了我的父母,他们花费时间与精力,为我积累了“落鲸”一般的宝藏,助我顺利成长,他们却在无言中佝偻了身躯,渐生白发。

同样,那三尺讲台上呕心沥血的老师们,将自己毕生心血倾注于教育,毫无保留,培养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终于“江山代有才人出”。

再者,革命先烈们拋头颅洒热血,鲜血染红山河大地,他们不惜用生命换取今天的安定富强……

这些触动人心又默默无闻的奉献造就了生命的繁荣昌盛,那“人间最美,不过鲸落”,不正是“人间最美,不过奉献”的诠释吗?

教师点评

“人间最美,不过奉献”,我们能从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中选取很多现象来象征此意,但是有什么比“鲸鱼落,万物生”这样一个虽不常見却震撼人心的现象让人有更深切的体会呢?鲸鱼虽逝,肉体骨架毫无保留,全部奉献,造福万物,不求回报。闻此怎不为之动容?

(赵燕)

学生例文

王谨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题记

苔是微不足道的,没有漂亮醒目的外表和馥郁的芬芳,只有其貌不扬的外形和单调的颜色。当人们高声赞美那缤纷多彩的百花时,谁又会记住屋瓦上、石缝中、墙角旁毫不起眼儿的苔呢?

但,荅仍努力生长,积极展示自己一生的荣光与最美的一面。

苔,你是值得赞颂的。

无论在哪里,你都会迅速生长,即使淤泥包裹了你,黑暗笼罩了你,你都不会被吓倒,也不会放弃。你生茎长叶,不断繁殖,让裸露的土地、石块都披上绿装。虽然你没有树的伟岸,没有花的娇嫩,但你坚韧、顽强、令人敬佩。

这让我想起贫困山区的孩子。在贫瘠荒凉、条件简陋的环境里,他们享受不到丰富的教学资源,有的甚至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但他们没有自暴自弃,仍然坚持学习,顽强成长,互相扶持,创造自己的人生,也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青春!

苔,你是值得敬佩的,一直怀揣着自己的梦想默默努力,从未放弃。

你对我说:“我想要阳光,想要土壤,还想让世人都看见我!”你对我说:“我想要走出大山,走出贫穷,我还想要回报社会,感谢教我成才的老师。”

原来,即使再平凡、再卑微的人也是有梦想的,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奋斗,他的人生就有价值。

苔虽渺小,也有牡丹的梦想;人虽平凡,也应当有宏伟的志向!

教师点评

本文很好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情达意。借苔来象征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更象征了一种顽强奋斗、努力追梦的人生信念。小作者寻找苔和山区孩子的相似性,从生长环境和生命姿态方面叙述,娓娓道来,思路清晰,主旨鲜明。

(付丹)

柳枝的另一面

陈雨果

春光正好,我约上朋友小诗到公园湖边散步。

湖边的景致赏心悦目,水面映着斜阳的光辉,波光粼粼。水面上有几顶白鹅形状的游船,船中的孩子们玩闹着,船身不时有些晃动,一旁的家长笑看着,随时伸出臂膀保护孩子。在岸边的灌木丛中,小野鸭跟着领头的母鸭在水中寻觅食物。每找到食物,母鸭便回头喂给小鸭们。

眼前的情景温暖了我的心。

湖边种着垂柳,长长的柳枝随风摆动,我突发奇想:“小诗,我给你编个花环吧!”

我兴冲冲地跑去折柳。挑中了一枝较长的柳条后,我两只手抓住纤细的柳条使劲向下拽,本以为这样枝条就会断,没想到整棵树的枝条竟全部往我这边倒过来。我不得不换个策略:选定一个部位,两手掐住,把它折断。可不论我使出多大力气,都没有成功。这柳条真坚韧!明明看着无比柔弱,好似稍稍一用力就会断掉,没想到怎么也扯不断。我失去耐心,用力狠狠一扯,一阵钻心的疼从手心传来,我不由得松开手。抬起手一看,柳条勒出的青绿色痕迹清晰可见。

这时,小诗走过来说道:“别折了,它刚发芽!咱们以为柳树看起来秀美,就一定是柔弱的,其实不然,它多像一位外柔内刚的母亲哪!”

我被朋友的话感动了,看向远方,思绪飘飞……

岂止是母亲,我仿佛看见了历史上许多外柔内刚的女子:

比如“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谢道韫。卢循孙恩之乱,丈夫王凝之被杀,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

比如宋代词坛才女李清照。国破家亡之时,病困流离之际,有人劝她投靠金国,她誓死不从,并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更不要说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还有发动革命、立志推翻清朝统治的秋瑾……

人们常用弱柳扶风形容女子的柔弱,但其实,女子的坚韧刚强让人忍不住发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感叹。

柳条随着风儿飘扬了千万年,而那些外柔内刚的女子的美好品质也将为世人赞颂千万遍……

教师点评

小作者因为折柳失败及与朋友的对话引发联想和思考,揭示了柳枝新的象征意义——“外柔内刚的女子”,并举例加以佐证,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开头写保护孩子的母亲、喂小鸭的母鸭,其实都是在暗示并引出后文中柳枝的象征义,说明作者在构思上是动了脑筋的。

(赵燕)

猜你喜欢

部编本鲸鱼梨花
小鲸鱼
梨花美
梨花艳清明
梨花之歌
迷途鲸鱼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鲸鱼岛——拖延症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梨花里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