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2019-04-15许克祥王晓辉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建议

许克祥 王晓辉

摘  要:由于农作物秸秆焚烧对大气产生可预见的危害及秸秆资源的浪费,为此国家及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该文结合安徽省秸秆产量分布现状,提供产业示范园区的合理布局,并围绕目前秸秆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园区;建议

中图分类号 X324;X37;X7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4-0102-03

Abstract:Because of the foreseeable harm of crop straw incineration to the atmosphere and the waste of straw resources,the state and Anhui province have issue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demonstration zones fo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raw.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raw yield distribution in Anhui Province,this paper provides a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industrial demonstration park,and puts forward pertinent opinion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industrial demonstration park.

Key words:Crop straw;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Industrial demonstration park;Advices

近年來,随着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和清洁能源不断发展,作物秸秆逐渐失去生活燃料的属性,成为多余的农副产品。在夏、秋农作物收获期间,秸秆焚烧频繁,产生大量的CO2、CO、氮氧化物、苯以及多环芳烃等有害气体,遇到无风、逆温等对大气扩散不利的天气,不仅会造成环境空气质量短时间严重恶化,还会对人体健康、交通运输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为加快推进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国家和安徽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各地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力度,健全秸秆多元化利用补贴机制”。2017年国家两会期间更是提出“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口号,为此《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明确了秸秆综合利用目标与任务。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称“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高标准建设10个以上年吸纳秸秆超过20万t的以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示范园区,2017年启动建设3个产业示范园区。

1 安徽省秸秆产量现状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水稻秸秆主要分布在江淮和沿江江南,占90%以上;小麦秸秆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占70%左右,其次是江淮之间;油菜、花生秸秆主要分布在江淮之间;玉米秸秆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豆类秸秆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根据2017年全省统计年鉴得到16个市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花6种农作物产量,根据中国主要农作物草谷比参数计算得到各市2016年主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将各市秸秆产量乘以相应的平均综合利用率(采用2017年安徽省各市秸秆综合利用率数据),得到秸秆已利用量,总产量与已利用量之差就是各市增量市场容量[2](见表1)。

2016年,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中农业领域利用量3454万t,占秸秆总利用量的87.75%,而农业领域利用的83.96%以上秸秆由机械化还田来完成,全年机械化还田面积约413.33万hm2,占秸秆总利用量的73.67%;秸秆饲料化利用量351.29万t,占8.9%;基料化利用55.6万t,占1.4%;秸秆发电170万t,占4.3%;秸秆固化成型、气化及秸秆沼气利用量83.78万t,占2.12%。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总量及增量市场容量均较高的为阜阳市、亳州市、宿州市、滁州市、合肥市、六安市、蚌埠市、淮南市、安庆市等9个市,为此,这是安徽省秸秆产业示范园区规划布局的主要地区。

2 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秸秆资源虽然较为丰富,秸秆产业化利用前景较大,但是目前还存在秸秆综合利用结构极不合理、综合利用技术不成熟、秸秆收储运销体系不健全和秸秆“农田—中转站—工厂”中转模式中中转站难以规范建立等问题,制约了示范园区的建设。

2.1 综合利用结构极不合理 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以肥料化为主(主要为机械化直接还田),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原料化更是没有达到规模化利用要求,秸秆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离田利用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实施意见”中明确到2020年秸秆产业化利用量(包括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利用)占利用总量的比例由2015年的21%提高到42%左右,其中能源化、工业原料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的比例要求提高到35%左右。因此,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主要是提升秸秆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的离田利用量,重点要提高能源化、工业原料化利用量。

2.2 综合利用技术不成熟 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方式较为单一,主要停留在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利用等粗加工、低附加值方式上,秸秆气化、秸秆炭化、秸秆“气热电肥”联产等新型综合利用技术应用较少,而且缺乏适宜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型化处理技术和设备。要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难题,就必须找到符合安徽省实际、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综合利用模式与技术,真正实现对秸秆的深度和高效利用,让秸秆综合利用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使得大部分秸秆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2.3 收储运销体系不健全 规模化利用秸秆的特点是原料用量大、收购半径大、原料供应均衡、质量稳定,这恰恰与农作物秸秆分散、难贮运、季节性强及销售不畅的特点相互矛盾,这一矛盾关系到产业示范园区是否能有效建设。事实上,从目前已运作的规模化工业利用秸秆的情况来看,恰恰是在秸秆原料的供应上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断炊现象,除了运作机制的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秸秆的收、贮、运技术和装备落后,且没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农作物秸秆收储运销体系是秸秆综合利用及秸秆产业化的基础,也是连接农业生产和工业化利用的纽带,包括打捆机、打包机及粉碎机等,涵盖了收获、装载、运输、存储及销售等各环节。秸秆体积大、密度低、含尘多、可收集时间短,田块零碎、收运机械小型化、捡拾不干净,旺季面临如何收储、存放、销售,淡季又面临供应不足,如何保证秸秆原料的持续供应成为难点。

2.4 “农田一中转站一工厂”中转模式中中转站难以规范建立 秸秆的收获时间集中且有季节性的特点决定了秸秆必须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处理。传统的秸秆收集模式是公司到地头进行现场收购,由于路途限制和储存费用高,公司现场收购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堆积的问题,加之种粮农民土地规模小、政策宣传不到位等因素,使得秸秆多途径利用难以落实。“农田一中转站一工厂”的中转模式在秸秆的不同利用方式中,除了秸秆还田等肥料化的应用外,其他回收途径都需要将秸秆收集、运离农田,并进入区域规范布点的中转站。但是,目前各县区秸秆中转站建立还不规范,难以有效支撑秸秆的能源化、工业原料化利用。

3 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对策

3.1 加快建设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体系,扶持龙头企业 加大对产业示范园区的科研投入,改善农业科技投资体制,结合中央、省、市财政资金、支持全省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项目实施。建立所在县(市、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重点项目库,根据当地农作物秸秆资源特点,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现有的先进技术和模式,以龙头企业引领区域秸秆综合利用,培育秸秆综合利用新兴产业[3]。复制格义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国能生物质天然气模式等,让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产业成为农村经济有效的增长点,初步形成以秸秆为原料的现代环保产业格局。

3.2 完善融资机制,多途径增加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效益 以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为核心,通过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引进高附加值的秸秆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现代环保产业,完善園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增加秸秆综合利用效益。从维护农民的权益出发,依据生态补偿原理[4]、农业清洁生产原理[5],引导秸秆加工企业与农民达成秸秆置换意向,如667m2田秸秆置换25kg有机肥等。用经济手段,推动引导群众在合适的区域范围内,在粮食种植之初就自主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秸秆处置措施,减少处置成本。

3.3 建立收储运销体系,鼓励社会化力量参与 作为生物资源,农作物秸秆分布广、密度低、收获季节性强,收集和储存比较困难,所以要研究建立生物资源收集、储存、运输、销售政策和机制,形成秸秆收储运销体系[6]。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利用的原则,完善秸秆收储体系。积极扶持秸秆收储运输服务组织发展,建立规范的秸秆储存场所,促进秸秆后续利用,支撑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鼓励有积极性、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参与秸秆收集、储存和利用,逐步提升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如采用企业主体模式、经纪人模式、村委会模式等[7]。

3.4 规范“农田—中转站—工厂”中转模式 秸秆的季节性特点决定了秸秆必须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8]。为解决秸秆收购和分类利用的问题,需采取“农田—中转站—工厂”的中转模式[9]。规范的中转模式应做到:中转站购买专业的秸秆收集农机,雇佣秸秆经纪人并培训专业的农机手,建立专业的秸秆收集队伍,在收获前到专业合作社或找到种粮大户商谈收购秸秆事宜,并与需要秸秆的公司企业签订合约,待作物成熟之后中转站租赁联合收割机、打捆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等专业农机进行秸秆收集。等秸秆回收至中转站后,按照不同秸秆综合利用要求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多余的秸秆则进行规范化收储,待非秸秆产生季节供应。

参考文献

[1]郝路.论机动车尾气与秸秆焚烧对雾霾的影响[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7):63-64.

[2]鲍建镇,郑世伟,回春雪.我国各省农作物秸秆增量市场容量及产业发展方向[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7,10(5):29-32.

[3]李洪法.以装备升级助推秸秆综合利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J].中华纸业,2016,37(15):39-41.

[4]张乐.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及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5]张海成.县域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原理与实践[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6]刘菊,周定财.江苏省秸秆收储运体系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31(2):44-47.

[7]吕风朝.秸秆在不同收储运模式下的经济分析[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7.

[8]周晶,吴海涛,丁士军,等.秸秆资源收获季节性及其能源供应持续性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8):1537-1545.

[9]马晨雨,杨习文,李煜,等.黄淮海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的中转模式初探[J].农学学报,2017,7(5):19-22.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的开发利用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