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贵池区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9-04-15喻卿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茶产业对策建议现状

喻卿

摘  要:该文介绍了贵池区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全区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贵池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贵池区;茶产业;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4-0027-02

贵池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属国家级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茶产业是贵池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部中低山区,据统计,全区有13个镇、街产茶,占62%,专业产茶村3个、村民组近30个,涉茶人口近10万人,其中茶农约5万人。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贵池区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科技应用率与创新力、产业经济指数与茶农收入稳步增长,实现了茶业增效、茶农增收、茶区社会稳定,为推动茶区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1 发展现状

1.1 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茶园质量显著提升 2017年冬季至2018年春季,全区新发展茶园100hm2,高标准改造老茶园133.33hm2。截至目前,全区茶园总面积4555.27hm2,其中,采摘面积4215.33hm2,无性系良种茶园1266.67hm2,2018年全年茶叶总产2903.6t、农业产值29201.23万元,分别比2017年增长5.2%、5.5%;茶树栽培品种由原来的群体种发展为以地方优良品种为主、其他国家级、省级茶树良种为必要补充的品种布局。初步形成了以东南部梅村镇、棠溪镇为中心的重要名优绿茶生产基地,梅街和平及刘街社区、墩上永岭、马衙茶山、里山元四为核心的特种绿茶(安吉白茶、黄金茶)生产基地,以西南部的牌楼、唐田镇等为主的工夫红茶生产与加工集散地,以及以棠溪为主的九华安茶生产基地的格局。

1.2 茶叶加工条件不断改善,加工能力逐年扩大 目前,贵池区茶叶加工已完全摆托了手工制作的历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及全程质量控制,茶叶加工企业由改革开放之初的纯手工作业发展到现在茶叶全程机械化加工厂95家,加工能力由原来的单品作业不足100kg/d提升至目前的1000kg/d以上。另外,茶叶精制加工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了以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安徽双园集团、池州市安池茶叶有限公司和池州市华茂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的工夫红茶和出口绿茶精制加工基地。其中,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为“祁红老字号”茶叶企业,多次代表行业走出国门,其润思牌祁红产品被现国家外交部部长王毅赞誉为“镶着金边的女王”;池州市华茂茶业有限公司虽成立于21世纪初,但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年加工工夫红茶2500t和出口绿茶2500t的生产能力,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贵池区茶产业的后起之秀。

1.3 产业经济增长迅猛,运行质量大幅提升 据调查,全区茶产业有4家跻身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行列,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余家,国家级茶叶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场。贵池区茶产业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全区茶叶再加工(二产)可实现增值2.7亿元以上,茶店、茶楼、茶旅等服务性行业可实现增值4.3亿元以上,全区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1.4 “三品一标”认证持续推进 目前,全区获有机茶认证的企业8家、基地茶园336.27hm2,绿色食品茶园133.33hm2、生产企业2家,“霄坑绿茶”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池州市霄坑村五队人家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五队人家牌霄坑茶叶”、池州芦山生态农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九华山寨牌九华安茶、九华曲毫茶”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称号。梅村镇霄坑村和杨棚村分别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茶叶“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称号。

1.5 “茶旅融合”正成为推动贵池区茶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领略霄坑大峡谷风光、品尝地道霄坑茶叶的“霄坑绿茶”原生态游,展演唐朝煎茶道、体味“茶禅一味”的杏花村茶文化游,里山元四九华寄隐民宿体验游等茶旅结合新业态初具规模,成为贵池区茶业“三产”融合新的典范。

1.6 一批茶叶生产适用新技术得以推广应用 在区农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区广大茶界同仁的共同努力,茶园标准化培育技术、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茶园地力提升技术、茶叶加工机械化与清洁化生产技术、茶叶低温贮藏保鲜增值技术等茶叶适用新技术得以在貴池茶区广泛应用,成为推动全区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2 存在问题

2.1 茶园基础薄弱 贵池区近50%的茶园建立于20世纪60、70年代,加上不合理的管理,茶树老化现象严重、树势衰弱、单产低,约20%的茶园为老式丛栽茶园、且坡度大(30°以上)、密度稀,急需进行标准化改造。

2.2 夏秋茶资源浪费严重,效益不高 受劳动力成本逐年攀高的影响,加上部分茶园建设不标准,除了西南部的牌楼、唐田及东部的棠溪镇外,贵池区茶叶生产周期仅为3月底至5月初,年生产时间不足50d,导致单产低、效益低下,大量的优质夏秋茶资源老在树上而白白浪费。

2.3 企业规模小,品牌影响力低 截至目前,全区茶产业仅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红茶生产企业)的“润思”品牌获得全国驰名商标,但在绿茶生产企业方面,贵池区还没有1家企业跻身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列,企业规模及品牌影响力低下。

2.4 扶持力度有限 截至目前,在扶持茶产业发展方面,本级财政仅仅是被动地给予配套资金,尚未制定积极的财政扶持及奖励措施。

2.5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的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贵池区的旅游业尚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初级生态游模式,缺乏人文景观的开发及与他产的深度融合,茶旅尚处初级阶段且形式较为单一,吸引力与凝聚力不足;同时,部分景点交通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现代大旅游业的需求。

2.6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全区现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仅12名,近20年来没有补充新的技术力量,人员老龄化、断层现象突出。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力度 区委、区政府要制定积极的财政扶持茶产业政策,细化措施,同时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

3.2 加大茶叶生产适用新技术应用 进一步加大标准化茶园建设、幼龄茶园生态抑草与物理控草、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茶园地力提升、茶叶采摘机械化与茶叶生产加工清洁化等茶叶绿色高效增长适用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断提升茶园基地质量,提高产能,提升产品综合品质,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3.3 加强产学研合作 积极与高等院校、茶叶科研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开展夏秋茶提质增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延长茶叶年生产时间,提高单产水平,促进茶农增收;加大茶叶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积极开发茶食品、茶饮品、茶化装品、茶内衣等,不断拓展产业增值空间,提升产业效益;加大地方茶树良种资源选育与开发力度,尤其是霄坑马兰种的选育与应用,变资源优势为商品和经济优势。

3.4 扶优扶强,打造贵池茶产业“航母” 按照扶优、扶强、壮大的原则,不断加大对茶叶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市级以上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到“十三五”末,力争培育至少1家进入国家级茶产业团队,年产值超亿元茶业企业3家以上。

3.5 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培育一批休闲茶产业示范主体 充分利用贵池独特的自然资源与首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优势及交通便利、泛长三角经济带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创建,因地制宜推广城郊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型、现代农业园区科普教育型、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型和乡村旅游景点品味体验区等休闲农业模式,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茶业产品,一批休闲茶产业示范主体。

3.6 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专业技术队伍的现状,有计划地引进专业人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为贵池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技术保障。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茶产业对策建议现状
浅析恩施州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战略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