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处方对减少网球教学和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效果分析

2019-04-15宋英任兵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验班网球处方

◆宋英任兵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体育教学部;大连医科大学体育教研部)

运动处方是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伤病的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等),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该运动项目的运动强度、时间及频率等,提出运动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来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进行锻炼的一种方法。本文对我校132名网球选修课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更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网球运动损伤的发生机率,有助于教师和教练按时、按量完成教学、训练计划和任务,提升网球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竞赛成绩。

1研究对象

大连医科大学网球选修课132名学生(男87名,女45名)。测试时间2016年9~12月。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法

通过知网以“网球”“膝关节”“运动损伤”为关键词进行相关检索,共检索文献12篇,其中硕士论文4篇,期刊论文6篇,会议论文2篇,通过查阅的相关文献就运动处方的模式在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还较少有资料进行阐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运动是良医,运动处方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针对网球选修课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损伤的部位和致伤的技术环节设计问卷,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2.2实验分组法

将132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组66人,均分为3个班,每班22名。对照班按学校网球项目教学大纲规定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实验班采用运动处方模式法,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学指导和处方监督,早、晚各练习1次,每次90分钟,每周3次(还是每天早晚各1次),共16周,实验场地在学校体育馆网球场地。

2.3运动处方法

运动处方实施中动作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心率控制在125~150次/min左右,运动强度根据学生实际训练情况逐步增加。

第一阶段(1~6周),低强度,以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采用最大负荷的60%~65%;脉搏控制在最高心率的65%。

第二阶段(7~11周),强度有所增大,身体机能基本稳定,逐渐提高网球技术动作水平及身体素质;负荷逐步增至70%~75%;脉搏控制在最高心率的75%。

第8周,进行一次体能测试和网球技术考核,初步评定学生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水平等,适当调整运动处方的练习内容和运动强度和密度。对照组学生按学校规定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实验组按运动处方实施16周,运动频度为每周3次,每次运动45min。

第三阶段(12~16周),实行最大强度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技术动作水平及肌肉控制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实验班严格按运动处方要求进行训练和练习,以便更为准确的验证运动处方的可行性。实验后采用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记录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技术动作发生损伤的分析

由表1显示,实验班受伤比例低于对照班,发球技术和高压球技术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由表2显示,实验班网球肘、肩关节损伤和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比例低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不管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发病率发生损伤部位最多的是网球肘(占9.4%和14.7%),主要原因是在正手或反手用力击打网球以及发高压球的过程中,肘关节附近的肌腱过分地伸展和用力。其次肩关节损伤(对照班13.6%),在发球时,击打球的瞬间需要对球拍做出一个加速的“鞭打动作”,这要求整个挥臂的动作幅度较强、技术要求也较为复杂;再就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也容易造成肩关节的损伤。三是腰部损伤(对照班11.5%),在发球动作要求腰腹肌的动作较多,受损伤的可能性增大。

3.3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对照班技术动作不规范占16.2%、准备活动不充分占14.7%和缺乏运动损伤知识占13.1%。原因首先是学生运动水平处于零基础状态,学校体育教学侧重于体育的健康性,削弱了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和必要的专项技术的教学,导致学生专项技术水平低下;其次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动作不到位,尤其是北方冬季比较寒冷,热身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造成运动强度过大,运动节奏安排不当,没有合适的间歇等导致灵敏性、柔韧性差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实验班受伤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占到13.1%;其次是运动量过大占11.5%;由于采用运动处方教学,学生在准备活动和生理及心理状态得到较大的提高,所以受伤的几率明显减少。

4网球教学和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干预措施

(1)加强网球教学和训练的医务监督。高度重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掌握规范动作。在学习新的运动技术时,严格遵守教师或教练的指导,避免因动作不规范出现的运动损伤;加强腕、肘、肩、髋、膝、踝等关节的专项力量练习,强化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运动损伤的严重性。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在网球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在发球、高压球和抽球技术动作不规范或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损伤;肌腱过分地伸展和用力会出现“网球肘”;肩关节局部负荷较高会使受到损伤;急停、急转和加速会对膝关节造成一定的损伤。

5.2建议

首先,制定有针对性和更详细的运动处方,根据网球运动不同的技术动作,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训练,特别是各关节的力量训练。其次,监督运动处方的实施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运动处方,加强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第三,在运动处方中,根据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强化基本技术、技能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的运动技能不断巩固和提升。第四,选择合适的服装和器材,做好热身活动,保持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高运动的技巧以及制定合理的计划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猜你喜欢

实验班网球处方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人间处方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处方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