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访鲁中深山古村落
——淄博博山区蝴蝶峪村风貌特征浅析

2019-04-13刘永康张大玉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风貌民居村落

刘永康,张大玉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传统村落在我国俗称古村落,应是建造于民国以前的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承载历史文化传统的较大聚落或多个聚落群体形成的自然村落、村庄区域等[1]。鲁中山区又称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它以泰、鲁、沂蒙、徂徕山等山地为主体,包括周围的低山丘陵、山间宽谷以及向平原延伸的部分过渡地带,这些山地丘陵之间分布着大量传统民居。

近年来,国内一些传统村落新建了大片现代农房,导致传统生活方式被割裂,乡土记忆遭到破坏。而鲁中山区由于交通的闭塞、经济的落后以及生存环境相对封闭,虽然历经了自然变化和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选择和淘汰,但其民居仍保留了最原始的建筑风貌,以一种平和的、原生态的方式与当地自然环境共融共生[2],是齐鲁历史文化基因的鲜活载体,承载着浓郁的乡愁记忆。蝴蝶峪村历史悠久,传统建筑比例较高,是鲁中山区古代乡村文化的活化石(图1、图2)。

1 村落概况

蝴蝶峪村位于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图3),与莱芜市莱城区交界。2017年7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等7部委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村内现有98户,人口230人,占地面积约2 km2,森里覆盖面达到90%①资料由蝴蝶峪村村委会提供。。现村内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中老年人留在村里居住,过着宁静的乡村生活。百余栋老建筑在不断修葺中使用至今,保留着山石古寨的风貌特征。

2 村落形成与发展

该村历史悠久,根据村碑记载,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刘氏十六世祖刘凤山从枣强迁来,刘、朱二姓世居于此,村名原为黄鹿岭,1997年更名为黄鹿泉,为避村名谐音误读之嫌,2012年改名蝴蝶峪村②蝴蝶峪村村碑记载。。

根据调查研究推断,蝴蝶峪村的历史大致分为起源、发展、形成和现状4个阶段(图4)。图中古树已有600余年历史,综合水源及日照条件、房屋历史风貌、交通便利程度推断,立村时期村落最有可能围绕古树周边营建(图4(a))。随着人口的增加,村落规模扩大,进入发展阶段,村中的石砌古民居大多建于这一时期(图4(b))。随后村落向东西继续扩张,进入风貌形成时期(图4(c))。近十几年来,村中新修建了公路、桥梁,新建建筑数量增多,村落规模大大增加,形成目前的格局(图4(d))。从图5可以看出,在空间格局形成过程中,村落逐步由面的扩张转变为沿东西轴线带状发展。

3 整体风貌

在博山区域城镇石门景区内,有一峡谷名蝴蝶峪。蝴蝶峪沟壑纵横,山势陡峭俊秀,植被茂盛。蝴蝶峪村巧妙借助地势,因地制宜,将建筑融于环境,创造和谐自然之境[3]。村庄沿东北—西南向公路展开布局,形态狭长,村口位于东部。村中有一条小溪穿流而过,与公路走向大致相同。民居大多坐落在峡谷向阳一侧的坡地上,山谷的另一侧丛林密布,房屋数量较少。传统建筑集中于村落中部,新建建筑多位于村落东西两端。在初步调研③该调研是为估算传统建筑大致比例所做的粗略调查,对是否为传统建筑的判断基于作者个人审美标准,作者力求客观,但不能确保数据的绝对准确。的259栋建筑中,传统建筑144栋(包括局部坍塌的房屋),新建建筑及修缮不当的建筑115栋,传统建筑所占比例约56%(图6),村落核心区域(图7(a))传统建筑比例约73%。临河而建的民居屋顶高度与水面高差较大,既能让高处的房间争取到日照,又便于村民到低处取水(图7(b))。村落西段建筑密度较小,以自然风光为主(图7(c))。

4 空间特征

从剖面可以看出,蝴蝶峪村具有典型的山地村落空间特征(图8)。公共空间是蝴蝶峪村的精华所在。山石小径峰回路转,变化多端,两侧界面时而开阔,时而狭窄(图9(a)),空间节点处常以古树或古碾为视觉中心(图9(b)、图9(c))。在巷道空间感受方面,有的过道被几栋建筑围合,两侧围墙高,有幽塞之感(图9(d)),有的小径一侧高耸封闭,而另一侧则只看到屋顶的一角(图9(e)),人们能同时体验到街巷空间的封闭与外部环境的开阔(图9(f))。在较为空旷的地段,阶梯状台地成为村落风貌的明显特征,并且具有一定的通行功能(图9(g))。

蝴蝶峪村的院落空间也颇具特色(图10),受地形影响,院落布置因地制宜,每个院落的方位和建筑的朝向各不相同,院落的形态有时也不规则,长宽比有较大的差异,其形制既有四合院,也有三合院、二合院和单栋建筑院落,形式多样,富有自然美感(图11)。

5 建筑细部特征

蝴蝶峪村传统民居大多就地取材, 以山石为主要材料, 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传统建筑多采用双坡屋顶。沿街立面底层墙面多为浅黄色,上层建筑为灰色。村落不同年代修建的建筑材质对比明显,主要通过立面风貌特征得以体现。这同时也反映了居民大多采用原址改扩建的方式,而非全部拆除新建(图12)。

建筑石材采用多样的质地和拼接方式,避免了单一重复的肌理。一些墙面石块之间自然搭接,不填充胶凝材料,一些则用石灰膏或水泥填缝,使石块胶结。有些墙面石块排列规整,苍劲古朴,而有的排列方式自然,富有诗情画意。建筑屋顶多用红瓦,风格统一,门窗式样各异,以深绿色居多(图13)。二层的民居通常底层发券,通过石拱券支撑二层楼板,下层常供家畜养殖或储物之用,上层供人居住(图14、图15)。

6 结束语

对于一个村落的传统风貌而言,材质和细部,尤其是墙面的质感十分重要。蝴蝶峪村虽有一些新建建筑,但其整体和细节依然能让人感受到质朴的美。

(1)石材之间的拼接方式以及石块的尺度大小、颜色对单体建筑的美感有重要影响。建筑年代越早的石墙,其质感往往越好。山路小径中年代较早的石墙上痕迹斑驳,行走其中能令人感受山村的静谧与诗意。采用色泽统一的大石块所搭建的民居更为古拙,而颜色多样的小石块拼接在一起则能使墙面给人细腻、温馨之感,两者略有不同。

(2)少量零散的新建建筑并未对村落整体风貌构成破坏,且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村落的演变与发展。由于过度旅游开发,很多传统村落的新建建筑刻意模仿传统建筑的材质肌理,反而显得不自然,使人一眼就辨识出它们与历史建筑的区别。每个村落都会经历形成、发展和自然更替,不同年代的建筑共同展现了村落真实的发展过程。

从整体形态来看,蝴蝶峪村经长期自然形成,具有典型的山地村落特色。就建筑单体而言,蝴蝶峪村的建筑材质及色彩丰富,但又和谐统一,该村及周边村落的底层发券技艺在鲁中山区一带具有独特性。就街巷空间而言,蝴蝶峪村的街巷在材质、形态、长短、尺度方面各不相同,并为游人体验传统风貌提供了多样的路径[4]。这一切并非经过刻意设计,而是真实反映了村民日常居住生活,值得效仿和借鉴。

猜你喜欢

风貌民居村落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包裹的一切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