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浙大读新闻

2019-04-12缪伟怡

大学生 2019年4期
关键词:浙大综述网红

缪伟怡

科技帮助写作更合乎国际规范

上学期我有一门新闻学专业课——政治传播,期中作业是要求独立完成一篇和课程相关的文献综述。

作业上交后,老师在点评课上给出了反馈:“我仔细看过大家提交上来的作业,发现这个文献综述同学们写得并不好。所以希望这一周大家花一些时间,重新修改。”

课后我和同组的同学们讨论到底应该怎么修改这份已经花了很多心血的作业,大家都表示没什么头绪。我又去找了老师,让他再看看我的作业具体还有哪里可以改进。

老师在办公室对我说的一席话我到现在还记得,他直言在我们全班同学交上去的那些文章里,并没有看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文献综述。大家除了搜集的资料和阅读的参考文献相当有限以外,也不注意引文格式。老师还强调:“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大多数同学的综述都只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账,没有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材料与评述不协调。”随后老师给我看了他用来写文献综述时用到的工具—— Endnote(文献管理器),这个软件把我的思绪拉回了我刚转入新闻学的那个学期。

每年过年都是最让我头疼不已的时候,因为每年都会有不熟悉的远房亲戚问我:你学的啥专业啊?学新闻怎么没去中国传媒大学啊?浙江大学不是以理工科见长吗,学文科是不是都是成绩不太好的啊?其实,浙大大一是大类授课,我原本选定的专业方向是经济学,因为总是想要学那些行业竞争力更强、更热门的专业。在大二上学期,我趁着学校提供的最后一次转专业的机会,通过了传媒学院新闻学的面试,这才成为了亲戚们口中那个在

浙大学新闻的小孩。

当时我按照学分修读目标,选修了光电學院的专业课“文献综述与科技写作”。

文献综述与科技写作这门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教授我们如何从相关文献中提取主题与中心思想,从文献阅读中探讨写作流程、写作方法以及写作思路,指导我们利用科技写作的手段,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和科研论文的撰写。我也学会了运用 Endnote管理并编辑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 Endnote可以在线搜索文献,建立文献库,定制文献,直接在Word中格式化引文和图形,利用文稿模板直接书写合乎要求的文章,还可以自动帮助我们编辑参考文献的格式。

从老师办公室出来,我赶忙打开电脑,把原先的文章导入到 Endnote中,生成了自己的个人文献。由于 EndNote提供了大量合乎各种杂志要求的稿件模板,都收集在 “Templates folder”里,在我修改文章时选择其中一个模板后,就明显地看出之前这篇文献综述的格式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在文内引用的时候没有加入注释,而且篇幅过于冗长,很多引文都是大段的引用,这其实没有必要。自我分析部分的观点和很多参考文献作者的观点混在一起,导致观点不够明晰,难怪老师会不满意了。

简单修改了明显的问题后,我又在它的在线文献搜索功能里,将已经读过的文献全部搜索出来并保存在了Endnote自带的文献库中。之前完成这篇文献综述时,我的参考文献部分基本都只是罗列了作者和文章的名字,完全没有考虑到参考文献格式的问题。老师在课上说,大家的引文格式可以使用APA格式(APA格式是被广泛接受的研究论文撰写格式,因其“作者和日期”的引用方式和“括号内引用法”而著名),这恰好是Endnote自带的3776种参考文献格式之一,我就直接在Word中进入了Endnote子菜单,选定APA格式后按下了 “Insert Selected Citation(s)”。

这样一来我的参考文献格式基本上就合乎国际规范了。再次提交作业后,老师给我的反馈里终于有了“没有太多的问题,个人分析部分还可以再深挖”的字样。最让我惊喜的是,后来的作业点评课上,我的参考文献部分还被老师截图拿来做了范本。

利用Endnote的强大功能完成文献综述,可比我之前直接从知网和浙江大学图书馆中一点点复制参考文献信息方便了许多。看来新闻写作也需要更多科技的助力。

从制作和品尝美食到网红课程的传播

浙大的理工科选修课并不枯燥,甚至还很有趣,没想到这些课程,也给我的专业带来了灵感。

我在大二下学期有一门专业课——跨文化传播,当时老师要求我们以小组的形式,自主选择一个和传播学相关的课题并进行研究,我们小组对于选择什么课题比较好,纠结不已。就在这时,我的个性实验课生活中的微生物发酵给了我启发。

教授生活中的微生物发酵的老师是浙江大学食品学院的一名教授,他在第一节课时,说要带我们自制既百分百卫生又百分之一百二好吃的食品。我们在实验室里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原理,发酵了酸奶与司康面包,还酿造了口感醇厚的威士忌。当我在课堂上揉着面团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如果选择网红课程的传播这个话题不是很好吗?不管是生活中的微生物发酵这样好吃又好玩的课程,或者是竺院“矿爷”的微积分这样授课有趣又满含干货的课程,它们都应该能够凭借独特的魅力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并,引起很多外校人的热议。

我把这个提议告诉同组成员后,大家一拍即合,马上开始了这个课题的研究。我们先是征求了生活中的微生物发酵老师的同意,拍摄了一段同学们在课堂上揉面,自制披萨的视频,随后又联系了浙大官方微博、微信与QQ运营平台,将这段视频上传。我们还剪辑了一个抖音小视频,投稿给了浙江大学官方抖音号,结果和我们预想的一样,很快,很多网友纷纷表示“这节课看着好有趣”、“难道不读浙江大学就上不了这种课吗”。我们组趁机收集下这些评论,作为网红课程传播的一个重要反馈。

在我们最后的课题研究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网红课程之所以能成为网红,除了当下传播方式的强大功能以外,离不开课程本身传递出来的有趣和真知,假如一门课程只有噱头的话,无疑它的生命力不会长久。”

这篇课程论文受到了老师的称赞,在最后一节课的小组展示环节,我们组的视频和PPT也吸引了同学的目光,成为一个成功的课题。从制作和品尝美食,再到网红课程的传播研究,这样的跨界带给我的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正因为能够在这样一个有着良好的学科交叉氛围的学府里读新闻,我才能不囿于狭义概念上的新闻学,而是有机会以一个参与者、体验者的身份真正投入新闻事业当中:独立的新闻采编发布,专题新闻的完整策划,新闻热点和日常生活的联结。我和光电专业的伙伴讨论光学隐身在未来的可能性;和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学长畅想未来人工智能和脑际交互的发展前景;和广播电视的同学一同拍摄新闻短片、微电影;和广告的好友一同策划主题为“安宁病房的100天”的完整新闻节目;也和环境设计、视觉传媒的小组成员一起前往浙江安吉实地考察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这些经历共同塑造着我成为一个人格更独立健全、思维更开阔多元的新闻学子。

猜你喜欢

浙大综述网红
不要上“网红”的当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
网红滚滚
«ВаНхУН»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