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城隍镇大西村建筑特征浅析★

2019-04-11温先健廖宇航秦书峰

山西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城隍西村宗祠

凌 萍 邱 潼 温先健 廖宇航 潘 洌 秦书峰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1 村子概况

广西玉林市城隍镇的大西村,位于兴业县的西部,管辖于城隍镇,东经109°,北纬22°。村庄距离兴业县城约21 km,位于城隍镇中南部,距城隍镇人民政府0.5 km。大西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石(南)灵(山)二级公路穿境而过,东面紧靠鹿峰山景区东接城隍村,南面连镇南村,西邻莫村,北靠城隍村,地处六万山、大容山断层陷落形成的谷地之间,属于丘陵谷地。所处地带是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大西村以古建筑群、古牌匾和传奇故事闻名,村里清代风格的古建筑面积达6 000多平方米,大多保存完好,历史悠久,反映了清代岭南建筑风格。

2 村落格局

大西古村青山环抱,绿水绕行,从村落规模和布局形态上分析,大西村的布局主要是自由型块状布局的特征,与桂东南地区依山傍水,因形就势的建筑群体布局相类似。建筑群体布局自由,朝向各异。

村内道路布局虽然自由灵活,但是有一定的向心性,以中心池塘为中心,由四周向中心靠拢,大西村的街道基本保留原有的韵味,尺度宜人。大西村的先祖从元朝起,从外地选择居住在这。为了防遭土匪的各种骚扰,村中各姓氏之间团结一致,充分利用水塘和地势优势筑墙加种簕竹把村子围起来,只留下东南西北四个闸门,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古村堡。村庄开始由大里、西村两屯组成,大里又主要分为上梁和下梁两部分,明清风格的古建筑主要分布于两屯之中。

现今大西村建筑呈现新旧建筑共融的格局,古宅散落于村子中,摆列整齐,布局整体(如图1所示),同时夹杂错落新建建筑,其中的文化中心是由村民自主设计建造的,和活动操场共同形成村中的公共活动中心。村落内部没有商业性建筑,但是大西村已经与城隍镇融在一起,成为镇中村,村中镇,不分彼此的格局。

3 历史

村庄始建于元朝,开始只有大里、西村两屯组成。大里原名龙池村、大李村。大西行政村驻地。自元至今,大西村已有740多年历史。据县志和相关族谱记载,清朝中晚期,村中考取进士1人、举人6人;民国时期任县长的有3人,留法博士1人;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有大学生420多人,在国家机关工作的760多人。著名的就有文武举梁宗昌、梁宗辉兄弟。

4 建筑特征

大西村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许多房子是明清时代特色的传统建筑。大西村传承着徽派建筑四合院式平面布局以及他的传统风貌,保存良好。在传统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保存完好的古祠堂有梁氏宗祠2座、钟氏宗祠1座。两座宗祠分为上梁宗祠和下梁宗祠。与石砖大屋(大夫第)相邻的为上梁宗祠,近村委办公楼的为下梁宗祠。钟氏祠堂位于西村的中部,前面池塘为半月形,满足汉族风水的要求,建于清代,建筑面积560 m2,在雕塑工艺上比梁氏宗祠更复杂和堂皇,与钟氏祠堂相比,两座梁氏宗祠显得更简朴凝练。

大西古民居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布局协调,从古宅的布局和构造来看,多为两进三开间,设有天井,雨水通过天井四周的水槽流入暗沟,天井承担通风、透光、排水等作用。大西村古民居的廊柱都是木石结合,2/3是方形石柱,层叠式石柱墩,上面1/3是圆木柱和木梁,大门有推笼,中间有木雕屏风,墙上壁画,人物、鸟兽、花,建筑大都依路而建,房子横直有序,经纬分明,排列整齐,主次分明,立面美观(见图2)。

在建筑风格上,大夫第是南方少见的清代北京四合院式建筑,整座大夫第是白石墙基,青砖青瓦建筑,坐北向南,大门向西,是仿北京四合院的结构,上下两座主房,左右厢房,呈回字型,占地800多平方米,共30多间房。因为整座房子的墙基全用白色大石砖砌成,经过100年的风雨洗礼,洁白如故,所以当地人又把大夫第叫做石砖屋(见图3)。

石砖屋的大门口,位于整座房子的西回廊中间,门口高大,门楣上挂着一块上书“大夫第”的牌匾。从门口进入是一个固定的遮挡大门的木屏风,屏风的两侧是两房的走廊。绕过屏风到了一个小天井,天井两边有比厢房还矮小的廊子,廊子面向天井的墙上装饰有绿色光亮的琉璃窗花。走过小天井,经过满月型圆门,就进入大天井,天井采用青砖铺就。大天井的东边是与大门的西边相同的内厢房和外厢房;北边是大夫第的上房,中间一个上厅,两边各有两个房间,有走廊,走廊上共有四根柱子(如图4所示),上半截为方形木柱,下半截为方条石柱。正厅门口是木结构,从门槛到门楣包括可开动的两扇门,一半是密封的木板,一半是木格小图案;从门楣高层顶则全是木格图案。这座房屋的墙是用三合土筑成的,墙上的谷壳清晰可辨。正厅两边各有两个房间,都以阁楼式分为两层,房间的窗户是格木图案构成。大夫第的大天井南边就是下房,与上房对应,结构布局与上房一样,只是方向相反并且比上房低了四级台阶而已,在下房的正厅门楣正中间也挂有“见义勇为”的牌匾,属于清朝文物。

大夫第装饰简洁,整座房子除了大门口的屋脊和内厢房的屋脊是用三合土浇成硬山顶翘脊外,两座主房的屋脊都是用青瓦筑成,没有太多的雕梁和画栋;屋里有雕刻的只是大门口的白石门槛和白石柱墩,还有两个正厅的两边墙上绘有吉祥图画。

5 结语

以上研究表明,大西村村选址注重风水理论,背山面水,具备了南方风水的全部要素。在建筑风格上多样,不仅有传统岭南风格的建筑,也有北京四合院式的民居,这都与大西村的历史文化有关。本文主要对大西村的村落布局、历史和建筑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村落及其建筑特征,对广西的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城隍西村宗祠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两个城隍
城隍庙的来历
城隍庙的来历
“一元的多样性的音乐”——西村朗《雅歌》中Heterophony技法研究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慷慨宗祠祭先贤
南京尹西村东晋家族墓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遗产调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