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流水质目标管理的实施及关键问题研究

2019-04-11李梓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3期
关键词:河流分配水质

李梓君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广州 510000)

在现代生态环境发展中,河流水体的污染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河流水体污染控制和河流水质管理问题分析,人们可以解决河流污染问题,提高生活的整体质量。通过对河流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的分析,在相关制度的实施中,人们可以结合河流容纳污染的能力,将河流的污染负荷维持在最佳状态。一般情况下,河流水质目标管理内容包括水质指标、控制单元划分方法以及水质保护方案的确定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完善,人们可以实现河流水质目标管理的最终目的,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

1 河流水质目标管理的基本框架

在河流水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河流目标管理的目的,应该创设基本框架,并做到以下要求。一是积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分析,初步设定目标和考核指标,实现河流治理公共宣传的最终目的。二是在流域水环境问题判断中,结合收集数据的特点,确定流域清单,明确检查数据完备性的数据补充条件,实现负荷估算的价值性。三是在最终治理目标确定和方案分析中,结合治理途径的创设,进行总体目标和管理目标的确定,并结合相关指标内容,构建考核方案,明确符合消减量,实现污水治理的最终目的。

四是明确项目实施计划,确定实施日程,明确管理效果的衡量诊断标准,为监测评估效果和评估手段的完善提供保障。在河流污染治理中,应该明确技术和资金保障措施,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积极实施监测工作,保证政策的有效性。五是在河流治理规划中结合监测工作实施和宣传工作的开展状况,进行目标的设定。六是在河流治理中进行跟踪,调整规划项目,通过监测信息的评估确定,实现资源处理结果的控制,为数据的规划调整和政策项目整合提供支持[1]。

2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归类分析

2.1 单因子评价方法

单因子评价方法,是指基于单项水质指标的评价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在综合水质评价指标确定中,明确水质最差的单项指标,然后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归类,确定水域综合水质的状态。在单因子评价法确定中,应该对水质监测单位的数据进行分析,按照监测公报的数据价值,进行综合水质的客观评价。

2.2 污染指数评价方法

作为一种基于水环境功能区的评价方法,污染指数评价方法通常会针对单项水质标准进行评价。在水环境功能评价中,人们需要全面掌握单项污染指数,对单项污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然后通过综合指数分析,进行水体项目综合评价。加权平均综合指数计算应按照式(1)进行。

式中,P为综合污染指数;n为参与综合水质评价的单项水质指数;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Ii为第i项的单项污染指数;Ci为单项水质指标的实测浓度;Si为水域功能类别的应对浓度限值。

在数据分析中,人们需要根据综合指标来判定水环境功能,如果P≤1,就意味着综合水质达到标准[2]。

2.3 矩阵运算评价标准

在矩阵运算典型评价方法分析中,应该确定模糊数据评价法、灰色系数评价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其中,模型数据评价法的基本思想是隶属函数和模糊关系矩阵的确定。而且,在灰色系统评价方法完善中,需要构造白化函数和灰色聚类矩阵,通过确定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判断矩阵模型,提高综合评价的数据价值。通常,确定综合评价方法时,应该按照式(2)进行计算。

式中,P是综合水质评价结果;ai(i=1,2,3,4,5)是综合水质对第i类水质隶属程度,它表示对水质类别的综合性分析。

通过分析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综合水质评价指标,人们应该利用数学公式进行数据评价,充分保证数据计算的可靠性,实现评价指标的综合性。通过对综合水质数据的分析,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判断水质的功能达标情况,明确标识码,实现综合水质标识指标的确定[3]。

3 河流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的关键问题

3.1 进行控制单元的目标划分

在河流水质目标管理中,人们应该结合控制单元的划分状况,进行水污染控制基本单位的确定。借助控制单元的划分标准,可以将复杂的河流系统问题进行分解,然后按照独立的单元控制系统,进行污水问题的治理,从而实现总体水质目标。结合我国流域水污染控制单元的管理状况,人们可以规划污水防治目标。在单元数据划分中,需要通过基础汇水区、行政区划分以及水环境功能的划分状况,进行水功能区域的合理控制,明确项目数据确定的基本标准。在流域水生态功能划分中,应该明确分区指标的相关问题,结合水生态类型尺度和功能区域的差异化,进行“生态区—生态亚区—河流分类—河段功能分类”的生态区域设计,提高生态保护的最终目的。在这种差异性生态控制中,人们应该确定分区指标的相关方法,通过研究因素分析法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确定分区指标。在水生态功能区分研究中,笔者对珠江区河流的生态功能划分进行研究,相关指标确定如表1所示。

表1 珠江区水生态功能区分

在对生态水功能区分的过程中,人们应该进行汇水区、水系统分布以及污染源区分的整合,进行数据项目的叠加处理,保证项目功能定量自动和人工辅助的结合,实现对生态水资源的合理划分。但是,在我国一些流域生态水功能区分中,相关工作存在流域水生态功能衔接不强的问题,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

3.2 河流水质目标的确定

在河流水质目标管理确定中,应该明确可行性的水质目标,通过统筹项目的规划和合理技术手段的处理,确定管理方案,保证约束因素的合理处理。在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确定中,人们应该通过多约束关系系统的分析,确定空间约束、功能约束以及排水口约束方案,分析水质污染状况。选取水质指标时,人们需要按照全部指标水质标准,分析河水功能单一状况,并将其确定为硬性限制指标。当前,我国河流污染整体比较严重,存在重度污染现象。其间,为了实现水环境处理全面达标,人们应该结合综合环境治理、经济水平、技术水平的多因素分析,提高水质目标确定的科学性。通过分析我国水质目标,人们要按照水生物生态地域的发展状态,实现水资源生态保护的控制,提高水污染总量控制的最终需求[4]。

3.3 污染负荷核算技术

首先,点源污染分析中,应该对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进行治理,通过排污口集中排放、负荷量计算方案的控制,进行企业排污污水量和排污浓度的估算。其次,在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中,应该采用数学模型确定负载数据。通常,在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中,应该确定不同类型,而在统计性经验模型中,利用降雨量差值法、平均浓度法以及输出系数法,进行机理模型的对比控制。统计性经验模型数据存在资源较少的问题,但是,对于非点源污染产生和输移机理的控制,人们应该控制污染物输出数据,保证流域污染控制和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5]。

3.4 污染负荷消减分配

人们应该结合污染负荷,确定消减分配方案,控制河流污染负荷。通常,污染负荷消减分配应该满足以下要求。一是进行水环境容量核算,利用广泛应用的公式法则,确定水环境容量参数。现阶段,在我国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中,人们应该对水环境容量进行评估计算,保证枯水期河流水质达到标准。我国北方河流存在径流量较少、季节性变化大的问题,冬季和春季容易出现断流现象。人们应该结合河道划分数据的整合标准,有效提升不同水体分类的标准性,为准确确定河流环境容量提供参考[6]。

3.5 污染负荷分配技术

通过确定污染负荷分配方案,人们应该结合环境容量分配、允许排污量的分配以及污染物消减量的控制,进行初始分配资源的整合,提高基本数量的相同性。对于污染负荷分配而言,人们在排污控制中应该确定排污地点、数量以及方式,通过综合污染源的控制,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保证环境资源分配和治理的有效性。在污染负荷分配中,人们应该做到以下要求。一是保证分配方法的可操作性。目前,污染负荷分配方法和模型理论分析中缺乏实例探究分析,数据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不强。在污染负荷分配中,人们应该将实践研究作为重点,有效保证污染分配的实施。二是在方法运用和空间尺度确定中,人们应该结合不同分配的特点,确定污染负荷分配方法,提高空间尺度控制的适用性。三是确定水资源分配和染负荷分配的影响因素,结合水质流量变化,进行水资源分配污染负荷的控制,提高河流治理效果[7]。

4 结语

现阶段,在河流水质目标管理中,人们应该结合目标管理的实施特点和关键问题,进行数据项目的研究整合,提升数据控制的安全性、有效性。在河流水质目标管理中,相关部门应该认识到河流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整合方案,提高污水控制的有效性,通过分析河流目标管理及其关键技术,进行工程项目的整合,为河流水质目标管理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支持。

猜你喜欢

河流分配水质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遗产的分配
河流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流放自己的河流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