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Ⅱ期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

2019-04-11卢奕唐雅婷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前段前房玻璃体

卢奕 唐雅婷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视眼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上海市视觉损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31)

1 病例资料及诊断

患儿男性,2岁。因双眼先天性白内障Phaco+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后1年入院。患儿自出生后家长即发现其双眼瞳孔区发白,5个月时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双眼弱视,并于全身麻醉下行双眼Phaco联合25 G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后患儿一直在我院门诊随访+弱视治疗。现再次入院行右眼Ⅱ期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OL)植入+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术前眼科检查如下:双眼视力检查不合作;指测双眼眼压正常(Tn);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圆,直径为3 mm,对光反应灵敏,虹膜纹理清,双眼晶状体缺如,扩瞳后可见少量晶状体皮质增殖(图1);眼底检查不合作;B超检查,双眼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图1. 全身麻醉手术显微镜下示右眼晶状体皮质增殖

2 手术

2.1 手术方式 患儿在全身麻醉下接受了右眼Ⅱ期IOL囊袋内植入联合25 G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详见视频,扫描文后二维码即可观看)。术中诊断为双眼无晶状体眼(Phaco+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后)、双眼弱视。

术前常规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扩瞳及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滴眼液滴眼。首先上方剪开球结膜做2.6 mm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前房填充黏弹剂。术中发现前囊口增殖膜范围较大,用撕囊镊撕除增殖前囊膜,I/A吸除增殖晶状体皮质;前房囊袋内再次填充黏弹剂,使用1 mm针头分离前后囊机化粘连处,囊袋内植入折叠式IOL,清除IOL前后的黏弹剂。10-0线缝合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并做切口水密和前房成形。25 G穿刺刀于睫状体平坦部穿刺,持续灌注下行25 G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毕,再次确认切口水密,前房注入头孢呋辛钠1 mg/0.1 mL。

2.2 要点和难点 ①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由于前后囊膜机化粘连较重,导致大部分患儿很难实现囊袋内Ⅱ期IOL植入。应仔细辨别前后囊膜位置,充分分离粘连,清除增殖膜和增殖的晶状体皮质。② 儿童前段玻璃体切除应在稳定眼压下进行,因此,10-0线缝合主切口后,睫状体平坦部穿刺入路行前段玻璃体切除对于眼压稳定性、IOL稳定性维持均有帮助。

2.3 优点 合适的后房型IOL囊袋内固定作为成功白内障手术的5大技术要素之一被列入2017年眼科临床指南(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 PPP)[1]。其优势包括如下几点:① 囊袋内植入IOL最符合解剖学特征,IOL居中性最优,长期稳定性也较睫状沟植入更优[2],这对于儿童远期IOL稳定性非常关键。② 囊袋内Ⅱ期IOL植入术后屈光误差更低,有文献[3]报道其术后屈光误差是睫状沟固定型的1/3,这对儿童IOL度数选择和术后近视漂移有更精确的预测作用。③ 与睫状沟植入IOL相比,婴幼儿囊袋内植入IOL术后炎症反应、组织粘连,术后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减少了二次手术发生率[2,4],是婴幼儿最安全、有效的IOL植入方式。

2.4 注意事项 ① 应确保在前后囊膜完全分开的情况下再行Ⅱ期囊袋内IOL植入。若分离不充分,术后IOL易发生偏心、移位等并发症,仍需二次手术介入。② 术中分离前后囊膜应小心谨慎,避免损伤残留周边囊膜和悬韧带。若前后囊膜粘连机化严重难以分离,不可强行分离,应考虑Ⅱ期睫状沟植入IOL。③ 若选择睫状沟植入IOL,应选择光学面较大的IOL,如Rayner、Human Optics IOL,其稳定性更佳。④ 整个手术过程中应控制眼压稳定,避免由于眼压波动造成的脉络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前后囊膜分离应在黏弹剂充分填充的情况下进行,必要时行前房持续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应在前房持续灌注条件下,选择睫状体平坦部入路。尽量不要从原主切口进入,以利于维持眼压和IOL稳定。

3 随访

术后第1天及术后1个月随访,右眼查视力不合作,可追光,指测眼压正常(Tn),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清,IOL位正。

猜你喜欢

前段前房玻璃体
心肌桥患者桥前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其校正的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情况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前房内注射肾上腺素与灌洗液中加入肾上腺素散瞳效果比较
玻璃体后脱离需要做手术吗
请你发明
手术时机及方式的选择对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预后的影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