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说明技巧 提高备考素养

2019-04-10李传鹏韩邦霞

课外语文·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说明文人脸识别人脸

李传鹏 韩邦霞

【考点透视】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教给读者科学的知识以及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说明文阅读提出了以下要求:“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近年来的初中语文教学及考试,那种纯粹说明某一知识的,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或者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的说明文入选的概率是很低的。命题者通常会依据这么两条标准选择材料:①内容方面。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介绍说明某一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的同时,体现出一种科学精神,或者蕴含了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②表达方面。以说明为主,穿插记叙、描写和议论、抒情,灵活生动,可读性强。说明文的考查,由传统的说明文阅读四大类题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的顺序及文章结构、说明的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逐渐转向把通用的阅读能力与文本特点结合起来设计题目,强调能领会科技作品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说明文阅读考查的要点有:①理解词语在文段中的含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说明文语境中的含义。②理解说明文中的关键句子, 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无论是事物性说明文,还是事理性说明文,概括和总结重要信息,这都是考查的重点。③从介绍事物和知识、说明事物变化和事理的语句中,分析归纳要点,理解课文意思。④按照作者说明的思路,根据文章,合理想象推断出作者的观点。⑤说明文阅读能力测试。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不是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明确这点,也便于我们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针对以上特点,说明文的解题技巧有以下几点。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为的是对文章内容做到基本把握。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思路,为进一步理解阅读材料打下基础。阅读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感知内容,才能披文入情,理解丰富的意蕴,发现它的文字之美。整体把握文本材料的内容对理解整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理解了具体的每一部分,才能理解整体的阅读材料。要把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能孤立片面地去理解。通过训练,就能快速、准确地感知、捕捉、归纳文中信息,理解整个文段的意思。

说明文阅读中感知文章内容的考查,最常见的两种形式是:①概括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说明文的主要内容通常是说明文整篇文本或某一具体段落的主旨句,有的则是文章的标题。②概括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者说明相关事物的事理。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主要是要抓好关键句。①抓段落的关键句来概括全段,重点是关注首尾句。②抓全文的关键句,全文的关键句往往统领全篇,重点要关注文章的开头。③抓过渡的关键句,因为过渡的关键句常揭示上下文关系,要重点关注连接词、高频词、序数词。然而,有的语段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可以从材料中抓关键词来概括归纳。

2.分析结构、辨识方法。说明文的结构层次跟说明的顺序密切相关。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来写的文章,其结构层次就是按照时间的变换而划分的。按照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来写的说明文,其结构就是“总—分”或“总—分—总”。说明文的写作中,作者会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明事物,并适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我们往往就是通过研究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来分析说明文的。

說明文常见的三种思路结构是:①以事物的发展变化先后为序的时间顺序。②以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为序的空间顺序。③以事物的内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为序的逻辑顺序。在说明文阅读的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理清说明顺序,概括段意,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解决说明文的题目。

3.运用逻辑知识理解材料。说明文有严密的逻辑性,说明文阅读中借助逻辑常识,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意。①了解概念的含义,分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②弄清概念在阅读材料中的意义。初中说明文阅读的材料主要选取最新科技成果、自然常识、生态常识、人类环境等方面内容,并且都具有语言严密精确的特点。在考查的时候,出题者往往故意设置障碍,曲解原文的意思,阻碍我们对文章的正确理解。

【真题解析】

例.(2018年山东省东营市)说明文阅读。

植物会说话

丹尼尔·查莫维茨

a五角菟丝子作为一种蔓生植物,因不含叶绿素,需要寄生在其他植物中吸取其营养方可生存。它幼苗的颈尖以小圆圈的方式探测周围环境,寻找它所偏好的植物,就像我们蒙住眼睛时用手试探周围环境,或是深夜在厨房找灯的开关时的样子。实验人员不论将番茄放于什么地方,菟丝子的藤始终朝着番茄方向生长。为了证实菟丝子能够嗅出番茄所在位置这个猜想,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将它和番茄分别放入一个密闭的盒子里,两盒之间用管子相连保证空气对流,结果它总是朝着管子方向生长。又在棉签上涂上番茄提取液,它还真中了圈套,朝着涂有提取液的棉签生长。此后,她拿成分非常相似的番茄和小麦的提取液做实验,尽管二者都含有一种挥发性化合物β-月桂烯,但因番茄还释放出两种能吸引菟丝子的挥发性物质,而小麦不含这两种挥发性物质,且还会释放一种令菟丝子讨厌的气体,菟丝子当然向着番茄方向生长。

b1983年,戴维·罗德斯发现,一棵柳树被天幕毛毛虫啃噬过,临近柳树的叶子变得不受毛毛虫欢迎,是因为后者的叶子中含有不合毛毛虫口味的酚类和单宁化合物,而那些较远的健康柳树不含这些化合物。受损柳树和临近健康柳树之间,没有共同的根,树枝间也没有相互接触。被啃噬的柳树是通过空气向临近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即通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当心!保护好自己!”接着,杰克·舒尔茨以杨树和唐枫幼苗为对象进行实验,支持了罗德斯的观点。

c“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罗德斯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植物的认识。然而这些报道大多缺乏正确对照,或结果被夸大,往往受到其他科学家的驳斥。在过去的10多年里,大量植物通过气味进行交流的现象已被反复证实。但问题是,植物真的能彼此交流(有意识地发出预警)吗?是否健康植物只是“偷听”到了临近受损植物的自言自语(而非受损植物有意告知它们)?马丁·海尔提出了疑问并展开深入研究。他知道,利马豆植株被甲虫侵扰时会有两种反应:被啃噬的叶片会向空气中释放一些挥发性化学物质;而花则会产生花蜜,吸引以甲虫为食的节肢动物。那它为什么会释放这些化学物质呢?

d他从三棵利马豆植株中选取了4张叶片做实验:从被啃啮过的同一植株上选择了2张叶片——第一张被甲虫啃啮过,第二张没有;第三张为临近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第四张为被隔离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通过气象高端分析技术鉴定,第一、二、三张叶片周围空气中都含有挥发性物质;第四张叶片周围则没有。这说明受损植株临近的健康植株不易遭受到虫害侵扰,却没有得出他们想要的结果。

e海尔调整了实验设计来检测他的假设。将两株植物放在一起,但用塑料袋将被啃啮过的叶片封闭24小时。然后按照上一个实验的方法选择4张叶片进行检测,结果发生了变化。被啃啮过的叶片仍然释放化学物质,但同一植株的同一根藤以及邻近藤上的其他叶片与对照叶片相似——它们周围空气中没有这些化学物质。解下密封袋,用小风扇将袋中的气体向两个方向吹:一是向这根利马豆藤上方的临近叶片,二是朝着远离利马豆的空气中。结果发现,接触到袋中气体的植株叶片自己也开始释放同样的气体,且植株还会分泌花蜜。那些没有接触到气体的叶片和植株则与以前一样。

f几十次实验结果一致,秘密揭开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的其他叶片不受攻击。即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抵御将临的侵袭。就像中国长城上的烽火台,守卫者们用点燃烽火的方式传递信号,警告其他守卫塔有敌人来袭了。临近植株则以嗅觉方式“偷听”受损植株自身叶片间的“唤觉对话”,便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当然,利马豆这种气味信号只能传播一两米远,但这一发现为人类保护树木和作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g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特殊的气味。植物和动物也可以利用这些气味进行复杂的交流。比如花的香气可以吸引授粉者,果实的香气可以吸引采摘者,这些都有利于种群的繁衍。植物显然没有嗅觉神经,不能将气味信号传到大脑进行诠释。但是像菟丝子、利马豆一样的其他植物,都能够对信息素做出响应,只要觉察到空气中有挥发性化学物质,它就能将气味信号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这当然也是一种嗅觉,且是出于生存的需要。

1.“植物会说话”在文中指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c段中的“‘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罗德斯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植物的认识”可提炼作答。

【参考答案】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2.简要说明第c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细读第c段可知,第c段可分成两层,前一层总结了上文,后一层引出下文对植物交流方式的说明和介绍,所以本段起的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参考答案】承上启下。

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细读文本,然后根据不同说明方法的特点从中找出说明方法,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作用即可。

【参考答案】第a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五角菟丝子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事实。

4.你從文中科学家身上获得哪些科学精神或思想方法方面的启示?

【解析】本题为阅读启示题,是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特点即可。作答本题时,围绕用实验验证推理、科学严谨的精神表述即可。

【参考答案】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和万事求真求细的追求精神。

【复习指津】

复习阅读说明文时,不妨从理清说明顺序入手。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其中,空间顺序主要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时间顺序多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主要用于说明事理,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清说明顺序,可以先逐段概括内容大意,再把内容相近的段落合并为几个部分,归纳出每一部分的大意,衔接之后,就能得出全文的说明顺序。

理清说明顺序后,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弄清楚文章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一种是递进式。其中,事物说明文大多用前者,事理说明文大多用后者。

把握了文章的说明顺序和结构,就不难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等内容了。这时,同学们就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在文中的具体作用。大致归纳如下: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点/事理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科学事理加以阐释,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了说服力;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点/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点/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加通俗易懂。

此外,同学们在阅读说明文时,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看其是否准确、简明、周密。准确,就是要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表达出来。简明,就是简洁明晰,不啰唆,不含糊,用精练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周密,就是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的语言要做到严密、没有疏漏、无懈可击。

【试题演练】

人脸识别,且行且改善

冬 雪

不知不觉,人脸识别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前不久,北京师范大学宿舍楼全部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无论何人进门,都得刷脸才能放行;杭州一家餐厅也推出了刷脸支付,整个过程不超过10秒……那么,人脸识别可以应用到哪些场合?其原理是什么?真正的功效如何呢?

人脸识别的应用

人脸识别首先可以应用于安全监控。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清摄像头部署在各种公共场所,如机场、地铁、火车站、汽车站,这些摄像头中就可以安装人脸识别软件,可以自动侦测视频画面中的人脸,并与数据库中的人脸数据进行一一比对,从而发现和追捕犯罪潜逃者。

除此之外,人脸识别还可以应用到从门禁、设备登录到个体识别等广泛领域。对于个体身份辨认,人脸识别可以用于验证身份证、驾照、护照、签证、选票等;可以用于控制设备存取、车辆访问、智能ATM、电脑接入、程序接入、网络接入等;也能用于智能卡用户验证、人脸数据库人脸检索、人脸标记、人脸分类、多媒体管理人脸搜索、人脸视频分割和拼接,以及人机交互式游戏、主动计算等。

不过,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三种范畴。一是1∶1认证,证明人与证件信息是统一的,主要用于实名制验证。二是1∶N认证,即判断某个人是否为特定群体中的一员,用于人员出入管理和城市安防等。三是活体检测,以确保是真人在操作业务,进而做账户许可授权。显然,与公众生活相关的人脸生物识别主要是第一和第三种,第二种主要用于刑事鉴识和反恐等。

此外,人脸识别效率更高,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同时进行多个人脸的分拣、判断和识别。

A

尽管如此,人脸识别也有盲区和弱点。小米8手机就是采用了人脸识别解锁技术。但是,有人经过试验后发现,骗过小米8手机的人脸识别易如反掌:只要有主人的红外照片,而且照片不反光,就可以解锁手机。而且,把手机主人的普通彩色照片用黑白打印机打印出来,用铅笔把相片上的眼睛涂黑,脸上的阴影涂重,就可以解锁手机。

所以,尽管人脸识别有高效、快速和无侵害性等优点,人脸识别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对于双胞胎、整容前后、人的突然变瘦变胖、年龄增长产生的相貌变化等,人脸识别技术也未必有效,要么无法识别,要么造成错误识别。更重要的是,不法之徒和犯罪分子还可以很轻松地进行伪造,以欺骗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人脸图像采集及检测、人脸图像预处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以及匹配与识别。现在的情况是,这四个部分都可能有漏洞。只要一个人提供照片,甚至最简单的自拍照,或者不法分子偷盗目标者的照片,都可以通过3D建模,借助人脸关键点定位和自动化人臉动态技术,把照片的静态改为动态,主要是眨眼、微笑、眉毛上扬、左右转头等动作,最终骗过人脸识别系统,给人们的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B

由于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个体识别技术现阶段还不太成熟,极易被盗用,现在还不宜在网上广泛使用,但是,可以在不联网的情况下进行局域或区域使用,如门禁、保险箱和银行保险库等。

人脸识别需要改进和采用多重识别方式,以保障安全。例如,在涉及隐私、财产、金融和支付流通等情况时,可以采用人脸识别与声纹、指纹、虹膜识别等其他生物认证信号相结合的方法,多一道手续就多一道安全。

未来,需要对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以确保个体识别的唯一性、可靠性、安全性和不可盗用性。

不过,再好的技术都面临一个问题,需要由人操作,而且人们的生活不能完全由技术来控制一切,包括生物个体识别和安全操作,任何时候都需要人工的参与并与技术结合。正如海关的验证一样,报关员都会对每个出入境者既“刷脸”,也要看人。因为大脑的视觉皮质区和梭形脸部区(FFA)比起所有的生物个体识别技术都更为有效,而且只需一两秒就会判定人脸的真假,是同一个人还是假扮者。

(选自《百科知识》2018年第17期)

1.阅读文章,请你给A、B两处拟写恰当的小标题。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给人脸识别下定义。

3.人脸识别有着怎样的漏洞呢?请你简要回答。

4.人脸识别在未来有着怎样的前景?

5.文章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1.A.人脸识别的漏洞B.人脸识别的前景2.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3.对于双胞胎、整容前后、人的突然变瘦变胖、年龄增长产生的相貌变化等,人脸识别技术也未必有效,要么无法识别,要么造成错误识别。更重要的是,不法之徒和犯罪分子还可以很轻松地进行伪造,以欺骗人脸识别技术。4.未来,需要对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以确保个体识别的唯一性、可靠性、安全性和不可盗用性。5. 举例子。通过举例子更好地说明了人脸识别技术通过改进和重新识别,能确保安全。

猜你喜欢

说明文人脸识别人脸
说明文阅读专练
人脸识别 等
有特点的人脸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三国漫——人脸解锁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基于类独立核稀疏表示的鲁棒人脸识别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马面部与人脸相似度惊人
基于K-L变换和平均近邻法的人脸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