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鄱阳湖水系赣东北支流水运发展的思考
——以昌江及乐安河为例

2019-04-10刘维文

长江技术经济 2019年1期
关键词:乐安昌江水运

刘维文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办公室,江西 南昌 330036)

鄱阳湖水系是长江中游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泊来水主要是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其中,赣江和信江为国家规划的高等级航道。当前,江西省正在加快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水运体系,到2019年底将实现赣江三级通航,到2020年底将实现信江三级通航,全省规划的高等级航道将全面达标。其中,信江高等级航道是鄱阳湖水系的骨干航道,也是江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西省景德镇、上饶、鹰潭等赣东北地区水运出江的重要通道。推进信江和饶河流域开发是拓展九江江海直达区域性航运中心腹地、强化赣东北地区绿色水运发展的重要支撑。

赣东北地处赣浙闽皖四省结合部,是长三角地区的直接腹地,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区域内有色金属、贵金属、建材非金属矿产品种多、储量大、分布相对集中,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当前,赣东北地区进入扩大开放合作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定位为对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双向开放示范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高端产业转移承接基地。推进信江、饶河航道治理和港口建设,发展多式联运,提升通江达海的水运通道,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给赣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合作起到促进支撑作用。

1 航道现状

鄱阳湖水系支流饶河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赣东北两大河流之一(另一条为信江)。饶河有南北二支,北支称昌江,南支称乐安河。饶河与信江东大河(信江东支)在姚公渡以下已完全汇流。信江在余干县的大溪渡附近(信江八字嘴枢纽上游)分为东、西两大河,东大河经珠湖山与乐安河汇合再注入鄱阳湖(见图1)。

图1 水系示意图

昌江是饶河重要支流,为饶河北支,发源于安徽省祁门县,自东北流向西南,在姚公渡与乐安河汇合为饶河主流,经鄱阳县注入鄱阳湖。乐安河是饶河重要支流,为饶河南支,发源于皖赣边境的婺源县,自东北流向西南,于乐安村与信江干流汇流,至姚公渡与昌江汇合后经鄱阳县注入鄱阳湖。

昌江、乐安河两条水系水运资源丰富,但航道、港口等级低,总体利用率低。昌江河长245km,通航里程174km,航道最高通航标准仅为Ⅴ级,等外航道占据40%,其中姚公渡至景德镇市航道早在20世纪90年代昌江渠化工程建成后,就已经达到Ⅴ级航道标准,建成了鱼山枢纽、凰岗枢纽两个航运枢纽,且配套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景德镇货运、客运码头。昌江航道、港口发展虽然较早,后期却一直未得到提升,航道一直按Ⅴ级航道维护。乐安河长312.5km,通航里程193.5km,航道最高通航标准为Ⅲ级。现状Ⅲ级航道(乐安村至鸣山)45.5km,仅占通航里程的23.5%;等外航道133km,占通航里程的69%。整体来说,两条水系受信江航道总体发展滞后的影响,枢纽建设年代已久,航道等级低,港口规模小、专业性差、装卸效率不高。近几年,江西省船舶朝专业化、大型化发展,船舶主要航行于赣江、鄱阳湖区航道,且以1000 吨级以上船舶为主,500 吨级以下船舶发挥不出水运的优势。作为通航Ⅴ级的航道水运已不适应当前水运的大发展,与腹地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未能发挥出水运优势。

“十三五”时期,江西省着力实施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双港航运枢纽、界牌至双港渠化航道配套整治工程、双溪至褚溪河口湖区Ⅲ级航道整治工程、界牌枢纽船闸改建工程等,到2020年底信江航道流口以下(流口至褚溪河口)244km 航段将实现三级通航。未来,千吨级船舶沿信江常年通达鹰潭。赣东北大量货物可以通过水运转运至九江,通过九江港这个万吨级货轮常年通达的长江中游地区江海直达、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现代化区域性航运中心进入长江黄金水道。

2 水运发展必要性分析

2.1 昌江水运发展必要性分析

昌江最直接腹地为景德镇。景德镇是江西省重要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景德镇陶瓷享誉全世界。2017年,景德镇市年末常住人口166.5 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78.25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6.1∶49.9∶44.0。近几年,景德镇工业经济加速崛起,正在加大力度建设和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陶瓷工业园区、北汽昌河汽车景德镇洪源基地和乐平工业园,优先发展直升机及通航、汽车及零部件配套制造、陶瓷及文化创意、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制冷压缩机及家电、电子信息等产业,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景德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昌江水运发展奠定了基础。景德镇传统陶瓷产业强劲转型,航空、汽车工业快速突进,旅游产业整体崛起,产业集群化发展,逐渐成为赣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腹地货物运输需求大幅增长。

景德镇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为昌江水运发展创造了条件。昌江沿线有大型工矿企业布局,直接腹地产业结构对水运需求巨大,腹地内煤炭、焦炭、商品汽车等大宗货物亟需通过昌江进行水路运输。景德镇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占比,为昌江水运发展提供了动力。提高水路运输效能,提升水路运输市场竞争力,改变当前景德镇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和水运薄弱的交通现状,有利于加快景德镇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通过对部分企业的货物水路运输的需求调研分析发现,现阶段水运需求较大的企业主要为景德镇电厂、焦化工业集团、昌河汽车、陶瓷产业,原材料及产成品比较适合水路运输,未来航空小镇航空产业、家电产业会有一定的需求。昌江水运提升后,为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景德镇电厂、焦化工业集团将会选择90%以上大宗散货采用水路运输,预计景德镇水运年货运量维持在800 万t左右,未来必将突破1 000 万t。大的货运量迫切需求水路运输,现状的昌江姚公渡至景德镇通航300吨级的航道标准,显然已不适合当前景德镇的货运需求,制约了景德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提升昌江航道等级。

2.2 乐安河水运发展必要性分析

乐安河流域的腹地主要为赣东北地区中部,为景德镇的乐平市、上饶的万年县,并涉及上饶市的德兴市、婺源县,其中乐平市、万年县两地为乐安河水运发展的重点腹地。乐平市地处赣东北区域中心,境内有煤炭、锰、海泡石、膨润土等23 种矿产资源,是全国四大产锰基地、江西省三大煤炭基地、亚洲最大的膨润土储藏地,江西省唯一的海泡石产地。目前,乐平市已形成乐平工业园塔山工业区、金山工业区、塔前工业区“一园三区”的格局。万年县位于乐平市南面,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分设凤巢工业园、丰收工业园、万年青工业园,形成“一区三园”。三大园区现已形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集群,丰收工业园主要发展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子商务等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集群,万年青工业园主要发展以水泥制品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凤巢工业园主要发展生物新医药等战略性产业集群。

乐安河流域主要涉及有色金属、黄金、硫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矿产建材、绿色食品、光伏能源、电子信息等多元化产业。

通过现场调研走访,了解有大宗货物水路运输需求的企业主要为水泥、化工、医药等企业。腹地内主要有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万年水泥厂、江西锦溪水泥有限公司两个水泥企业,周边辐射黄金埠万年青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弋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等,预计每年水泥熟料水路运出量约670 万t、煤炭运进量约180万t,进出合计850万t。江西乐平工业园塔山工业区内化工医药企业的原材料及产品(涉及危险品运输)预计每年原材料水路运进量约46万t、产成品运出量约34万t,进出合计80万t。万年凤巢工业园预计每年原材料水路运进量约15 万t、产成品运出量约9.3万t,进出合计24.3万t。

3 水运发展设想与思考

3.1 关于昌江水运发展

综合分析,为服务景德镇市的产业战略、促进景德镇地区经济发展、提升景德镇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昌江航运能力、发展低碳运输促进节能减排等,打通和提升昌江(姚公渡至南河口)83.5km 千吨级航道是必要的。

目前,过闸过坝设施能力不足是导致昌江航道不畅的主要因素,枢纽改造重建是提升昌江水运的关键难点。首先,昌江鱼山、凰岗两级枢纽设有船闸但船闸过闸能力不足,闸室尺寸无法满足通航标准要求,仅通航300吨级,年设计通过能力均为单向86万t,显然不能满足景德镇800万t水运量的现状需求。并且随着水运行业的发展,300吨级的船舶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已经逐步被市场淘汰,要真正适应当今水运市场的竞争和发展,势必要发展1 000t 以上的船舶。其次,凰岗枢纽已存在安全隐患,出于安全考虑迫切需要拆除。从昌江(姚公渡至凰岗枢纽段)航道提升需要出发,宜尽早开展凰岗枢纽的拆除重建工作,并考虑未来航道发展需要按Ⅲ级航道标准建设船闸或预留船闸位置。凰岗枢纽拆除后,坝前多年淤积泥沙冲刷会对下游河床稳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且河床重新稳定需要演变过程。凰岗枢纽拆除后的重建,坝址选择、渠化工程的淹没涉及资金、资源、移民等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在航道测图、实验研究分析、地质勘察等基础条件下开展研究和设计。

当前在建的信江双港枢纽位于姚公渡以下(属鄱阳县),设计正常蓄水位12.0m,计划2020年建成蓄水。双港枢纽建成蓄水后将对昌江下游航道条件产生一定影响,结合昌江下游航道断面图(图2)分析影响范围。双港枢纽12.0m正常蓄水位基本可回水到凰岗枢纽坝下,双港枢纽建成后按12.0m的最低通航水位,除凰岗枢纽坝下较短航道外,基本能够满足Ⅲ级航道水深2.3m 的要求,因此双港枢纽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姚公渡至凰岗枢纽枯水期航道条件。

昌江水运发展应考虑规划昌江(姚公渡至南河口)83.5kmⅤ级航道提升为Ⅲ级航道,沿线配套航道提升建设货运港口。具体可以分两步走,近期实施凰岗枢纽拆除重建工程,鱼山枢纽至姚公渡70kmⅢ级航道整治工程,相应拆除部分通航标准低的桥梁;远期实施鱼山枢纽改扩建工程,南河口至鱼山枢纽13.5kmⅢ级航道整治工程,相应拆除部分通航标准低的桥梁。

景德镇以下姚公渡至景德镇市89km航段上的沿线跨河桥梁(见图3)中飞虹大桥和3座昌景黄铁路桥可满足航道Ⅲ级通航要求。

图2 昌江(姚公渡至凰岗枢纽)航道纵断面图

图3 昌江(姚公渡至景德镇市)跨河桥梁分布图

3.2 关于乐安河水运发展

综合分析,为满足沿江流域货物运输增长的需求,服务腹地的产业战略、促进腹地经济发展、提升乐安河航运能力提升乐安河(鸣山至钟家山)29.5km千吨级航道是必要的。

目前,航道通航流量不足是导致乐安河航道不畅的主要原因,新建枢纽是提升乐安河水运的关键因素。乐安河鸣山以上航道枯水期95%保证率流量为20.4m3/s,远小于理论计算要求的最小通航流量106.5m3/s,即仅依靠航道整治措施难以保证枯水期航道的稳定性,需要通过梯级渠化方式,利用枢纽拦砂控流,提升为Ⅲ级航道。且当前在建的信江双港枢纽2020年建成蓄水后,回水对鸣山至钟家山河段枯水期基本无影响,河段仍处于天然状态。结合现状河道为天然状态,采用枯水期(95%)水面线与双港枢纽正常蓄水位相交为回水范围。枯水期天然水面线采用虎山、石镇街、鄱阳水文站资料计算枯水位连线,得出乐安河航道断面及枯水期水面线(见图4)。双港枢纽12.0m正常蓄水位基本回水到鸣山下游4.5km处的镇桥镇。

图4 乐安河(乐安村至接渡大桥)航道纵断面图

乐安河水运发展应考虑规划(鸣山至钟家山)29.5km 航道提升为Ⅲ级航道,新建坝口枢纽(乐平市城区乐平大桥附近),实施Ⅲ级航道整治工程,改造重建部分通航标准低的桥梁,沿线配套航道提升建设货运港口。

钟家山以下鸣山至钟家山29.5km 航段上的沿线跨河桥梁(见图5)建设年份较早,均不满足航道Ⅲ级通航要求。

图5 乐安河(鸣山至钟家山)跨河桥梁分布图

4 水运发展建议

信江高等级航道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骨干航道,也是江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畅通信江干支联动、推进饶河流域开发对服务赣东北经济发展、拓展九江江海直达区域性航运中心腹地、推动水路多式联运具有重要支撑意义。

(1)尽快开展昌江、乐安河航道测勘及试验等相关研究。

初步建议昌江凰岗枢纽为拆迁重建、鱼山枢纽为改扩建,乐安河新建坝口枢纽,并对航道提出实施整治的规模。未来应尽早开展定量分析昌江、乐安河航道提升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性,需对昌江、乐安河航道水域进行地形测绘,并针对下游双港枢纽建蓄水后对昌江、乐安河的影响进行相关的试验研究,同时开展昌江、乐安河货物流量流向需求专题研究。

(2)做好与各项规划的衔接。

一是适时启动省级内河航运发展规划的修编或调整,指导包括鄱阳湖水系赣东北支流在内的全省航道、港口建设和发展。二是抓紧完善上饶、景德镇港口规划编制,科学规划港口,合理利用和保护港口岸线资源。

(3)适时开展新建或重建枢纽的选址研究。

枢纽新坝址选择是一项复杂性工程,需要结合梯级开发、航道建设情况做具体分析,并考虑所在城镇防洪现状及规划、生态保护等相关因素,根据水系开发时序适时开展枢纽选址研究。

(4)贯彻生态优先,加强与生态红线划定的衔接。

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统筹赣东北水运建设(尤其是昌江、乐安河)与环境保护、基本农田、公益林、重要湿地等敏感点的关系,做到与生态红线相协调。

猜你喜欢

乐安昌江水运
Molecular mechanism study of 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 synergistically induced by plasma and plasma-activated water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建设进展
江西省乐安老年大学校歌
诗二首
民族英雄赵一曼之歌
来自银时空的纸条
The Prospect of Wulong Tourism Development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