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19-04-09张海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张海艳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将是各行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以其作为新要求,新方法,为各行业的进步提供思想层面的支撑。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的情况来看,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更偏重于科学理论。然而,从高职计算机课程的根本属性来看,其仍然是通过教师传授和内容传导为主要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注入党建思政元素,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的灵活多样。同时保证课堂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中思政实践的引入,能够让学生在提升专业操作技能的同时,在政治水平上也得到一定提高。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思政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实用技术 思政实践 教学改革

【课题】课题名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8zcy41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62-02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将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与高职院校日常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党建和思政工作作为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高度的方式,需要引起高职教育参与者更多的关注。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计算机实用技术是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其具有较为浓厚的工科教学特色。而将“传道受业,指点迷津”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政治建设实践相结合,能够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度创新。并保证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党建思政工作的有效落实。

1.高职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中引入思政实践的必要性

从外部形势的角度分析,将高职计算机课程引入思想政治实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长期以来,高职学生在学校中所接触到的计算机专业相关内容,多数是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办公软件、制图软件和编程软件。这些都是由国外开发者所完成的。在这样西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接触和学习这些国外引进的软件时,难免会对自身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次,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并且相关的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在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不具备足够判断能力的高职学生带来一定的价值观和网络言论方面的误导。最后,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党建思政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传统媒体类型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让党政工作的建设向着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完成质的飞跃,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也为今后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推进党建思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高职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分析

2.1 推进授课内容的“国产化”

尽管当前的高职计算机课程中使用的教学内容和软件普遍是国外引进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但为避免长期受各种外来软件的潜在影响,在高职学生中形成一种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错误观念,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民族主义自豪感培养。对比而言,我国同样也有一些能和世界主流计算机软件相媲美的国产软件,并且其功能和行业内主流的同类型软件基本相同,在用户体验方面还更适合国人使用。这些国产软件完全可以成为高职计算机课程中教学使用的素材和编程环境。为进一步提升思政实践对教学模式的改良,还可以培养计算机教师主动引导学生对国产软件形成良好的主观认识,充分认可我国的计算机科研水平,塑造爱国主义思想。

2.2 树立思想政治立场正确的网络使用观

伴随着互联网逐渐渗透并影响我们生活的方式,人们已经习惯从便捷的互联网渠道获取资讯和各类媒体资源。而互联网高效运行正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在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面对五花八门的互联网信息时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立场。明确互联网信息的判断标准。理性分析和分类哪些是政治立场正确,而哪些又是不正确的。并且对自身在网络环境中发表言论的行为负责,始终秉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多浏览一些具有正面党建思政色彩的網站,例如人民网、新华网等,让学生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吸收到思政营养,领会先进的思政理念。

2.3 强化计算机课程中的党建文化建设

计算机课程通常以科学理论和上机操作的教学方式为主。但在以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依然可以通过适度创新的方式来加强党建文化在课程中的融入程度。可以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在平时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多多关注党员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其反馈确定更适合普通学生的教学方案。教师还可以让计算机学习成绩较好的党员学生主动发挥作用,成立学习小组。主动帮扶基础较差的学生,共同提高专业课程的学习成绩,让党员学生在课堂中树立起良好的大局观和集体观。

3.结语

通过本文对于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思政实践融合方式的分析,为高职院校党政建设工作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可供参考的观点。在围绕加强思政实践工作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创新的同时,要保证专业授课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在确保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上加强思政元素的融入。

参考文献:

[1]康卉.新媒体条件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3):22-23.

[2]王炳监.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114.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