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初任教师的成长问题与解决办法

2019-04-09景依凤滕洋洋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有效性发展

景依凤 滕洋洋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数学初任教师,分别从初任教师面临的问题及问题解决方案入手,论述了初任教师在职业初期遇到的各类问题,并从两个着力点分析解决办法,目的就是让初任教师对自身问题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使初任教师能够顺利、有效的度过职业过渡初期。

【关键词】初任教师 职业问题 有效性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32-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温家宝总理的十六字箴言充分说明了教师自身的素质与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和发展,尤其对于初任教师刚一年的我們,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任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需要与现状,不断发现问题、接受建议、反思问题和总结方法,使自己迅速达到成熟。

一、初任教师的成长问题

(一)初任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降低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追求,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幸福追求就是教师本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教师专业发展强大的内在动力。在刚踏入教师行列时,初任教师的幸福感源于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对学生的责任,以及想获得别人的高度认可,这一阶段可以称为“新鲜阶段”。在“新鲜阶段”里,初任教师是积极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时间方面,严格遵守学校时间规定,自愿加班现象时时可见;专业方面,主动听课、认真备课;学生方面,交流氛围和谐,重视全体学生。这个阶段,由于自身的需求与自愿态度,所以初任教师是幸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教师职业的方方面面以及环境的熟悉程度,初任教师的状态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里我称为“惯性阶段”。这个阶段,工作一如既往,只是较第一阶段创新精神与职业热情降低了。最后一阶段称为“疲惫阶段”,随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慢慢体会,例如其中的成绩压力、学生的不同以往的表现、各类问题的出现,有的初任教师选择了逃避,因此对教师职业产生了疲惫心理,起初的幸福感荡然无存。这样的话,又谈何发展呢?

(二)初任教师的专业知识差距很大

关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1)数学专业储备未达到合格标准;(2)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衔接不充分。曾有专家这样评价:只讲知识的是平庸的老师,能阐明事理的是良好的老师,能引导学习的是优秀的老师,能激励学生的是伟大的老师。作为初任教师,我们现在还停留在只讲知识的层面。在平时,常常有这么一类现象:有经验的老教师教学状态很轻松,找学生的次数也明显比初任教师少,也很少有额外的天天练等环节,但是每次考试成绩都特别好;相反,初任教师教学状态紧张,平时也找个别学生谈话,同时附加很多五花八门的练习过程,但成绩往往一般。造成这一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初任教师与老教师相比,专业知识差距很大,老教师经验丰富,能够准确的把握重点、难点、考点,而初任教师常常表现在学案是什么就讲什么,不能及时把高考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凸显出来,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目标混乱问题。

(三)初任教师的教学技能成效低

对初任教师而言,教学技能成效低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大部分初任教师在工作伊始,都想将自己的课堂环节“装饰”起来,第一,通过对老教师的模仿,将老教师的课搬到自己的课上;第二,对老教师的教学技巧稍加改进,再引入到自己的课堂。像这些技巧模仿,初任教师易忽略以下几个问题:(1)本班的教学状况、学生反应等影响因素是否适合;(2)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否能真正驾驭老教师的授课方式;(3)教学成效是否评价过。正是由于这几个问题的存在,使得多数初任教师的教学技能成效并不理想。

(四)初任教师对育人方面易忽视

“要成才先成人”。教育本质的含义就是教书育人,而“育人”恰恰是难体现、易忽视的部分。在初任教师身上,育人方面更是难以显现。作为初任教师,在育人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老师总是形成一种定向思维,学习好的学生其他方面肯定也不错,学习不好的学生哪都看着不顺心,从内心不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另外,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初任教师常犯的大忌。很多初任教师不观察学生,不去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与学生的性格特点,所以,在跟学生聊天的时候,通常不注意自己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从而在学生眼里很多无心的话则变成了讽刺与挖苦,这样的结果就是师生隔阂越来越大,久而久之,难免会造成孩子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接下来便会有一连串的连带效应。学生没有好的学习心态,个人素质有欠缺,肯定会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较多的躁动心理。数学学习是枯燥的,如果再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果肯定是糟糕的,原因不在于学生,该阶段的学生特点就是自制力差,所以可以说,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那老师的教育便是失败的。

二、初任教师的问题解决办法

关于以上提出的几点问题,每一位初任教师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但是不能因为“初任”两字就认为理所应当,首先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作为新教师,不可能做得完美,但是我们应该尽力去做。关键在于要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努力解决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处理: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主动的多听老教师授课,要保证知识的重点、难点拿捏到位,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教学环节,同时主动请老教师去听课,及时评课;其次是整理各类资源,有效备课。整理各项资源,有效组织素材能最大限度地把抽象的数学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能够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凸显重点,例如多媒体教学等,都能在直观的学习环境下,取得更好的效果;最后,要有效创造小组活动。根据小组内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设计合理的问题,使得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使数学课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困的枯燥课程。

当然,这只是提升自己的大体方法框架,在此期间,还需要我们不断反思、不断发掘问题,及时的咨询老教师,通过老教师的指导来适时的处理遇到的问题,才能不断在学习中进步。

(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初任教师,学生肯定存在一丝质疑,难免对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影响,这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内心世界,只有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使教育工作事半功倍。怎样做到这一点呢?第一,应始终坚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要和学生交流,我们必须以平等的角度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作为初任教师,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心他们,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近况,掌握他们的困惑,时间长了,学生才能渐渐从心里接纳我们;第二,沟通要注意时机与方式。很多时候不是找学生聊天越频繁才越有效,应该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才起作用,例如考试后、开学初、心态反常时。另外,性格较开朗的可以直接面对面聊天,性格较内向的可以通过作业上的批语来打开他们的心灵世界,通过实际应用,这些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第三,态度要坚定。学生的反复性很强,常常一个错误今天改明天犯,学生的思想也很多变,初任教师常常会碰一鼻子灰,但是必须有一个坚定的态度,只有坚持不懈,学生终究会跟你坦诚相待。

三、总结

初任教师是教育队伍中的新鲜力量。初任教师缺少经验,却拥有活力;缺少威信,却不失爱心。在职业生涯初期,初任教师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开端。这对以后成为一位名师,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崔允淳.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彭晶.初任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2.

[3]李琼.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教学专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有效性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