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2019-04-09徐文庆刘少华陈黎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改革研究

徐文庆 刘少华 陈黎明

【摘要】本文從阐述职业能力的概念、以及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入手;随后总结分析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改革推进的现状问题;最后,在对问题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探索提出推进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对策路径。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机械 基础课程教学 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27-01

引言

高职教育面向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性人才,而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正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有力抓手。而从高职教育实践来看,轻视实践、学生职业能力难以提升的问题频发。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持续推进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近年来成为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职业能力概念综述

(一)定义

顾名思义,职业能力指个体在从事职业时,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对职业能力进行评价不仅可以考量个体是否胜任既定岗位,也可以预判其在既定岗位上取得成功的潜力。由此可见,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提升,不仅取决于个体先天的性格特征、智力水平,更与后天家庭、社会的教育培养方式密不可分。

(二)改革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对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正如前文所述,高职教育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活动也应围绕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生产一线中的技术问题的能力展开。机械基础课程是高职机电类人才培养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可以有效突出课程应用性、职业性特点,能够达到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提升职业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综合运用于今后的工作实践。

二、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改革推进的现状问题

(一)学生素质低,师资力量薄弱,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改革推进难度大

大部分高职学生在入学时,文化学科成绩参差不齐,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学习热情与自信心都严重不足。与此同时,由于缺乏上升空间,优质教师一般不会长期在高职进行教学,加之缺乏相关培训,教师素质能力难以提升,这些都是导致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的关键要素。

(二)教材内容、教学理念陈旧,难以满足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需求

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并不需要大部分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注重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能力。反观现行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材,内容上缺乏针对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过多的偏重于描述理论知识,这对于本身入学成绩不理想的高职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在这种教材内容安排下,教师也仍以传统的“板书——作业”环节来按照教学活动,很少组织安排社会实践,难以适应为机电行业输送高素质实践人才的需求。

(三)相关评价模式单一,难以为教学改革提供保障

从当前高职机械教学实践来看,对教师教学成效的评价仍围绕班级就业率进行,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容易使老师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缺乏对学生特长的深入发掘、对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关注,这对原本就基础薄弱、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来说,更容易促使其产生厌学情绪,非常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推进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对策路径

(一)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强化资金投入,广泛与机电企业签订协议,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二是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加强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切实激励教师工作激情;三是积极畅通教师职称待遇方面机制,有效为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破解后顾之忧。

(二)突出高等教育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科学编撰教材、转变教学理念

一方面,结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高职机械课程教材的理论深度要求不能太高,应体现高职学校的办学特色,适当降低机械运行原理难度。另一方面,广大奋战在教学一线的高职教师,则应正视当前生源理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客观情况,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科学组织教案,多带学生去汽车修理厂、机电厂等教学实践基地,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皮带传动装置、凸轮、齿轮齿条等机械运转的理论基础知识。

(三)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

当前我国的人才选拔评价体系仍以高考“一考定终身”为主,未通过选拔的高职学生本来就自信心严重不足,认为自己的前途暗淡,因此,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今后的生活重拾信心,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必要保障。需变革对教师教学成效的单一评价方式,可将学生实践活动的表现纳入教师考评体系,鼓励建立根据学生水平差异的多元化、多层次评价方式,因材施教,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多肯定学生的进步,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来有效提高职业能力。

结语

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改革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成败。面临教学基础薄弱,教材内容、教学理念陈旧等诸多困境,高职院校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突出高等教育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科学编撰教材、转变教学理念;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为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荆凯.浅谈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新思路[J].科技导刊,2016(7):36-37.

[2]黄鸿鸿.高职教育质量问题的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2001(4):14-16.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培养改革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改革之路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改革备忘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