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研究

2019-04-09王翠萍

关键词:理想境界

【摘 要】共享发展是我国新时代所提出的一个社会发展理念,具有较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共享发展”是中华民族心仪向往的理想境界;是世界人民孜孜追求的社会状态;是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超越升华;是中国共产党贡献世界人类一以贯之的大党情怀。

【关键词】共享发展理念;理想境界;社会状态;超越升华;大党情怀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027-0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及其具体战略布署,这是党中央对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深入思考的结果。其中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共享发展是中华民族心仪向往的理想境界

中国人民对共享发展的追求源远流长。儒家思想集大成者孔子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政治形态,道教学派代表人物庄子提出了“天下平均”的分配伦理规范,主张天赋平等,否定贵贱等级;抨击贫富差别,强调“至仁无亲”、共利共给,反映了广大民众共享平等、共享发展的愿望。汉代儒家进一步扩展了小康、大同、平均社会观。西汉大儒董仲舒为了稳定政局,提出了“利可均布”的思想,以此调和阶级矛盾,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东汉学者何休奉劝君主不要与民争利,主张“天地自然之利,……当与百姓共之”,点明了人类社会从“据乱世”向“升平世”、“太平世”逐步演化的关键所在。

近代以来,西方坚船利炮撕裂了中国古代人民朴素的社会共享发展观。一些有识之士,外附西方政治学说,内附“太平”、“大同”躯体,重构新时代的社会共享发展之梦想。1853年,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平均主义理想。但农民的收入除了满足基本所食外,剩余部分要收归国库,归上主所有,也就是归洪秀全所有,充分表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要想实现平等共享,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资产阶级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创作了《大同书》,勾勒了一幅人人和睦相处、过上平等而富裕生活的“太平之世”的美好蓝图,却偏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没有实现的社会条件,成为一种空想。孙中山创立了三民主義思想,完整表述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表达了资产阶级谋求民族独立、发展民主政治、共享社会经济的美好愿望,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巨大变革。

二、共享发展是世界人民孜孜追求的社会状态

古典时代西方社会就有共享发展的思想火花和实践探索。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立法者吕库创立了“平等人的公社”,公社里的斯巴达人号称“平等者”,共同享有份地,由希洛人为之耕种;行公餐制度,过集体的军事生活,接受统一教育,是带有浓厚的奴隶制色彩的共享发展。受此影响,柏拉图把共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理想、城邦是否完美的标准之一。亚里士多德批判继承了柏拉图式的共享发展理念,认为共享利益是人们维持生存和共同生活的最大目的,遗憾的是,古典伦理学家们囿于阶级局限,关于共享发展的思想大部分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实践范围也仅仅限于数量极为稀少的城邦公民,广大下等平民、边民、奴隶始终处于被奴役被剥削的残酷境地,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与民主。

建立在反抗古罗马帝国奴隶主统治基础之上的基督教,初期教义标榜世界大同、万国一家、人人皆兄弟,人类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不分地位,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蕴含着丰富的原始共享思想。中世纪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与国王相互勾结,建立起封建神权统治,教会繁多的税收、腐朽的生活、僵化的体制、遏制人欲的教义,引起了世俗社会的强烈不满,宗教改革已成为欧洲各国各阶层共同的要求。新兴市民阶层拿起人文主义的思想武器,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他们借助古希腊文化和圣经文化,批判中世纪腐败虚伪的封建神权主义,意欲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人权、现世幸福和自由平等。异端教派在宗教领域举起了反抗封建神学统治的伟大旗帜。14世纪,英国神学博士约翰·威克里夫反对罗马教会的经济奴役,否定罗马教皇教会的权威,主张国家王权至上。15世纪,捷克天主教神父约翰·胡斯继承了约翰·威克里夫的思想,反对阶级压迫,主张消灭一切贵族,一个不留;财产公有,实现社会公平。16世纪,德国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马丁·路德坚决抗议罗马天主教会,他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永久性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创作了《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幅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人人都过着美好幸福生活的理想画卷。1602年,意大利人托马斯·康帕内拉写成了《太阳城》一书,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他们所描写的社会主义具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色彩。18世纪,法国人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一书,描绘了社会主义的法律蓝图;法国人马布利幻想建立平等理想社会,带有明显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特点。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发展至巅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直到马克思主义诞生,对共享发展的理论探索才真正走上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科学的道路。

三、共享发展是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超越升华

资产阶级在人类近代历史上起了非常革命的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但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不可避免地与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形成了冲突,被剥削被压迫的工人阶级始终无法与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地共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果,并最终诱发了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调整生产关系,增加政府公共支出,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范畴,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从而显著地促进了人类共享发展。以美国为例,1933年罗斯福新政实施以来,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急救救济署。这些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公民就业,改善了人民生活,调动了美国人民的积极性,获得了国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支持,从而恢复和保持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罗斯福新政,普遍奉行国家干预政策,推行大规模国有化,提高公共开支,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经济发展实现复苏,阶级矛盾得以趋缓,社会进步明显改善,发展成果相对平等地惠及到社会各个群体中,共享发展均达到了较高水平。

但是,资本主义有限的发展成果共享依然无法掩盖资产阶级剥削的本質。20世纪80年代,背着沉重福利负担的欧美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处于维护阶级利益的需要,本能地拾起了新自由主义,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缩减了政府公共开支,缩小了政府福利支出规模,大力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公共产品市场化,通过牺牲众多中下层劳动者的利益,极力维持少数人的既得利益和特殊利益,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同时,必然降低民众生活与福利水平,加剧人们对生产资料和物质财产占有的不平等,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希腊、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和塞浦路斯等福利国家出现了共享发展状态恶化、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乏力、一度缩小的贫富分配不平等程度再度扩大趋势,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共享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纷纷外流,企图在经济全球化中实现扩张和增殖,导致全球贫富差距的扩大。部分低收入者无法按期偿还个人消费借贷,导致次贷危机发生并愈演愈烈,最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到发达国家的现实与未来发展,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再次印证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无法通过私有制自动得到解决,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化解这一矛盾的发展趋势。西方又“重新发现了马克思”,“马克思又回来了”,“马克思幽灵从坟墓中复活”。共享发展的价值理念再次进入世界各国政府政要的视野。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于2009年倡议成立了“经济绩效和社会进步测度委员会”,探寻全面衡量经济社会进步的指标体系,强调为民众谋幸福。英国前首相卡梅伦于2011年启动“国家幸福计划”,促动国家统计局推出了英国第一套国民生活幸福指数,内涵涵盖全国收入平均状况、国民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生存环境等四个方面10多项权衡标准。此后,以国民幸福衡量共享发展的行动,逐步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对世界各国的公共政策制定以及全球治理均产生了重大影响。2011年5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发的“美好生活指数”出笼,设计了收入、就业、住房、教育、环境、卫生、市民参与和政府治理、个人安全、工作与生活平衡程度、生活满意度等11个指标体系。这些理念及其实践表明,发展的共享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四、贡献世界人类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大党情怀

人民情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固有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毛泽东发出了为世界人民做些贡献的庄严承诺;邓小平把为人类做更多的贡献作为一生的追求;江泽民主张中国要为人类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贡献;胡锦涛也多次强调中国要为人类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向世界传达了“天下大同,天下一家”的美好梦想。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有信心而且有能力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商共建共享,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一个重大举措就是“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促进亚欧及世界各国合作,让全世界共同分享中国改革红利、中国发展经验,让世界各国人民享有富足安康。一是实现世界经济共享。“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亚欧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促进了亚欧贸易和投资,为参与各国创造更多机遇,给各国民众带去更多福祉。二是实现世界文化共享。“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人文往来和民间友好,有利于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实现各种文明和谐共存。三是实现世界政治共享。“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政党之间积极开展对话和交流合作,分享治党经验和治国理念。四是实现世界生态共享。“一带一路”战略倡导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主张建立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要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还要“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新时代,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更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就是摈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卷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恩格斯著.共产主义原理[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毛泽东著.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著.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5]江泽民著.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翠萍(1975-),女,山东即墨人,济南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问题研究。

本论文为2018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JNSK18C24)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理想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的境界与追寻
打造生机盎然的理想数学课堂
美育是幼儿教育的理想境界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
技艺一体 和谐共生:平面设计中艺术与技术关系的理想境界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