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服装结构设计与信息化教学分析

2019-04-09张云姝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服装设计信息化

张云姝

【摘要】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服装专业面临更高的要求,传统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课堂需求,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信息化与教学方式的融合是新时代教学创新的产物,课堂氛围也能得到充分的活跃,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也能明显提高,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创新 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12-02

一、服装结构设计教学背景

1.服装专业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现有的服装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当下时代的就业要求。当代很多服装企业在生产管理和样板打制等程序上均采用了计算机等平台为支撑的先进技术,如我国服装专业如仍旧不对新技术应用提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培养的学生的就业率会大大降低。而且传统教学课堂里,老师对设计原理和样板构成单纯的讲解会异常枯燥,而且很多教学内容也多是基础款式,甚至学生学习之后不能灵活运用。这些皆源于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对新技术应用的重视度严重不足,不仅教学方式较为陈旧,教学的内容也较为落后,教学成果的核查也难以实现。

2.教学改革的注意事项

服装专业教学融入信息化实现教学创新虽然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但是有几点需要在教学改革中明确。这种教学方法的载体是信息技术,但是其出发点和回归点仍然是专业知识和企业需求。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到学生的总体情况和教学的进度安排,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师生互动,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教学改革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培养重点要开始从整体水平到个体能力转变,教学方式二维和三维要进行有力的结合。不仅注重理论知识,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生动又形象地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只有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显著提高。

二、信息化教学创新融合

1.信息化进入课堂的优势

当教学方法得到突破,信息化技术合理融入教学中的时候,服装专业的教学质量也能够迅速提高。以多媒体、网络等作为支撑,学生可在课堂上就看到服装设计的现场演示,借助CAD可现场制作设计,上课氛围有了变化,学生也愿意参与课堂中来。而且课上即可搜集展现资料,及时理解最新的设计理念,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市场意识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为毕业后的从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信息化的教学平台让课堂教学省时省力了很多,因为电脑制图效率要高手绘很多,单堂课的课程容量有了明显的扩展。而且企业岗位安排上,CAD岗位的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一般比较好,很多学生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均对CAD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是将自己的职业规划定在了服装CAD上。这样,课堂融入了CAD教学,学生学起来积极性大,老师教起来省心省力还能出质量。

2.信息化教学融入课堂的方法

信息化教学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教学方向的自我选择。因为其优势突出,很多服装专业的老师在进行教学创新时都考虑到了信息化教学的融入,而怎么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成为了很多老师思索的问题。首先,教学操作可以在信息化的介入实现改革,课堂上可以实现数字化仪和CAD等软件进行教学操作。老师对课程基本的公式等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传授的同时,可以在电脑上对设置制版、绘制线条、修正测量线条、生成衍变裁片等制版应用進行实时的操作。学生对基础理论掌握之后,可观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随之即可在课堂上实现实操。因为信息化教学条件下的课堂容量变大,课程进度变快,学生在课堂上即可进行练习。老师可以当场就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并且针对薄弱点进行再次的讲解。其次,很多老师头疼的服装裁剪方案的教学在信息化的技术支持下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方案。CAD等软件可以实现快速移动复制等操作步骤来控制样板,不仅不同款式的不同排料的方法也可在软件上演示,料耗也能实现快速的计算。以往老师需要在黑板上进行排版操作的示范,不仅要准备工业样板,还要在黑板上版描。如果遇到的是较大的工业样板,一块黑板根本画不下的时候,学生也难以理解这种抽象的图样。正是由于讲解排料特别复杂,老师几乎很少实际示范排版的操作过程。而CAD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且省时省力。再有就是在课堂上演示CAD的时候,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考虑实际的市场情况,模拟企业的真实设计流程。这样学生接受的学习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实际的训练,而且训练是针对企业仿真训练进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毕业后的就业率也大大提升。

结束语

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服装产业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当下的服装企业对服装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竞争压力随之迅猛增加。如何在社会的变革中顺应时代,培养时代所需要的服装专业人才,服装专业的老师也急需顺势改革创新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够顺应这一趋势,让学生掌握的不仅是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拥有了突出的动手和学习能力,在就业时能够迅速掌握自己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回馈社会。

参考文献:

[1]唐秀英.关于服装结构设计教学的思考[J].中国包装工业. 2014(14)

[2]王秀莲.《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纺织.2014(03)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服装设计信息化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服装设计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