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北票市土地荒漠化监测与动态分析

2019-04-09刘瀛

防护林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水蚀风蚀北票市

刘瀛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监测院,辽宁 沈阳 110122 )

1 监测区概况

北票市坐落在辽宁朝阳市东北部,东与阜新蒙古自治县毗邻;西和朝阳市区接壤;南和义县、凌海市相连;北与内蒙古敖汉旗、奈曼旗相邻。该地区属于暖温半湿润气候向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7.9~8.4 ℃,无霜期在150~160 d,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大于2 800 h,年平均降水量400~500 mm,土壤类型主要以褐土、棕壤、草甸土为主。

2 研究方法

辽宁省北票市土地荒漠化监测主要是运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通过校正处理后,根据现地地物地貌信息特征建立解析标志,根据荒漠化类型解析对荒漠化图斑进行区划后调查核实。调查核实的主要内容包括:图斑边界、面积及各类因子[1]。根据调查核实结果分析获取北票市荒漠化各类型土地面积,荒漠化程度及土地利用类型等方面信息。综合分析北票市第四期和第五期荒漠化数据,进行动态比对分析。

3 研究区域荒漠化土地现状

3.1 荒漠化土地现状

第五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辽宁省北票市荒漠化监测区域土地总面积为277 018.15 hm2。其中,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35 413.55 hm2,占监测区域土地总面积的48.88%;在荒漠化土地中,风蚀荒漠化面积为18 387.00 h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13.58%;水蚀荒漠化面积为117 026.55 h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86.42%;无盐渍化和冻融土地面积。非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41 604.60 hm2,占监测区域土地总面积的51.12%。荒漠化区域土地各类型面积详见图1。

3.2 不同荒漠化程度土地分布现状

北票市荒漠化土地按荒漠化程度分为轻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和重度荒漠化,本期监测中北票市无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其中,轻度荒漠化为68 714.39 h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50.74%;中度荒漠化为60 497.33 h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44.68%;重度荒漠化为6 201.83 h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4.58%。由本期监测可知,北票市荒漠化土地存在两种类型,即风蚀和水蚀。其中,在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分布中,轻度荒漠化为9 678.40 hm2,占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的52.64%;中度荒漠化为8 343.94 hm2,占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的45.38%;重度荒漠化为364.66 hm2,占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的1.98%;在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分布中,轻度荒漠化为59 035.99 hm2,占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的50.45%;中度荒漠化为52 153.39 hm2,占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的44.56%;重度荒漠化为5 837.17 hm2,占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的4.99%。

3.3 荒漠化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现状

荒漠化区土地耕地类型面积88 737.58 hm2,占监测区域土地总面积的32.03%;林地面积152 719.22 hm2,占监测区域土地总面积的55.13%;草地面积2 967.45 hm2,占监测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07%;居民工矿交通用地面积22 875.73 hm2,占监测区域土地总面积的8.26%;水域面积9 517.96 hm2,占监测区域土地总面积的3.44%;未利用地面积200.21 hm2,占监测区域土地总面积的0.07%。

4 荒漠化监测动态分析

4.1 荒漠化土地动态分析

通过对北票市第五期、第四期两期荒漠化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表明,经过五年的有效治理和合理固沙措施的实施,北票市荒漠化得到了控制,荒漠化土地面积较第四期有所减少。第四期监测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55 182.28 hm2,第五期减少至135 413.55 hm2,减少了12.74%。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由第四期的18 543.06 hm2,减少至18 387.00 hm2,较第四期减少了0.84%;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由第四期的136 613.39 hm2,减少至117 026.55 hm2,减少了14.34%。非荒漠化土地面积比第四期增加了17.69%。监测结果表明,监测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与前期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非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荒漠化土地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和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均发生减少,盐渍荒漠化土地面积在本期监测中全部消失,表明监测区通过大力开展防沙治沙等绿化工程的有效实施,使该区域土地荒漠化蔓延得到一定控制[2]。

4.2 土地荒漠化程度监测动态分析

通过对北票市土地的荒漠化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轻度荒漠化由第四期的72 752.21 hm2,减少到68 714.39 hm2,减少了5.55%;中度荒漠化由第四期的67 120.46 hm2,减少到60 497.33 hm2,减少了9.87%;重度荒漠化由15 085.38 hm2,减少到6 201.83 hm2,减少了58.89%。监测结果表明,北票市荒漠化程度与第四期相比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减少,荒漠化程度按面积区划依次为轻度、中度、重度呈递减趋势分布(图1)。另外,与前期相比轻度、中度、重度荒漠化面积的减少量呈递增趋势分布,具体表现为极重度荒漠化在本期全部消失,重度荒漠化减少量次之。这一期间政府加大了治沙工作的力度,对荒漠化土地进行有效的防治工作,使部分荒漠化土地的荒漠化程度发生逆转状态,即极重度、重度荒漠化土地逐渐向中度和轻度荒漠化土地方向转移[3],总的来看北票市治沙工作卓有成效。

图1 土地荒漠化程度动态变化

4.3 荒漠化分布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分析

通过对北票市荒漠化分布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表明,监测区耕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的面积均有所下降,而草地和居民工矿交通用地面积增加。其中,耕地面积由第四期的90 258.49 hm2减少至88 737.58 hm2,减少了1.69%;林地面积由第四期的152 769.00 hm2,减少至152 719.22 hm2,减少了0.03%;水域面积由第四期的9 985.19 hm2,减少至9 517.96 hm2,减少了4.68%;未利用地面积与前期相比,减少了94.10%;而草地和居民工矿交通用地面积与前期相比均发生增加,其中草地的增长量最多,是前期的8倍;居民工矿交通用地与前期相比增加了21.93%。监测结果表明,本期荒漠化监测区域内林地、耕地面积均发生减少,其中耕地减少主要原因是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4],使耕地转向林地,而林地面积减少主要是因为居民工矿交通用地的增加。未利用地的土地面积发生减少,草地面积发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在本期中通过对未利用地采取合理的封山育草和人工植草[5],使林草植被覆盖率增加,减少土壤物质流失,防止土壤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的退化,进而起到防止土壤荒漠化的作用。

5 问题及对策

5.1 森林覆盖率低,群落结构不完整

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不高,森林质量较辽东地区差,植被群落层次不完整,群落植被积累量和单位面积郁闭度不高,大部分是砍伐后逆向演替形成的次生群落、灌丛群落和人工群落,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能力差,不能充分发挥其防护功能[6]。因此,提高监测区林分质量,改善林分群落结构,增加群落植被积累量和郁闭度,从而形成稳定的土壤结构和形态,使土壤的保水率和持水率增加,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增强,对土壤荒漠化的有效治理发挥重要的作用[7]。

5.2 自然条件恶劣,治理难度加大

该地区气候环境条件较为恶劣,降水量少,蒸发强度大。年均降水量不高,春秋季降水少,春季尤少,年干燥度在1.2以上,春季有70~80 d的半干旱期,15~39 d的干旱期,而秋季半干旱期也达42~66 d,这是引起本区植被出现草原化特征的主要因素,目前该区域年均降水量仍有明显减少的趋势[8]。因此,恶劣的自然环境给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增加了难度,荒漠化土地治理的艰巨性加大。

5.3 加大政策力度,调动群众积极性

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人们防治荒漠化的主观能动性不高,经过多年宣传,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有一定程度提高。相关行业和部门应该通过多渠道及途径,让公众更好参与到防治荒漠化的工作中来。同时,国家应该加大相关财政扶持力度和优惠政策,调动广大沙区群众的治沙积极性,更好地带动沙区经济发展,努力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猜你喜欢

水蚀风蚀北票市
延怀盆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风蚀物特征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风蚀对砂质壤土迎风坡水蚀特征的影响
北票市三宝营乡学校
土壤风蚀可蚀性研究进展评述
汽轮机深度调峰的水蚀问题研究
辽宁北票市上园镇:以节为媒金丝枣“香”
秦王川灌区种植春小麦与披碱草对耕地风蚀的影响差异
北票市博物馆藏两经幢简介
辽宁北票市发现辽代杨从显墓志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蚀荒漠化时空演变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