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荷人工林造林密度对比试验初报

2019-04-09阮杰旺

防护林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木荷保存率林分

阮杰旺

(福建省福安市林业局,福建 宁德 355000)

木荷是一种材质很好的防火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拥有很好的适应性[1]。不过这种树生长非常缓慢,因此没有用于大规模人工栽培,树苗资源较为匮乏[2]。福安市潭头镇太坑林场在人工林定向培育过程中营造了一定面积的木荷纯林,本试验旨在研究木荷人工栽培技术,为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森林定向培育过程中,林分密度是其中一关键技术指标,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状况与其密切相关。通过选取合适的林分密度可以改善森林群体的结构,让各树种充分利用营养空间,从而有效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3]。为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不同林分密度下人工试验林的生长情况,为更加合理地管理人工木荷林提供一定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选取福建省潭头镇太坑林场作为本研究的试验地,该林场位于27°26′ N,119°43′ E。试验林场所属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照条件较好,年均温13.6~19.8 ℃,年均降水量1 350~20 500 mm,相对湿度80%,年无霜期平均287 d。林场中的土壤主要是山地红壤,地表拥有较厚的腐殖层,地质条件属于Ⅱ类地。试验区林下主要分布有乌饭树、黄瑞木、苦竹等植物。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与造林

将试验地随机分成16个小区,每个小区占地面积720 m2,其中横坡和顺坡长度分别为24 m和30 m。试验区设有A、B、C、D四种林分密度,其密度分别为3 330、1 995、1 335和960株·hm-2。

林地经清杂后于2011年2月份用1年生Ⅰ级实生苗 (裸根苗)造林,植穴规格为60 cm×30 cm×30 cm。完成所有种植后,在前两年每年抚育造林地2次,其后每年抚育一次。

2.2 调查与数据分析

按照试验设计要求完成试验林的种植,在2018年10月底开始调查木荷林的生长。其中主要对试验林木荷树高、胸径以及试验林的保存率进行调查,并根据V=0.000 052 76 D1.188 216 1H1.009 317计算单株木荷材积。试验数据的输入、统计主要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7年生木荷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生长调查结果见表1、表2,各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3.1 造林密度对木荷用材林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不同造林密度的林分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量指标均相差较小。本文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方差显著性分析,其结果见表3。根据分析可知,不同密度下试验林的各项指标均未超过方差显著性差异水平。本调查试验林只有7年的林龄,而木荷本身生长又缓慢,所以还没有表现出群体差异。

表1 木荷不同密度的林分生长情况

表2 木荷不同密度的林分保存率及蓄积量情况

表3 各生长性状方差分析及其显著性测定

注:F(3.9)0.05/0.01=3.86/6.99

3.2 造林密度对木荷林分保存率和蓄积的影响

根据表2的统计结果可知,木荷林分密度对其保存率的影响不大,其中以密度A和密度B处理的保存率为最高,达88.0%以上,而低密度的C和D处理的保存率较低。根据表3中的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密度林分保存率已经超过显著性水平极限值,因此可以认为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林分保存率。经过分析可知,当种植密度合适时,林分将提前发生郁闭,从而使得林木更能吸收空间营养,加快成长。林分提前郁闭还将使得地表积累更多的落叶,这将使得地表的水土不易流失,林木将获得更多的养分。与此同时在落叶腐烂后,地表的土壤将更加肥沃,同样有利于林木的成长。因木荷在10年生之前生长较为缓慢,10年生后生长才迅速加快[4]。如造林密度过低,林分郁闭迟,至7年生时林分仍然没有郁闭,此时林内会长出很多杂草和灌木,会和木荷争夺空间营养。由于杂草和灌木的生长能力极强,在相同空间下其将消耗大量水分和营养,从而导致林木生长受到抑制,部分林木在灌木影响下甚至会逐渐枯死,从而降低林分的保存率。

根据统计结果和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密度下的林分蓄积量不同,并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其中在A密度下,林分的蓄积量最大。可见,根据木荷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初植密度可适当大些,本试验初步结果表明,营造木荷纯林的初植密度以1 995~3 330株·hm-2为宜。

4 结论与讨论

4.1 本试验条件下木荷不同造林密度间的树高、胸径、材积等各生长量没有明显差异,而保存率和蓄积量相差较大,不同造林密度林分保存率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林分积蓄量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其中以初植密度3 330株·hm-2和1 995株·hm-2为最好。

4.2 由于林龄太小(仅7年生),木荷生长的密度效应还有待于进一步观测。但从林分保存率来看,因木荷在10年生之前其生长速度较慢,如果造林密度过低,导致林分在相应时间段没有郁闭,进而会导致林木生长受到影响。因此在造林过程中需要注意对造林密度进行控制,尽可能使得林分能够提前郁闭,从而促进林木成长。林分提前郁闭有利于促进木荷从营养空间获得养分,抑制林内灌木和杂草的生长,从而加快林木成长。如果造林密度过低使得林分长时间未能郁闭,林地杂草和灌木就会生长得非常茂盛,此时木荷成长却相对较为缓慢,很大一部营养将被灌木和杂草吸收。此时林木由于没有充分的水分和营养,其生长将受到抑制,从而不能有效发挥林分的群体效应,导致保存率大幅度下降。

4.3 根据试验结果并综合木荷本身生长特点可知,营造木荷纯林的初植密度可适当大些,以1 995~3 330株·hm-2为宜。

猜你喜欢

木荷保存率林分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檫木与木荷混交造林效果比较分析
已经谁备好了
塞罕坝人工林迹地更新方式及适宜树种分析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广西南宁木荷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木荷苗不同年生移栽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