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地条件对油松造林效果的影响

2019-04-09于平

防护林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坡位立地条件油松

于平

(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辽宁 朝阳 122000)

我国辽西地区气候干旱,立地条件相对脆弱,成为影响当地造林绿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油松(Pinustabuliformis)因其抗旱抗寒耐土壤贫瘠而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在一定的海拔区域内,立地条件即是此生态梯度的良好表现型[1]。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光热资源、风力、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均有所不同,因此植物的生长状态也会有所区别[2]。虽然油松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但是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其长势有所区别,为了比较出不同的立地条件(包括坡位、坡向、坡度、土层厚度等)下油松造林后的生长情况,特在辽西半干旱地区开展立地条件对油松造林效果的比较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安排在锦州(辽西山地丘陵区)的国有林场内进行,为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性大陆性气候,雨热同季,年均温8 ℃左右,极端最高、最低温分别为37 ℃、-36.9 ℃,年均降水量615 mm左右,6—8月比较集中,年均日照时数为2 900 h左右,无霜期年均140 d。土壤类型为褐土,有机质含量不高,整体土壤肥力较差,覆盖植被有栎灌、胡枝子、结缕草等。

1.2 试验材料

试验中造林所用的油松苗为2年生苗,购自周边县苗木基地,要求所有的油松苗长势一致、无病虫害发生,起苗后用市售较厚的塑料袋包住根部,从根茎部封严。

1.3 试验方法

试验在2017年3月进行,各处理除了试验设计的立地条件有所不同外,其余的整地、挖穴、林间管理等措施保持一致,各处理均种植20株2年生的油松苗,栽植的株行距为1.2 m×2.5 m。调查的苗高(卷尺测量)、地径(游标卡尺测量)等生长数据取20株的平均值。坡位试验:在林场内一坡度为36°向阳山坡上分别设置坡顶、中上坡、中下坡、坡底4个坡位;坡向试验:在林场内一坡度为36°山坡上的中上部分别设置阳坡、阴坡2个坡向;坡度试验:选择在土壤肥力及植被覆盖度等条件一致的各坡度(10°、20°、30°、40°)山坡的阳坡上进行油松造林;土层厚度试验:在坡位、坡向、坡度等一致的基础上分别设置3种土层厚度(厚、中等、薄)进行油松造林。当年的10月中下旬调查各处理的苗木成活率以及当年的苗高、地径变化情况[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坡位对油松造林效果的影响

由表1可知,油松在不同坡位下造林的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由于所选山坡的坡度较低(36°),整体来说,坡位较高的幼苗成活率更高,而坡底的造林成活率仅为58.3%,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坡位高的光照条件更好且受到兔、鼹鼠等的啃食少;年均生长量上以中上坡、中下坡的油松幼苗较大,随着坡位的升高或者降低,苗高、地径的年生长量均比中坡位有所降低。

表1 不同的坡位下油松造林成活率及生长情况比较

注:同例中数字后面的大、小字母分别表示0.01、0.05水平上的差异,字母不同分别表示差异极显著、显著。下表同

2.2 不同坡向对油松造林效果的影响

阳坡与阴坡上的光照资源、温度、风力等小气候不同,而这些因子在油松的生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4]。通过对2种不同坡向下油松造林效果的比较,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油松在不同坡向下造林的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阳坡上的幼苗成活率极显著高于阴坡,增幅10.9个百分点,苗高年均生长量阳坡与阴坡差异极显著,增加2.5 cm,地径年均生长量阴坡大于阳坡,但是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

表2 不同的坡向下油松造林成活率及生长情况比较

2.3 不同坡度对油松造林效果的影响

坡度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壤的保水蓄肥能力,相对而言坡度越低,其土壤保持水土的能力更强[5]。通过对4种不同坡度下油松造林情况的比较,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坡度在20°~30°时幼苗的成活率较高,达到了93%以上,极显著高于坡度为10°、40°的2个处理下的油松造林成活率;年均苗高生长量在坡度10°~30°范围内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超过30°苗高生长量有所降低,40°下的苗高年均生长量为12.8 cm,与其他3种坡度处理差异显著;地径年生长量随着坡度的增加逐渐增加。

表3 不同的坡度下油松造林成活率及生长情况比较

2.4 不同土层厚度对油松造林效果的影响

土层越厚,其土壤中的有机质及其他养分的含量高,相应地土壤的理化性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3,5]。由表4可知,土层厚的土壤中油松造林的生长情况及成活率均好于土层瘠薄的地块;从成活率分析看,土层厚的处理极显著高于土壤薄的处理,增幅为43.3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土层厚度中等的处理,增幅为9.2个百分点;从年均生长量来看,土层厚的处理下油松的苗高、地径生长均极显著好于土层薄的处理,增幅分别为3.9、0.21 cm。

表4 不同的土层厚度油松造林成活率及生长情况比较

3 结论

油松人工造林后的成活率及成长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坡位、坡向等立地条件是一项重要的因素之一。结果表明,坡位较高的油松幼苗成活率高于中位及坡底的造林成活率,中上坡、中下坡的幼苗生长较快;阳坡上的幼苗成活率及苗高年均生长量均高于阴坡;坡度在20°~30°时油松幼苗的成活率较高,达到了93%以上,坡度10°~30°范围内苗高年均生长量较高,地径年生长量随着坡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土层厚的处理成活率、年均生长量均高于土壤薄的处理。

猜你喜欢

坡位立地条件油松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不同立地条件6年生云南松幼林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研究
不同坡位藜蒴人工林的生长差异分析
坡向坡位及郁闭度对森林公园内林下南方红豆杉生长的影响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小气候及地上生长的影响
浅谈循化县云杉的造林种植技术方法
改善华蓥山森林立地条件措施浅析
接穗品种等因素对核桃嫁接改良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