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铁LTE专网多频组网优化策略研究

2019-04-09赵洪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河北邯郸056000邯郸学院软件学院河北邯郸056003

邮电设计技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邻区专网频段

赵洪伟,李 玲(.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河北邯郸056000;.邯郸学院软件学院,河北邯郸056003)

0 引言

高铁LTE专网主要用于对高铁线路进行覆盖,目标用户群体为高铁乘客[1]。高铁LTE专网建设初期,高铁运行车次较少,且4G用户数量较少,采用单F频段进行组网即可满足数据业务覆盖及容量的需求[2]。但随着4G用户的快速增长及选择高铁出行人群的增多,单F组网的容量受限问题愈加突显,用户速率感知变差。

根据2016年1—6月份京广高铁某段沿线小区RRC连接最大用户数变化情况,高铁用户增长率在6%左右,且2016年6月份小区RRC连接最大用户数已达到400左右,已严重影响了客户感知[3]。为此,本文从提升客户速率感知的角度出发,提出进行TDD制式F+D双频段组网优化并叠加FDD制式进行融合组网优化的策略。

1 高铁F+D双频组网优化

高铁4G网络建设初期,4G用户相对较少,单F频段升级建设相对快速,部署方便,初期投资成本低,并且能够很好地发挥F频段的覆盖优势,保证高铁线路的连续覆盖。但是随着高铁用户的增加,单F频段组网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为此,提出采用F+D双频组网[4]方式解决高铁容量问题,新增D频段频谱宽,扩展性较强,而且后续扩容只需要软件升级即可,比较便捷,可以满足用户数量的长期增长需求,同时能够极大地分担F频段的用户,使业务达到均衡,提升高铁用户的吞吐率。下文对双频网主要优化措施进行说明。

1.1 参数策略优化

1.1.1 邻区策略

采用“日”字形邻区配置,以提升高铁4G用户群感知为目的,简化高铁邻区关系,提高邻区测量精确性和可靠性[5],如图1所示。

图1 邻区配置策略示意图

a)小区内:F和D小区添加双向邻区关系,开启负载均衡切换。

b)小区间:F小区添加双向邻区关系,开启基于覆盖的A3切换。

c)小区间:D小区添加双向邻区关系,开启基于覆盖的A3切换。

d)小区间:F和D小区互不添加邻区关系。

e)高铁站:公网候车室室分与专网F+D添加双向邻区确保入口唯一性。

1.1.2 参数策略

通过定性研究,确定地(市)间及地(市)内专网衔接的切换事件类型,通过海量测试数据和网管数据定量分析,对切换及负载均衡参数科学定标。如图2所示。

a)小区内:F和D采用基于覆盖异频A4切换。

b)小区间:F和F小区、D和D小区采用基于覆盖同频A3切换。

图2 邻区切换策略

c)省内地(市)间:F和F小区、D和D小区采用基于覆盖同频A3切换。

d)省际地(市)间:均采用基于覆盖的异频A3切换。

1.2 网络新特性应用

1.2.1 高速用户迁回

利用高铁用户在公网切换频度快的特点,基于切换的频度对公网中的高速用户与低速用户进行区分,使高速用户重定向回到专网小区,从而提升高铁专网用户体验。具体见图3。

图3 高速用户迁回特性示意图

1.2.2 低速用户迁出

高铁专网中,基于多普勒频移识别出UE的移动速度。对于专网中的高速用户,在专网驻留;而对于专网中的低速用户,需要切换回公网,从而降低高铁专网小区负荷。具体见图4。

图4 低速用户迁出特性示意图

1.2.3 下行纠偏特性

基站在发送数据时,根据每个物理小区收到的上行多普勒频偏量[6],对下行数据进行一定的预纠偏,从而减少边缘区域用户的频偏量,进而提升这类用户的下行速率。

多普勒频移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v——车速

c——光速

f——工作频率

多普勒频偏与终端距离关系如图5所示。

图5 多普勒频偏与终端距离关系

高铁用户处于抱杆中心位置时,终端会同时跟踪来自2个扇区设备的正负2个频偏,导致纠偏失灵,影响终端下行速率。

目前已有厂家对下行预纠偏算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目的为解决小区内相邻抱杆间对下行链路产生正负频偏的问题,在相邻小区间的切换带区域不做下行预纠偏。小站间距场景重叠覆盖严重,会出现切换带区域下行预纠偏非预期生效问题。针对小站间距场景的特性,优化了下行预纠偏算法,保障切换类指标平稳正常。

1.2.4 上行空分复用

高铁场景上行空分功能主要通过空间复用[7]的方式(见图6),使满足隔离度要求的用户使用相同的上行时频资源,从而提升高负载场景下的小区上行吞吐量和用户上行感知速率。

1.2.5 功控与切换优化

图6 上行空分复用示意图

针对高铁场景移动速度快,信号波动大,历史解调信息可参考度低等特征,优化调度功控策略,尽量参考当前信号,减少受历史信息的影响,抬升UE发射功率,抬升选阶,维持适中的初始块误码率(IBLER——Initial Block Error Rate)水平,获取上行实际频谱效率以及上行感知速率的提升。

切换优化:高速小区判断在高铁经过切换带时,通过限制切换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部分上下行子帧调度,抑制切换带干扰,缓解因切换失败、无线链路失败导致重建次数多的问题。

1.2.6 速度识别调度

高速小区内根据每秒测量UE上行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并估算用户移动速度,区分高速用户和低速用户,通过提升高速用户的Non-GBR初传调度优先级并降低低速用户的Non-GBR初传调度优先级,实现高速用户优先调度功能。

1.3 精细射频优化

重叠覆盖带:合理重叠覆盖是实现业务连续的基础,重叠覆盖区域过小会导致切换失败,过大则会增加干扰和乒乓切换,因此合理的重叠覆盖优化在RF优化中尤为重要。

理论计算:重叠距离=2×(切换迟滞对应距离+切换测量距离(128 ms)+切换执行时间(100 ms)),在高铁场景下,建议根据站间距合理设置重叠覆盖带。

天线入射角:不同的入射角对应的穿透损耗不同,实际测试表明随着入射角变小,穿透损耗不断增加,因此合理的天馈方位角是保证良好覆盖的基础,在优化中,尽可能地让天线近点覆盖,减小信号衰减,在高铁场景下,建议根据站间距及站轨距合理设置天线入射角度。

1.4 VoLTE语音优化

1.4.1 VoLTE用户优先接入

预留一定资源,在小区接入规格受限时优先接入VoLTE用户,从而保证人流密集场景的语音业务体验[8]。

基站通过预留一定的用户数资源,在小区接入用户数规格受限时,对预留规格内接入的用户进行判断,如果用户接入几秒后建立QCI1承载,则判断为语音用户,保持接入,并可以剔除一个数据用户(可选);否则判断为数据用户,释放该用户。

1.4.2 语音用户SINR校正算法IBLER目标值

由于高铁专网为专网专用,基站均分布在铁路两边,且站间距有较严格的规划要求,故用户距离基站较近,近点用户较多,而语音用户SINR校正算法IBLER目标值表示非TTI Bundling状态的语音用户动态调度的SINR校正算法IBLER目标值。该参数设置越大,则SINR的调整量也随之增大,选择的MCS也会更大。如果上行IBLER目标值设置较小,会导致VoLTE用户的上行MCS选择较小的方式,近点语音用户信道质量好,VoLTE上行丢包率降低(语音质量较好);中、远点语音用户信道质量相对较差,同时包的上行RLC分段增多,VoLTE上行丢包率抬升(语音质量降低);反之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鉴于高铁用户距离基站较近(站轨距75~150 m,信道距离100~450 m),信道质量好,因此将该值调小有利于提升语音质量。

1.4.3 CCE上下行比例优化

高铁场景用户移动速度快,信号穿损高,信号不稳定,半静态调度以及DRX等不适宜在高铁场景下开启,且高铁场景突发瞬时话务量高,对CCE调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个别场景存在丢包现象,分析发现是3/8子帧的上行CCE拥塞导致上行调度不及时,引起丢包,TDD配比2,协议仅支持3/8子帧进行上行调度指示,上行控制信道相对下行容易受限,因此修改上下行CCE比例为10比1,提升上行CCE资源占比。调整后,上行CCE分配成功率由89%提升至97%。

1.4.4 基于站间距的eSRVCC分场景精确优化

eSRVCC的触发过程[9]主要分3个步骤:异系统测量启动(A2)、触发B2测量报告、网络侧下发切换执行命令,如图7所示。

由于高铁用户处于高速移动中,在执行以上3个动作的过程中,用户接收到的RSRP值可能已经快速衰减。实际切换电平与B2切换触发电平相比已经减小,因此在进行eSRVCC门限设置时要考虑一定的门限提前量,抵御信号衰减带来的不良影响。

图7 eSRVCC触发过程

以eSRVCC的切换门限为-117 dBm为例(如图8所示),向前回溯一个切换时延(经验值900 ms),以260 km/h车速为例,900 ms行驶路程60 m,在高铁快衰场景下折合约2 dB信号衰减,则切换门限可以设置为-115 dBm。再向前回溯测量同步时延(包括GSM信号测量(理论值400 ms)、GSM小区同步(经验值100 ms)以及本区信号测量时间迟滞(128 ms)),在高铁快衰场景下折合1.8 dB信道衰减,则启测门限可以设置为-113 dBm,考虑到理论计算偏理想,实际信号波动下,可能需要预留时间等待信号达到门限,需要给出一定的门限值预留,所以启测门限高于-113 dBm。

图8 eSRVCC切换示例

1.4.5 语音优先调度策略

对于业务负荷较高的线路,建议优先调度语音。调度优先级顺序为:控制信令>VoIP业务的BSR和SR调度>数据业务的SR调度>数据业务的BSR调度。在数据和语音混合业务重载场景下,语音业务能够优先被调度,从而保障语音质量。

2 高铁FDD叠加组网策略

参照高铁专网建设先进线路经验(如京沪高铁),为进一步保证高铁覆盖及容量,高铁多制式、多频组网成为当前趋势。根据移动网络现状,对DCS1800进行10 MHz退频,可用作FDD规划建设。使用1.8 GHz进行FDD建设相对于当前1.9及2.6 GHz TDD组网,可进一步提升覆盖及上行感知。

2.1 高铁FDD组网优势

2.1.1 覆盖距离

在满足各业务连续覆盖需求的情况下,FDD使用1.8 GHz频段进行LTE组网,覆盖距离约为700 m;2.6 GHz频段组网覆盖距离约为470 m。1.8 GHz频段覆盖距离约为2.6 GHz频段的1.5倍。

2.1.2 穿透损耗

高铁车厢采用全封闭制造,车厢穿透损耗大。相同高铁车型,因频段较低,FDD 1.8 GHz频段相对TDD 2.6 GHz穿透损耗小,车内信号覆盖更好,其车内覆盖电平可优于2.6 GHz频段约8 dB。

2.1.3 多普勒频偏

列车运行速度越快,多普勒频偏量越大(见表1)。高铁列车运行速度一般达到350 km/h,多普勒效应明显,FDD 1.8 GHz频段相对于TDD 1.9/2.6 GHz多普勒频偏较小,尤其相对于2.6 GHz频段,上行频率偏移约为2.6 GHz的70%。

表1 高铁速度与频偏量间关系

2.1.4 上行感知

FDD相对于TDD可以提供更好的上行速率体验。因FDD与TDD制式差异,同为20 MHz带宽情况下,FDD上行速率比TDD(上下行子帧2∶2配置)高约5 Mbit/s,相对于 TDD(上下行子帧 1∶3配置)高约15 Mbit/s。

2.1.5 公网干扰

高铁FDD使用1.8 GHz频段进行组网,因其无线频率资源为原GSM 1.8 GHz频段,在使用过程中需对沿线GSM 1.8 GHz站点进行退频,保证无线资源的纯净。高铁沿线3 km内逐步清退GSM 1.8 GHz频段,后期高铁FDD 1.8 GHz频段受公网干扰将会越来越小。

2.4 高铁FDD与TDD协同优化

在FDD与TDD联合组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以下4个方面工作进行优化。

2.4.1 覆盖优化

2.4.1.1 RSRP优化

根据测试结果,建议终端测量到的RSRP保持在-95 dBm以上,这样可以保证有较好的覆盖性能。为达到此目的,需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保障信号强度。

a)频率选择:覆盖高铁时尽可能推荐客户使用低频段覆盖,要尽可能避免2.6 GHz频段直接采用宏网络覆盖的方式来覆盖高铁。

b)站址选择:两边“之”字形布站,基站距离铁轨距离要适中(建议75~150 m),保证基站与终端之间存在直射径,这样可以提供更好的RSRP和解调性能。

c)站高:站高尽量高一点,便于提供好的覆盖,但也要根据站间距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越区覆盖严重问题。

d)天线增益:建议选择33°窄波束高增益天线,为获得高RSRP提供条件。

e)方位角:方位角沿着铁轨方向打,要保证信号入射角大于10°。

f)下倾角:根据站高合理设置下倾角,保证天线主瓣方向能覆盖到车厢高度。

g)发射功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RRU型号(型号确定后LTE的总功率也即确定)以及导频功率,为提供高RSRP做准备。

h)建筑物遮挡:尽量避免覆盖高铁的小区被建筑物或者森林等遮挡。

在优化RSRP时建议参照上述影响因素,朝着有利于高铁覆盖的方向去优化。

2.4.1.2 SINR优化

SINR是保证吞吐率性能的关键因素,在实际优化时要尽可能提供高的SINR,可采用的手段建议如下:

a)采用链型覆盖:高铁小区采用链型覆盖,小区之间间隔较远,干扰比较低。

b)降低大网对高铁网络的干扰:在铁路附近的LTE站点,要合理设置RF参数,避免与高铁小区覆盖区域发生较大面积的交叠,以降低干扰。

c)优化高铁网络的RF参数:高铁上行干扰相对较小,优化站高、方位角、下倾角等RF参数可以较好地优化SINR。

d)合理规划PCI:通过PCI MOD 3错开,降低导频之间的干扰。

e)弱覆盖:避免因RSRP较弱而导致SINR也较差的现象出现。

通过上述手段,基本上可以解决SINR低带来的性能影响。

2.4.2 FDD与TDD互操作策略

邻区配置:公专网除站点、边界外,不配置邻区。

规划策略:FDD做容量层,优先吸收用户负载,FDD频点优先级高于TDD频点。

基于覆盖的切换策略:优先进行频段内的覆盖切换,然后进行频段间的覆盖切换。

MLB策略:TDD 专网 2 600 MHz、1 900 MHz和FDD专网1 800 MHz开启单向用户数异频MLB。

2.4.3 互操作参数实施方案

系统间互操作:由于FDD终端支持程度低于TDD,配置同优先级,FDD话务吸收能力有限。因此建议配置FDD高优先级,FDD 10 MHz小区和TDD 20 MHz小区最大用户数比例约1∶2,可有效吸收FDD话务。异频切换、重选策略如表2所示。

表2 异频切换、重选策略

负载均衡配置如下:

a)日常配置:TDD小区-FDD小区均衡优先级7,TDD小区-TDD小区均衡优先级5,连接态/空闲态负载均衡门限50。

b)节假日配置:TDD小区-FDD小区均衡优先级7,TDD小区-TDD小区均衡优先级5,连接态/空闲态负载均衡门限100,可以避免用户数过多导致FDD小区超忙。

负载均衡门限设置如表3所示。

表3 负载均衡门限设置

2.4.4 邻区添加原则

a)TDD增加车站出入口FDD小区的邻区,按现有TDD加TDD高铁的邻区配置。

b)TDD增加本站小区与FDD本站小区之间的邻区,使用A2+A4切换策略配置。

c)TDD增加本站小区与FDD上、下游站的邻区关系,使用A2+A4切换策略配置。

d)FDD增加新建小区与本站TDD所有频点邻区。

e)FDD增加新建小区与上、下游站的邻区关系,使用A2+A5切换策略配置。

f)FDD增加新建小区与车站出入口TDD小区的切换关系,使用A2+A5切换策略配置。

基于以上协同优化工作,基本可实现TDD+FDD双制式下高铁专网的平稳运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各项网管、路测指标进行优化策略调整,使网络运行达到最佳状态。

3 结束语

针对高铁LTE专网容量受限的问题,本文对高铁由F单频组网到多频组网的必然演进进行了说明,重点对多频组网方式及优化策略进行研究、论证。一方面对当前F+D双频组网参数策略、网络新特性应用、精细射频优化、VoLTE语音优化进行了分析说明,另一方面对未来高铁TDD+FDD融合组网优化策略进行了展望。最终,通过多制式、多频段组网策略解决容量及覆盖受限问题,进一步提升高铁用户感知,为后续高铁专网建设、优化提供良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猜你喜欢

邻区专网频段
自动邻区优化技术共享网络中应用研究
5G高新视频的双频段协同传输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雷声公司交付首套中频段下一代干扰机
无线专网通信在武汉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LTE邻区自优化算法研究
推挤的5GHz频段
2015年预测:逐步普及化的私有云
PTN在京津塘高速公路视频专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