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港小学:传承航天精神 延续火箭文化

2019-04-09游本凤

太空探索 2019年3期
关键词:火箭科普航天

文/游本凤

▲同学们在T-7M探空火箭纪念碑前接受航天精神教育

“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知识的海洋,成长的摇篮。第一枚火箭从这里升空,载着我们的梦想,载着我们的希望。啊,我们飞向蓝天,飞向宇宙,我们去探索未来。”每天早晨,当上海浦东新区老港镇中心小学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校园广场上就会响起这首由老港小学自己创作的具有航天特色的校歌——《飞向明天》。

1960年2月19日,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就是在老港小学附近的海滩边发射成功的。拥有这一得天独厚航天资源的老港小学,引入航天科普教育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的“主打产品”,当地人也更愿意称这所学校为“火箭小学”或“航天小学”。

航天特色浸润学校每一个角落

老港小学是一所具有80多年历史的乡镇小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争当优质农村小学的进程中,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国首枚探空火箭成功发射”这一独有的火箭文化和航天元素,结合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经过不断开拓、实践和积累,确立了“以航天科技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热爱航天”的素质教育办学模式,同时通过不断提炼文化内涵,全面提升科普教育质量,使得该校的航天特色教育已成为当地一块响当当的品牌。

一踏进老港小学的大门,就会被该校浓浓的火箭文化和航天特色氛围所吸引和感染:校园内的火箭广场上,竖立着一枚高大的乳白色的长征型号捆绑式火箭模型;学校建造的一座名人墙上镌刻着钱学森等航天名人以及诸多著名科学家的形象;在学校的过道橱窗、走廊楼梯以及教室办公室内,宣传航天科普知识的灯箱或科普墙、师生们的科普作品和太空画随处可见;科普长廊里展出的是浩瀚的宇宙、太阳系和八大行星、航天器的星际航行等内容;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室、图书馆、阅览室里陈列着孩子们最爱借阅的大量的科普读物。

近年来,校园网站的创建更是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学校特色”专栏中的“小火箭报”“科普园地”“校本教材”“最新图文”等栏目,内容丰富且时时更新,还与许多科技网站进行链接,让学生们及时了解到学校的特色活动、最新科技动态、同龄人的科技创新成果等信息。校园网上还开辟了一个“港小科技博览馆”,学生们在那里可以学到天文、航空、航天等科普知识。

▲学校修建的名人墙

老港小学特别关注中国航天的每一个重要活动,以每一次重大发射任务为良好契机,组织学生们观看实况转播、举行主题班会,让学生们畅谈感受、撰写体会文章、出版宣传板报。

绘声绘色地启发:到太空去

“培养科学兴趣”是老港小学的特色教学内容之一。《到太空去》是校编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一篇科普文章,要求学生们了解在太空中失重状态下的许多特性,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可是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太空中的一切距离他们太过遥远,如何让他们在短短45分钟的一节课内既能学习到知识,又能激发出对太空的兴趣呢?

负责授课的周彩萍老师积极开动脑筋,首先为同学们简要介绍了世界航天的发展历程,再通过多媒体再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当看到孩子们的小脸上露出了对太空的向往之情时,周老师不失时机地说:“各位游客,现在就请随周导游一起进行太空旅行吧!”话音刚落,孩子们个个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接下来,在音乐的伴奏下,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仿佛把孩子们真的带到了太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课后,结合课上的内容,同学们还一起制作了一期科技小报。

制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又动脑

学校通过开展“育太空种子,做有责任心的人”“我与神舟同成长”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增强了热爱航天和尊重科学的意识。

动手做是学校坚持不懈的科普活动之一。通过制作小火箭、飞碟、神舟飞船和航天飞机模型、航天服模型等,既调动了同学们热爱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一位叫黄融昕的同学在制作火箭模型时想:老师要求用废弃物品做一枚小火箭模型,而许多同学都选择了用可乐瓶或易拉罐制作箭体,造型雷同,没有什么特色,能不能找到其他更好的“替代品”呢?于是他在家里东寻西找,突然发现了一个圆柱形的羽毛球筒,这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火箭主体材料!他又用旧画报做了一个圆锥体的火箭头部,再用硬板纸卷出四个助推器,最后在火箭上面贴上“中国航天”四个大字及五星红旗。黄融昕同学制作的这枚火箭模型由于材料别致、造型逼真,受到了指导老师的表扬,也让其他同学羡慕不已。

▲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小火箭

为全面提升学校的航天科技特色,该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经过一茬茬师生们的接力,先后编辑出了“听故事、讲故事”的《我们从这里起飞——航天小故事》、“知道了解与动手制作”的《我们从这里起飞——航天小实践》以及“探索航天奥秘”的《我们从这里起飞——航天小探究》系列书籍。通过这些课外教材,让学生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拓展航天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综合素质。而《校外基地的奥秘》读本,作为航天科技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则深化了学生们对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环保节能、低碳生活的认识。

多年来,老港小学的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更替,但不变的是“航天精神”的传承和“火箭文化”的延续。

猜你喜欢

火箭科普航天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科普达人养成记
逐梦航天日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