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 多措并举 产业扶贫硕果累累
——中国饲料行业产业扶贫成果展示

2019-04-08

中国畜牧业 2019年24期
关键词:贫困户农户养殖

党的十八大以来,饲料行业企业积极响应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号召,充分发挥畜牧业为农牧民致富增收和饲料工业一头连着种植业一头连着养殖业的中轴产业作用,凝心聚力,不忘初心。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和扶贫对象脱贫发展需要,利用产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资源,通过智力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订单扶贫、启动资金扶贫、对口援助扶贫、复合式扶贫等模式,帮助扶贫对象积极参与扶贫项目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带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帮助贫困人群通过生产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据不完全统计,扶贫先进集体在贫困县产业投资累计达近500亿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5余万个。同时,饲料企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致力公益扶贫事业。以“光彩事业”助推精准扶贫,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积极参与慈善捐助,累计捐款捐物5.45亿元。

近年来,广大会员企业在参与农业产业扶贫的生动实践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形成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

展望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下一步,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身优势,把扶贫工作与农牧饲料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稳扎稳打、精准施策,不断探索行业协会引领畜牧饲料产业扶贫新方法新模式,大力推广可复制、可推广、造血功能强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产业基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饲料行业产业扶贫成就展是一次饲料产业扶贫工作的成果展示活动,更是一个守初心担使命的生动课堂。下一步,协会将紧扣农业农村部中心工作,立足“三农”工作实际,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发挥农业化龙头企业主力军作用,团结带动更多农牧饲料企业投身产业扶贫,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全力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帮助贫困群众走出贫困,奔向小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

正邦集团

一、立体助力脱贫攻坚

正邦集团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全力展开产业扶贫。主要举措包括:

1.成立专门的产业扶贫工作机构,建立工作团队。2012年成立产业扶贫部,选配40多名专职人员从事产业扶贫。

2.编制《产业扶贫五年规划(2016—2020年)》。确定了当年50个产业扶贫重点项目。

3.调拨产业扶贫投资资金。2012年以来,设立280亿元产业扶贫基金,在井冈山、沂蒙山、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和连片特困区70多个县创办了120多个农牧企业。2018年,新上扶贫项目44个,新增投资50亿元。

4.推广产业扶贫模式。为更好带动农户脱贫、发展养殖业、种植业,至今已形成生猪、油茶、香樟、食品加工、水稻等6个产业链,上中下游共计联系上百万户农户。

(1)在养殖产业推广“四提供两担保”正邦扶贫模式。由正邦建设养殖基地和配套饲料厂,设立服务部,帮助贫困户建设养殖场;正邦免费提供猪苗、饲料、防疫服务和养殖技术,实行贷款担保、回收价格担保,确保合作农户一头生猪纯收入150元以上。累计扶贫农户超过100万户,而且每年还在以20%的增速发展。

(2)在种植产业实施“订单农业”。正邦实施“加工厂+生产基地+种植户”战略,带动农户发展油茶、香樟种植80多万亩,种植特色水稻品种50万亩。

(3)大力开展就业帮扶。印发《正邦集团各分子公司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方案》,要求分子公司就近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至2018年,共安置29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

(4)深入实施结对帮扶。积极响应“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号召,结对帮扶贵州望谟县里穴村、江西新干县炉村村和东乡县北庄村。捐款310万元在北庄村、炉村村建设油茶基地,在里穴村建设养殖基地,对三个村3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针对性就业帮扶,帮助上百人脱贫。并在以上三县分别投资4亿元,建设产业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就业。

(5)出台产业扶贫考核办法。将产业扶贫的成效列入分子公司考核内容,具体包括新增投资贫困地区企业数量、带动农户数量、增加农户收入等。同时,集团审计部对扶贫台账进行审计。

二、产业扶贫的实效:“四个一”

实效1:兴起了一批产业,使贫困地区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效2:带动了一方农民致富,使100万人改变了贫困户身份。

实效3:培养了一支创业队伍,使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实效4:树立了一流形象,使正邦集团的发展扎根深厚土地,拥有牢固基础。

三、获得荣誉

2017年,正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总裁林印孙荣获国务院颁发的“2017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正邦集团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奖”;2018年,正邦科技公司总经理林峰荣获“中国最有社会责任感扶贫先进个人”,正邦科技公司被评为“中国最有社会责任感扶贫企业”。

四、积极参与光彩慈善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邦集团8次参与中国光彩事业行活动,累计捐款捐物达4800多万元,各地的分子公司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捐款捐物2000多万元。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北农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投入脱贫攻坚战。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多家单位共同创建了“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农业产业扶贫联盟”,大北农集团当选联盟主席单位。出资1000万元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成立“中国扶贫研究院”。

大北农集团在国家级贫困县投产饲料企业5家,生猪养殖企业2家,肉羊、蛋鸡企业各1家,累计投资5亿元;在建项目投资25亿元;协议投资37亿元。

大北农集团采取“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模式对贫困户开展帮扶,通过创建乡村合作社,携手银行授信(仅公司旗下驰阳集团获授信60亿元),通过合作社平台助推贫困户发展生猪产业,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大北农集团委托合作社、家庭农场结对帮扶贫困户5年,结对贫困户将银行贴息贷款委托公司,贫困户每年按投资额6%~8%领取固定红利。扶贫先扶智,大北农集团实施“百万人才工程培训”,通过中国农民大学对贫困人口进行培训,帮助其掌握实用技能。

丰尚农牧装备有限公司

丰尚农牧装备有限公司作为农牧装备龙头企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为落实《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公司深入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当地牧业发展水平滞后,没有成套饲料设备的现状,援建了皮山县兰干村年产1万吨反刍饲料生产线。该套机组满足5000头羊、5000头驴、1000只鹅的养殖需求,显著提升了当地饲料加工能力。项目从生产到竣工投产历经3个月,期间安装及调试仅用20天。所有标识采用维汉双语,并为生产人员培训设备工作原理、操作要领,确保生产安全。

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运用产业优势,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服务”的运作模式,提供“饲料+种苗+制剂+养殖技术服务”一体化的养殖服务平台,帮扶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至今,成功帮扶100多万贫困户脱贫致富。主要做法:一是提供启动资金扶贫。公司每年提供扶贫资金超5亿元,帮扶农村困难人口解决创业启动资金。二是技术下乡扶贫。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培训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三是就业扶贫。累计为4 3 0 0 多名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每年接收贫困人口300多人。

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勇担社会责任,为建设新农村、改善医疗、赈灾、修路架桥、办学助学等累计捐款超过1.6亿元。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科技兴农、改变中国农村现状”为使命,积极参与产业扶贫,优先在贫困县建设生产基地。截至2018年年底,公司在国家或省级贫困县直接投资项目共28个,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0亿元,吸纳贫困人口2659人,对接约2.5万贫困人口。公司整合集体土地等资源,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发展产业园建设项目与民宿经济、乡村旅游等,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贫困户发展致富。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关于对口帮扶工作的号召,与贵州毕节市织金县只东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无偿资助100万元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年均捐资数百万元用于扶贫助学、支持对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开展了对湖南岳阳市屈原管理区营田镇玉湖村、凤凰乡荞麦湖村、湘阴县石塘乡龙大村及东塘镇湖湾村的扶贫工作。

公司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采用“公司+农户”“正虹科技‘N+1’融资服务模式”模式,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已带动了对口扶贫村及周边地区上万多农户养猪致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约2万人。对口扶贫村基本实现脱贫任务,如湖湾村通过帮扶,贫困率从帮扶前的15.4%减至1.2%。2019年,公司承担了湘阴县杨林寨乡宗师潭村驻村扶贫,帮扶资金10万元,对口帮扶贫困户5个。

同时,参与了“万企帮万村”活动,对口帮助平江县三阳镇石坪村。公司先后被授予“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驻村帮扶工作一类单位”“扶贫助学爱心企业”“2017年度驻村帮扶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六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力推“造血扶贫”,以产业扶贫为主,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土地流转扶贫、农副产品购销等为辅,积极推动扶贫项目。

扶贫主要模式分为“3+N”“4+N”模式。实行六统一:“统一圈舍设计、提供猪苗、提供饲料、提供兽药、技术服务、生猪回收。”

新希望六和因地制宜在全国各地开展产业扶贫,2017年投入资金1200万元,2018投入资金5.9亿元,在四川仪陇县、喜德县和昭觉县,贵州施秉县、毕节市,甘肃靖远县,陕西宜君县,山东单县、嘉祥县、聊城市以及河北、河南、海南、山西等地扶贫项目均已签约建设、落地运营。自2016年起,公司累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脱贫2367人。

新希望六和获得了“上市公司扶贫创新案例奖”“四川省扶贫先进企业”“四川省畜牧协会扶贫先进企业”、人民网“2017中国优秀扶贫案例”“2018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精准扶贫优秀案例奖”“四川省经信委扶贫优秀企业”“2018年度上市公司最具社会责任奖”“2018饲料行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新希望集团董事长、新希望六和董事刘永好还获得了国家扶贫攻坚奉献奖。

正大集团

正大集团进入中国伊始,率先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了大批贫困农民兴业致富。党的十八大之后,将原有模式升级为“政府+企业+银行+农业合作组织”的“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贫困户成为扶贫产业的股东,拥有了可实现持久脱贫、长期增收的自有产业。目前“四位一体”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额超过55亿元,包括云南弥渡5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扶贫项目、陕西咸阳100万头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项目、甘肃嘉峪关正大新农村现代农牧产业化示范项目、云南昆明东川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扶贫项目、贵州毕节金沙县24万头生猪养殖扶贫项目、福建正大肉鸡精准扶贫养殖基地项目、广东湛江猪事业扶贫合作项目等,对贫困户出产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确保农民收入,规避种养风险,实现长期脱贫。

正大集团注重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各事业板块参与公益慈善和捐助捐赠总额近16亿元人民币。2015年,正大集团在京发起设立正大慈善基金会,业务领域聚焦在教育支持、扶贫济困、儿童和救灾四大领域,累计捐赠支出4000多万元。

正大集团四川绵阳梓潼县扶贫项目采用“1+5”产业扶贫新模式,“1”代表政府,负责组织,“5”中的正大集团负责技术支撑及生猪回购;金融部门负责为贫困户提供小额信贷;扶贫合作社由贫困户及村集体投资入股;农场主负责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贫困户用扶贫小额信贷折股入社,按股分红。贫困户收益只与生猪养殖成绩挂钩,不承担市场风险。截至2017年,梓潼县项目直接带动贫困户780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云南弥渡县50万生猪产业链扶贫项目总投资20.65亿元,项目完成将带动弥渡县4110户贫困户,15000多人实现脱贫。

兰州正大食品有限公司采取“331+”(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联合体;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立统一品牌质量管理体系;+党建+村集体经济)产业扶贫模式,将贫困农户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采取保底分红与效益分红相结合的方式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脱贫。

正大集团嘉峪关新农村现代农牧产业化示范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正大集团搭建平台,政府贴息支持,银行贷款,正大集团担保,设计、建设、租赁经营。从项目运作伊始,400户残贫户每年获取收入,十年之后项目资产转换成400户残贫户净资产,户均50万元,残贫户依靠资产获取固定收益,实现长期脱贫。

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成立了集团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集团党委副书记牵头负责,安排专职扶贫人员,制定扶贫规划,有序推进脱贫攻坚。

一是开展产业扶贫。推出“1+5”养殖合作模式,在贫困地区建设养殖合作项目。贫困地区农户通过组建养殖合作社,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公司养殖项目合作,以获得收益。2018年,仅河北大名县项目就发放扶贫资金500万元,实现1600多户贫困户脱贫,同时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300贫困户脱贫。

二是对口扶贫湖南株洲南塘村、醴陵将军村,给予扶贫资金,为村民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帮助贫困村村民发展养殖业。

三是开展教育扶贫。设立教育扶贫基金,在高校建立唐人神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

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的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创新产业模式,产业驱动助推脱贫致富,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构建产业扶贫网络,组建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致力于产业扶贫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并实施了生猪产业“1211生猪代养模式”“1+8精准扶贫模式”“T+生猪产业联盟模式”、肉鸡产业“1+4精准扶贫模式”等多种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为精准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应用上述模式先后在四川等7个省、18个区县、200多个村镇投入超20亿元发展生猪、鸡、鸭产业,培训1350户养殖户,带动4000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建设,直接带动8000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公司聚焦“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与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签订了220万头生猪养殖园区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在凉山州投资25亿元,发展现代生猪产业,通过生猪代养,助推凉山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018年,公司被评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2018饲料行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股份”)总营收572.36亿元,合作家庭农场获得养殖收益共81.5亿元,户均年获利15.5万元。温氏股份783个精准扶贫项目覆盖近20个省区市,投入扶贫资金总额约1.87亿元,对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多万人,其中约3.17万人实现脱贫。

温氏股份以“温氏模式”为基础,产业发展脱贫与转移就业脱贫相结合,制定“定制式”脱贫方案,确保每个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一、转移就业脱贫

温氏股份投资建设养猪企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仅2018年,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2人进入温氏股份养殖场工作,人均月收入4500元以上;与温氏股份合作的家庭农场提供了500个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24000元。

二、产业发展脱贫

2018年,温氏股份通过多种“定制式”扶贫,带动10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一是贫困户自建自营模式;二是个人投资者建设模式;三是社企合作扶贫模式;四是“温氏+村集体+贫困户劳力分成+贫困户投资分红”模式;五是兜底式扶贫模式;六是政府全资模式;七是公司投入设备模式。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扬翔公司”)在公益事业上捐物、款合计1.4亿元,以“公司+农户”的模式,累计已带动230万农民养猪致富,户均增收18320元;2017年加盟“扬翔家庭农场”的农户已有2800多个,户均增收7.8万元;运用“公司+基地+农户(家庭农场)”模式,带动1200多户合作养殖肉猪,户均年收入超20万元。

扬翔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强化党建引领,结合公司经营实际,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为基础,创建了“一十百千万”精准扶贫养殖小区模式。“一”是由龙头企业统一规划建设生态养猪场并组建1个专业合作社;“十”是每个合作社最少吸纳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百”是每个合作社最少流转100亩土地;“千”是每个合作社每年最少出栏1000头肉猪;“万”是每个入社贫困户年收入不少于10000元。该模式从2015年12月开始建设基地运营至今,共建设14个基地,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5549户,带动63个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辐射带动3.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社会脱贫攻坚助力。2018年5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到扬翔公司考察时,对扬翔公司党建引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科技创新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扬翔公司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公益饲料企业”“全国饲料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先进企业”“全国饲料行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企业”“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刻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明确由公司党委副书记负责扶贫工作,结合自身优势,从教育扶贫、技术扶贫、产业扶贫三个方面制订出具体的扶贫方案。

为对口定点扶贫县安徽省萧县检疫人员免费开办“中牧动物疫病检测技术培训班”。为萧县石林村、庄里村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室”。选择优秀员工参加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派驻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担任副旗长,为产业扶贫做出贡献。向西藏贫困地区捐赠代表性产品28箱。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针对对口县四川乐山沙湾区、夹江县贫困特点,分别提供产业扶贫小额贷款101万元、67.8万元,用于科学养猪技能培训,培训人数1000余人次,实现人均增收3000多元;为当地养殖户免费赠送累计8万元的猪苗、饲料,实现产业脱贫。

大力实施国家脱贫攻坚战略,落实省级“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捐资教育,慰问敬老院老人。与江西泰和县上模乡老居村签订帮扶协议,出资100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住房、教育、医疗等;引导老居村发展蔬菜、稻虾禽畜养殖等产业,帮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河南广安集团

河南广安集团专门成立了扶贫办公室,制定和落实扶贫帮困工作规划。公司与河南省叶县人民政府共同创新了“政、融、保、担、村、户、企”(政府+金融+保险+担保+村集体+贫困户+龙头企业)七位一体的“村集体经济+农业产业组合扶贫”叶县模式,签订叶县村集体经济+农业产业组合扶贫养殖项目,项目帮扶贫困人口14400人。

在新蔡县设立30万头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项目,通过“公司+农户”放养模式提供就业岗位,使当地贫困户年总收入达2400万元。捐助新乡市封丘县应举镇东大村30万元,帮扶贫困人口脱困。先后开展技术讲座400余次,培育知识型农民。到2020年,计划通过放养模式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增收4000万元,全面推动公司“帮扶万人脱贫致富”奋斗目标。

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月26日,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庆堂到福建省寿宁县南阳镇坝头民族村开展“千企帮千村”捐赠慰问活动,并向坝头民族村捐赠50万元。2019年1月9日,天马科技向甘肃省通渭县捐赠50万元。

山东亚太中慧集团

山东亚太中慧集团(以下简称“中慧集团”)采用聚落式密集发展模式,产业链条覆盖饲料、种禽、孵化、养殖、加工,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慧集团“公司+农场主”模式,催生了大量中产阶级。中慧集团年可消化粮食160余万吨,带动农户28余万户,促进农民增收。中慧集团完善产业链条,吸引更多农村劳动力投身到养殖事业,实现脱贫致富。

同时,中慧集团成立以来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致力于开展各类扶危帮困、抗震救灾、助学助教等公益活动。

山东和美华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和美华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热心参与公益活动。公司与山东济南市南部山区长峪村签订扶贫帮扶协议书,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养殖模式,对14户贫困家庭实施精准扶贫,指导和帮扶发展养殖业,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积极参与庆祝世界鸡蛋日公益活动,向贫困地区小学献爱心,捐赠现金和鸡蛋。

山东布恩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布恩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造血式”扶贫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带强一批产业,带动一批项目,带活一片市场,带建一批基础设施,增强贫困村及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鼓励支持贫困户创业,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布恩集团累计投入22.89亿元建立“布恩创业基金”,以无息贷款形式扶持农民建设、改造、升级养殖棚3963座,带动了周边3000多户农户从事养殖,收益大幅提高,部分农户脱贫致富。投资在国家级贫困县安徽省泗县建厂,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公司积极参与爱心扶贫、灾后援建、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

山西大象农牧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大象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起步于1989年,通过30年发展,成为一家集种禽繁育、饲料加工、肉鸡屠宰、种猪繁育及商品猪养殖、生物制药于一体全方位产业化大型龙头企业。自创立以来,山西大象不忘初心,胸怀家国天下,创新采用“211”工程和“1+1+1+1”养猪发展模式。由政府牵头解决水、电、路“三通一平”,企业提供担保,支持贫困户贷款3万~5万元用于养猪产业扶贫项目投资,村委、合作社组织农户入股,公司参与帮助建设高标准猪舍和生产管理,所获利润按入股比例分红,并保证参股农民每年获得不低于10%的分红。截至2018年12月底,公司已在山西省37个市县区(其中贫困县27个)实施了92个产业扶贫项目,投资设立123个分子公司,183个生产厂(场),产业链带动1.8万农户调产增收,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585户。公司先后获得“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全国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等称号。

山东天普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天普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扶持贫困户增收。公司合作种植户10000余户、养殖户1000多户,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间接促进农民就业10万名,带动农民每户平均每年增收5万元。具体做法是通过“公司+农户”方式,吸收贫困户,以“阳光行动”服务解决贫困户不会养、养不好的问题,达到脱贫致富。2017年开始,为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着力打造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实施分红制度。截至2018年年底,共帮扶建立新型农合社80家,发展社员5000余人,家庭农场发展至185家,吸收了贫困人口就业。为解决贫困户脱贫资金问题,公司积极通过建立政府、银行、保险相互协调配合的新型扶贫小额模式,积极推动贫困村农村金融工作。建立天普阳光爱心基金救助扶贫,累计无偿资助及捐助200余万元。

长春博瑞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长春博瑞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在新疆图木舒克市投资960万元建立新疆博润农牧有限公司,解决当地70个贫困人口就业。扶贫先扶智,公司为贫困养殖户举行数百场培训,解决养殖实际问题,使贫困户增收近百万元。同时,公司捐资10万元支持脱贫攻坚。

北京大伟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大伟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扶贫号召,利用自身优势,启动实施“嘉海产业扶贫计划”。该计划包括蛋鸡产业的“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互联网+保险”模式和生猪产业的1118模式。

1118模式,即通过1个养猪户年出栏1000头生猪,收益20万元,净受益增加14万元,带动18个贫困户。养殖过程中养猪户只负责建设猪舍和提供人工,种猪繁育、仔猪生产、饲料配送、药品配送、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商品猪销售等环节,由公司全程负责并跟踪服务,确保养猪户稳赚,贫困户受益。1118模式已在黑龙江、辽宁、湖南、河北和山西等省建立了多家扶贫示范基地,放养生猪近百万头,并在10多个省协管、托管、租赁经营320多家规模猪场,养殖母猪8万多头,帮扶361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蛋鸡产业扶贫工作方面,自养、协管和托管180多家规模蛋鸡场,近2000万只蛋鸡,从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湖北五省区中优选五家规模蛋鸡场作为扶贫示范场,帮扶521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河南亿万中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亿万中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宁陵县投资8500万元建设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提供100多个工作岗位,带动贫困户就业。探索特色养殖合作社扶贫模式。在宁陵县投资建设100栋鸭舍,建立蛋鸭养殖合作社,安排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对鸭苗引进、饲养管理、疫病防控、饲料使用、鸭蛋的销售,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规范性指导。养殖前期社员资金短缺,给予资金帮扶政策。

北京四方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四方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建立蔚县四方红农牧产业园,发展生猪产业,助力蔚县脱贫。2017年,公司与河北省蔚县扶贫办签订扶贫协议。2017—2018年,共计对接吸纳陈家洼乡等10余个乡镇7762户贫困户入股、就业。公司着力打造“五金”扶贫模式,即“流转土地赚租金、就近务工挣薪金、入股企业分股金、带动产业得现金、购买肥料省本金”,定向帮扶贫困户增收脱贫。

公司先后获得“产业扶贫先进单位”“东西部扶贫先进单位”“2018饲料行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同时被选入2018年“中国企业精准扶贫优秀案例”。

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桂林力源集团是一家全员持股的大型民营企业,产业涵盖粮油食品、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种禽育种、生物科技等,拥有员工6000余名,合作农户4万多户,其中贫困户及残疾人员800多人。公司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

一是在公司内安排贫困户就业,共同持股,保证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

二是协调合作伙伴安排贫困户就业。

三是赠送种子给贫困户,保价回收。

四是以“公司+农户”模式与贫困户合作养殖,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支撑,全额回收成品,保障贫困户获取稳定收益。

五是培训引导贫困户按供港标准种植水果蔬菜,公司包销合格产品。

六是定向捐助贫困村。

七是公司商铺优先销售贫困村生产的优质农产品。

八是与银行合作,公司为饲料经销商和养殖户做担保,帮助其进行小额贷款,带动贫困户增收。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关爱人类健康”这一公司宗旨始终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与浙江省红十字会、浙江省扶贫办公室签署“博爱救助项目协议书”,向省内欠发达乡镇的特困农户捐赠药品;向灾区捐款;捐赠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浙江慈善总会建立留本冠名“浙江医药慈善基金”。在各院校设立奖学金累计达2000万元。

公司多次被授予“浙江省红十字博爱功勋奖”,被评为“浙江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

谷实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谷实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积极参与产业扶贫。2016年,公司在国家级贫困县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投资1.8亿元,开展生猪养殖扶贫。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贫困户共同组建富民生猪扶贫养殖合作社,谷实集团生产运营,资产收益资金为贫困户兜底收益。2017年资产收益278万元,147户贫困户分成,户均增收883元。2018年,公司继续投入扶贫资金1962万元,用于合作社猪舍等基础设施,吸收更多贫困户进入,目前带动贫困人口2946人。

2 0 1 8 年,公司被评为“黑龙江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行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猜你喜欢

贫困户农户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