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能繁母猪繁殖率和育成率的技术要点

2019-04-08杨素娟河南省新密市畜牧局

中国畜牧业 2019年24期
关键词:商品猪断奶间隔

文│杨素娟(河南省新密市畜牧局)

杨建春

母猪繁殖率和育成率低,已成为养猪业和同行普遍关注的问题。据有关统计数字看,我国能繁母猪年产平均仔窝数为2.0,丹麦为2.27,荷兰为2.33,法国为2.24,爱尔兰为2.28;我国平均每头母猪年断奶仔猪头数为17,丹麦为26.1,荷兰为24.5,法国为24.2,爱尔兰为23.1;我国平均每头母猪年上市商品猪头数为13.8,丹麦为24.3,荷兰为23.4,法国为22.4,爱尔兰为21.9。从上述数字不难看出我国与其他国家能繁母猪生产性能上的差距。

另外,从能繁母猪固有的生产性能看,正常发情排卵2 1 枚,但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胚胎成活率为8 0%,胎儿成活率为8 0%,死胎占6%。由此可以看出母猪育成率提升的空间还很大。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研究结果,在做好猪群常规免疫接种、疫病净化的前提下,通过科学添加无激素、无残留的河南富多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催情散、保胎无忧散、益母生化散等中药系列产品保健,实施三项核心技术、四项配套措施、把好两个关键技术以及商品猪育肥技术,对提高母猪繁殖率、育成率和养猪场经济效益起到了显著作用,现简述如下,供养猪场借鉴参考。

一、实施科学的免疫程序

1.母猪免疫程序。产前30~60天,免疫伪狂犬基因缺失苗;产前45天,免疫三价工程苗;产前20天,免疫链球菌灭活苗;产前1 5天,免疫三价工程苗;产后15天,免疫细小病毒疫苗(产两胎后停止免疫);产后2 0 天,免疫猪瘟疫苗、猪丹毒和猪肺疫二联苗;产后25天,免疫口蹄疫疫苗;产后30天,免疫蓝耳病疫苗。

2.仔猪免疫程序。1日龄,免疫猪瘟疫苗;3 0 日龄,免疫仔猪副伤寒疫苗;3 5 日龄,免疫口蹄疫疫苗;5 5 日龄,免疫猪丹毒和猪肺疫二联苗,同时,第二次免疫猪瘟弱毒疫苗(剂量加强);7 0 日龄,第二次免疫口蹄疫疫苗;80日龄,免疫蓝耳病疫苗。

该免疫程序仅供参考,还有一些疫苗没有纳入免疫程序,具体要结合当地疫情制定。蚊蝇季节到来之前要注意乙脑疫苗的免疫。后备母猪在配种之前要将常规疫苗免疫齐全后再进行配种,种公猪常规疫苗一般每年免疫两次。

二、落实猪场疫病免疫措施

建立健康种猪群,培育无病后代。要坚持自繁自养,严把引种关,避免从带毒种猪场引种,同时要做好引种的检疫检测、隔离观察、消毒防范、药物防控等工作。

1.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切实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同时,结合当地疫病发生和流行情况,对于不常发生的疫病要接种灭活疫苗,以便净化疫病。

2.制定科学的消毒程序和制度。切实做好猪场、猪舍以及其他可能污染的设施、设备、人员、场地的全面消毒工作。

3.提高猪群抗病能力。实践证明:采用五疫快康(0.2%)、强力黄芪抗颗粒(0.1%)、鱼肝油钙粉(0.5%)混合拌料,全场猪连续自由采食4天,以后50千克以下猪每间隔5天投喂一次,50千克以上猪每间隔12天投喂一次,让猪自由采食2天,如果再配合强效吉因活能饮水,同时配合环境消毒,可提高猪群抗病能力。

三、采用三项核心技术

在饲料营养全面、基础免疫扎实的前提下,抓住三个关键技术。一是产后投喂100~200克益母生化散1~2天;二是30天断奶后给母猪(按0.5%~1%比例)连喂5天催情散,使其发情配种;三是母猪准胎30天,按0.5%~1%比例在饲料中拌保胎无忧散,连喂5~7天,以后每间隔12天投喂2天,进行产前保健。这三项技术主要用于提高母猪产仔率。

四、落实四项配套措施、把好两个关键技术

1.给怀孕母猪饲喂哺乳料。在正常饲料营养的前提下,给孕猪怀孕后期饲喂哺乳料,以提高孕猪多胎所需营养,避免产后缺乳现象的发生。

2.人工辅助喂养仔猪。一是做好仔猪代养工作,在仔猪出生的第一天调整到位。二是做好人工喂养仔猪工作,保证每头仔猪都吃到母猪初乳,对奶水不足的母猪加强营养,给喂催奶灵散,备好优质奶粉或鲜奶,对人工辅助仍吃不饱母乳的弱仔,实施人工补养。

3.补铁、补硒和三针保健。这是我国养猪场普遍实施的一条成功经验,3~4日龄时给仔猪肌内注射含硒牲血素,然后,用富多康长效赛米先、强效吉因活能(主要成分为板蓝根及多肽成分)以及使用氟洛欣实施三针治疗性保健。

4.从仔猪7~9日龄开始喂教槽料。尽早调理仔猪肠道,以避免仔猪拉稀,影响仔猪生长。

5.把好两个关键技术。

(1)把好仔猪出生关。在母猪临产时肌内注射0.15~0.2毫升/千克的长效赛米先、强效吉因活能或者产前一个月在孕猪饲料(100千克)中添加强力黄芪抗颗粒(0.2%)、生态活力一百(0.1%)、鱼肝油钙粉(0.5%)拌料,连喂一个月;母猪产仔过程中,对后期无力或胎位不正的母猪要及时助产或人工帮助复位顺产。

(2)把好仔猪断奶关。仔猪断奶前一周对母猪逐渐减料,对仔猪逐渐增料;断奶后仔猪要在原产床继续喂养1~2周时间,同时拌五疫快康(0.2%)、强力黄芪抗颗粒(0.1%)、鱼肝油钙粉(0.5%),按比例拌料饲喂4~5天。让仔猪自由饮用一周后进入常规保健。转群时要尽量让一个产床的仔猪转到一个保育栏内,避免咬斗应激。断奶一周内温度维持不变,以后每间隔2~3天降低1℃直至常温;延期饲喂仔猪教槽料,逐渐更换饲料,避免突然换料;保持圈舍卫生清洁、空气新鲜和仔猪适宜的密度、温度;夏季温度超过3 0 ℃时可在饮水中添加抗热应激的药物,让猪自由饮用,以避免热应激、断奶、换料引发拉稀或传染病的发生。上述四项配套措施和两个关键技术会提高仔猪成活率。

考虑WSNs存在不稳定性,如果节点j是正常节点,将会以0.98~1.00的几率完成网内各项交互与采集任务。如果节点j是恶意节点,将会以0.8~1.0的几率展开选择性转发与发送虚假监测数据。i、j的共同邻节点均为正常节点,并提供真实的推荐信任,所有节点的信任初值均为0.5。4个信任因素的权重为 w1+w2+w3+w4=1,直接、间接信任的权重为φ=θ=0.5。

五、实施商品猪科学育肥技术

进入商品猪育肥阶段,可参考以下商品猪育肥技术。商品猪科学育肥技术可归结为“二化”,即猪种良种化、饲养标准化。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1.品种选择及杂交模式。猪场可选择杜罗克作父本,长白、大约克夏杂交后代作母本,进行三元杂交所生产的后代作为商品育肥猪,这也是目前猪场选择繁殖种公母猪普遍公认的一种理想杂交模式。

2.育肥的基本条件。

(1)温度。40千克以内(乳猪阶段除外)18℃为宜;40千克以上15~16℃为宜。

( 2 ) 湿度。 相对湿度60%~75%为适宜。

(3)密度。每栏饲养10~15头为好。每头猪占有面积:体重3 0 ~5 0 千克和5 1 ~1 0 0 千克的猪,分别占0.45平方米和0.8平方米为宜。

(4)去势。仔猪去势应在哺乳期体重5~7千克时进行,现在大部分养猪场只对公猪去势。

(5)免疫。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季节特点,制定科学免疫程序,进行规范性的预防接种。

(6)驱虫。50~60日龄配合转群,采用富多康万虫灭预混剂(50%),让猪自由采食3天或富多康伊维菌素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03毫升皮下注射一次。如果体表伴有疥癣感染,间隔7~9天再拌料3天或皮下注射一次富多康伊维菌素注射液,同时配合环境杀虫,以驱杀肠道及体表寄生虫。

(7)促长健胃。驱虫之后,按0.2%的比例在饲料中拌富多康快大康,连喂3~5日;接着按0.1%全程添加富多康生态活力一百,喂至出栏。

(8)药物保健。50千克以下猪每间隔5天投喂一次,50千克以上猪每间隔12天投喂一次。

(9)适时出栏。当育肥猪长到1 0 0 千克之后,细胞进入老化期,饲料转化率低,生长缓慢,应及时出栏。一般提倡在90~100千克时出栏。

笔者通过上述综合技术措施,不仅改善了猪肉品质,而且还显著提高了母猪繁殖率和育成率,并调动了养猪者的积极性,该技术对生猪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商品猪断奶间隔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间隔问题
Hunter—Gatherers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间隔之谜
商品猪屠宰检疫中常见疫病症状及处理方法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商品猪屠宰检疫常见疫病症状及处理方法探讨
上楼梯的学问
头夹球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