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普瑞酮联合雷贝拉唑对慢性胃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2019-04-08周济敏

关键词:贝拉胃炎炎性

周济敏

(壮岗中心卫生院,山东 临沂 276700)

慢性胃炎又被称之为慢性胃黏膜病或胃黏膜炎,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发病基础为胃黏膜层病变,主要病因则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该病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所以并没有特效药物。有研究报道: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该病效果显著,亦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在常规四联疗法的基础上实施替普瑞酮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疗效较佳。本文旨在研究对慢性胃炎患者给予替普瑞酮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特选取本院100例患者展开研究,现做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接诊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用药差异将其分为两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5~75岁,平均(55.56f10.56)岁;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36~75岁,平均(55.15f10.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治疗加替普瑞酮:入院后,根据Hp检查结果(阳性)给予常规四联疗法:0.2 g左氧氟沙星(0.2 g/次,2次/d)+1 g阿莫西林(1 g/次,2次/d)+0.5 g奥硝唑(0.5 g/次,2次/d)+ 0.1 g呋喃唑酮(0.1 g/次,2次/d),治疗10天。口服50 mg替普瑞酮(国药准字H20093656,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50 mg/次,3次/d。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贝拉唑:口服20 mg雷贝拉唑(国药准字H20040715,四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迪康制药公司),20 mg/次,2次/d,治疗7天为1疗程,两组患者共治疗2疗程[1]。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对比分析治疗疗效;严格参照《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2003版本,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胃黏膜恢复正常,炎性症状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黏膜有所恢复,炎性症状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加重,胃黏膜无改善,炎性症状加剧)。

1.3.2 对比分析治疗安全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治疗疗效

观察组疗效98.0%,对照组84.0%,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2.2 分析治疗安全性

观察组:发热1(2.0)例,恶心呕吐0(0.0)例,皮疹0(0.0)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对照组:发热3(6.0)例,恶心呕吐3(6.0)例,皮疹1(2.0)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13,P<0.05)。

3 讨 论

上腹隐痛、食欲减退、反酸等症状均为慢性胃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大量研究证明慢性胃炎主要由Hp感染引起,因此消除Hp感染、修复受损胃黏膜、重建胃黏膜保护屏障是目前治疗慢性胃炎的根本措施。

雷贝拉唑属于第2代质子泵抑制剂,患者服药后可有效依附于胃壁细胞表面,抑制H+/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减轻胃酸腐蚀,有效发挥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替普瑞酮属于萜类物质,组织修复作用和广谱抗溃疡作用较强,可以促进胃黏膜微粒体中糖脂质生物合成,加快高分子糖蛋白合成从而修复胃黏膜[2]。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贝拉胃炎炎性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老狗贝拉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唠叨的妈妈
四十九条围巾
三根横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