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姓氏文化

2019-04-07刘立云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13期
关键词:百家姓

刘立云

【摘要】中国姓氏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工业化的社会里,它似乎没有多少它曾经具有的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的传统。姓氏不仅是当今社会成员称呼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紧密相连。因此,本着“强化核心素养,传承传统文化”的理念,设计了以《百家姓》为题材的儿童陶艺教学案例。

【关键词】姓氏文化 陶艺教学 《百家姓》

一、缘起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陶艺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书法、雕塑、设计等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儿童陶艺教学是对儿童进行的陶艺教育,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启蒙教育和艺术思维的启发式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从生理机能上来说,可以锻炼儿童的手指活动能力、手脑的协调能力;另一方面,从作品的形式来说,儿童创作的陶艺作品具有一种原始的活力和自然的艺术感染力,顺应儿童的天性,开启儿童的思维。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教师需尝试用泥材等材料,通过揉、搓、压等方法丰富造型活动。

二、教学思路

在孩子的眼里,世上万物只分为好玩与不好玩,而陶艺无疑属于好玩的行列。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喜欢玩泥是孩子的天性。本课教学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尝试、探究和体验中掌握制作要领,把握“泥巴极具可塑性、可重复制作”的优势。孩子们通过用力敲打泥巴、捏塑泥块等,体会玩陶的乐趣,获得身心的愉悦感、自我创造的成功感。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姓氏的文章,成文于北宋初,共收集姓氏五百余个。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过:“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本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百家姓》融入到儿童陶艺教学中,让孩子在玩泥巴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姓氏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同时真正感受到中华姓氏的源远流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活动中心调色板少儿书画社的学员,书画社的孩子具有一定的绘画和书写基础。学生年龄为7至8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一颗好奇心,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

四、教学目标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我们都是百家姓的传承人。课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姓氏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了解姓氏的重要性,对中国汉字的结构更加了解,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转变传统的陶艺教学观念,以中国传统姓氏文化《百家姓》为依托,让孩子们在课程中体验玩泥巴的乐趣,同时又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五、重点难点

1.陶艺与文字的结合。泥条组成汉字的结构,学会运用拍泥板、搓泥条、捏花、借助陶艺工具按压等不同的立体造型方法来完成作品。将姓氏文字合理组织构图,掌握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

2.陶艺与绘画、书法相融合。掌握“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做一做”的基本要求。

六、教学过程

《陶艺百家姓》课程共计四课时,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了解姓氏文化、画一画和写一写、创作陶艺百家姓、讲述中华姓氏树。

1.了解姓氏文化

中国人的姓,大多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据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五千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姓氏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的伏羲氏时期。姓氏的来源分为13类,即来源于图腾、部落、居住地、官职、皇帝所赐、避难改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等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大有创作的《中华姓氏图腾》,依据的是古老的甲骨文、金文和《鸟虫书》以及刻在出土文物上的族徽,还有就是口口相传的神化传说。从姓氏图腾中,我们可以看到姓氏汉字的演变,是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演变过程。

陶艺《百家姓》造型特征的灵感来源于汉代瓦当。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筒瓦的组成部分,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尤其汉代瓦当图案优美、质朴浑厚,孩子们在制作陶艺的时候可以从中借鉴其艺术造型特征。

2.画一画,写一写

孩子们对姓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接着让孩子们画一画自己的姓氏。孩子们的画笔下呈现出一幅幅充满童趣、丰富多彩的姓氏作品。然后,写一写自己的姓氏,调色板少儿书画社的学员具有一定的书写基础,一笔一划下呈现出自己的姓氏。

3.创作陶艺百家姓

(1)揉泥球,拍泥板。将泥巴揉搓成圆球状,用泥拍拍打,用力均匀,拍打成型,制作出一块厚薄适中的泥板。

(2)写汉字,刻姓氏。先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姓氏,以免用泥条塑造文字的时候遗漏笔画,再将自己的姓氏用竹签刻画在泥板上。

(3)搓泥条,塑文字。取适量的泥块,双手搓泥条,要求粗细均匀,不断开,用泥条来拼贴出自己的姓氏汉字。

(4)压花纹,添装饰。将泥板的外围和空缺处进行装饰,借助陶艺工具按压出一些花纹。这样一件《我的姓氏》陶艺作品就完成啦!孩子们的作品文字匀称,图案优美,朴素稚拙。一件件姓氏作品呈现出汉代瓦当般的质朴浑厚,古朴之中蕴含着孩童的艺术气息,散发出一种生动、自然的艺术感染力。

4.讲述中华姓氏树

最后,一起观看《姓氏树》图片。姓氏树,我们的姓氏从哪儿来,祖先是谁,根在哪儿,它都能给你提供一定的线索,树上有很多的叶子,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姓氏,有你的,有我的,有大姓,也有小姓,所有的叶子依附在一根根的枝条上,枝条又依附在树干上,树干的根就是我们所有人的根,所以说中华民族万姓同根。希望通过陶艺《百家姓》这节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中华万姓一家,同根同源的道理。

七、教学反思

将《百家姓》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儿童陶艺课程中,对于学生来说,既锻炼了动手创作的能力,又对自己的姓氏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赋予了自己姓名更多的文化色彩。同时,这样的陶艺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又能充分体现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生动的美育。所以,我认为运用得当,不仅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更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艺术修养的提高。

陶艺是一门融合雕塑、审美、设计于一体的艺术,在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艺与能力。陶艺涉及的素材很多,与历史、科学、文化、艺术等都有联系。如何在陶艺教学的过程中,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值得教师去思考的问题。我会一直在探索中学习,力求把陶艺课做成一门有特色的课程,让孩子们在泥土的朴素和原始中寻找快乐。

八、结语

我們是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在传承家族姓氏,它既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代号,也是我们家族血缘关系的符号。姓氏是构成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人是文化的人,继承了一个姓,也就成为了民族的传人,成为了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走进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猜你喜欢

百家姓
百家姓之“乐”
百家姓 看“家风”
百家姓 看“家风”
百家姓 看“家风”
百家姓 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 看“家风”
百家姓 看“家风”
百家姓 看“家风”
百家姓 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