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2019-04-07徐慧颖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职

徐慧颖

摘要:现如今,在我国新课改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的中职教育也随之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中职生的入学起点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这门课程的认识有偏差,认为只要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就够了。在笔者看来,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语文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很大意义的。语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逐渐培养出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些改变都是要经过时间的推敲,需要通过不断地积累与学习,于无形中培养出来的。因此,教师应对中职语文的教学有足够的重视,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美育功能

引言

美育也被人们称之为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其中所蕴含的内容极其富足,重点就有对学生主体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认知能力以及在主体实践活动中创造美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总体而言,美育即就是利用对于审美对象关于美的感受、欣赏以及评判来实现对人的教育。而中职语文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实践活动当中的基础型课程内容之一,其对于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应当引起广大中职语文教师的重视与思考,据此下文将就中职语文美育渗透教学的意义及其具体措施方法展开详细的论述。

1中职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意义

1.1有益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人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是相互联系的,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感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认知途径,为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优秀诗歌、散文的教学,这些使学生建立在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等审美感悟基础上的认知,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功能,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1.2有助于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

中职语文教科书中收录的课文基本上都是品质精良的文学作品,兼具美感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审美理想物化的形态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审美因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1.3有利于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

中职语文教学中,形象生动地灵活渗透美育内容,能更好地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润物无声地对学生人格和心理产生深刻影响。比如《归去来兮辞》等课文,作者表达的热爱生活、崇尚自由、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审美情趣,通过教师详细生动的讲述,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2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措施

2.1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文字美

语文能够教给学生的不仅有知识,还富含了艺术。语文教材是结合了中华几千年来优秀文化的一种载体,它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能让人们在文章中、字里行间感受到文学的美、文学的艺术。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品读语文教材,感受文字的魅力。比如,在学习《我爱这土地》这篇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慷慨激昂的诗歌朗读,然后再对诗歌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教师:“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假设这只鸟在干什么呢?”学生:“歌唱土地。”教师:“鸟儿一般都是发出清脆的声音进行欢快的歌唱,诗中的鸟儿是这样唱的吗?”学生:“不是的,是嘶哑的唱。”教师:“为什么诗中的鸟儿是嘶哑地歌唱呢?”学生:“因为它受尽了磨难,用尽了力气进行歌唱。”教师:“那为什么要对这片土地进行歌唱呢?”学生:“因为土地正在饱受摧残,被暴风雨打击着。”这样可以引出作者做出这篇诗歌的时代背景———日寇正在对中国进行践踏和摧残,作者假托鸟儿为土地唱歌,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自己悲痛的心情。另外,作者借用比喻等多种描写手法,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自己悲痛的爱国之情,还能够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与魅力。

2.2创设情境,融洽情感

在语文学科教学当中往往会侧重于形象思维,情感因素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若丧失了丰富的情感内涵,语文教学也是无法实现对人的情感感染。对此语文教师应当就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采用形象、生动的情境内涵来实现对学生美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例如在讲授《好雪片片》一文之时,作者将老人的美好心灵视作为“灌溉了我们心田”的“生活好雪、明净之雪”,美即存在于作者与读者新建,正似是好雪滋润大地,心灵之美滋润新建,促使文章平添了一份浓浓的诗意之美。教师便应当采取多种手段策略来创设出所对应的教学情境,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有效激发,逐步将学生引入到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境地当中。教师还可充分应用多媒体等相关手段来展示出形式种类多样的生命形态,例如漫天飞絮的天空,仿佛能够听到春天的各种鸟叫虫鸣;在寒冬腊月的皑皑白雪当中,仿佛能够看到傲立雪中的寒梅,这些情境的描绘均可促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内涵,从而也便能够促使美育教育得以有效的渗透。

2.3用分析法与讨论法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

随着文学、教育的多元化,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能力的锻炼是当务之急,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学会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比如,在学习《合欢树》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句子、文字的解读,或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分析文章、句子解读,逐渐培养文学审美能力。

如教师:“作者在静静回忆与母亲的曾经的时候,写到‘悲伤也成享受,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呢?”学生A:“通过这句话可以知道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所以觉得悲伤,而想起母亲又会觉得很享受。”学生B:“这句话说明了作者对于母亲的感激与内疚之情是交织在一起的,恰当地表达出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到位。我们知道,文章的主旨是母爱,那为什么以合欢树为题呢?母爱与合欢树有什么联系吗?”学生:“有联系,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种的,作者运用了象征的表达手法,托物言志,通过母亲栽种的合欢树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分析文章的内涵、解读句子的過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学审美能力。

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要自然渗透美育内涵,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让美的因素滋润到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给语文教学注入无限美的生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李素玲.试析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7 (30).

[2]黄淑慧.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J].广西教育,2018 (2):57.

[3]孔凡云.中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刍议[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17,4 (1):33.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中职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