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2019-04-07陈淑凤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烧杯习题化学

陈淑凤

有效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去让化学教学有效呢?我们是否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促进呢?

一、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如果让学生在我们的化学课堂中愿意学、快乐学、善于学还能求新知,那么我们的课堂肯定就是有效而且是高效的。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人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浓厚的兴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也说过这么一段话:“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迫切的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可见,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1、利用实验,引发学习兴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这是化学的天然优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很清楚有实验比没有实验的效率要高出很多,甚至不少的学校为了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复习课中同样有实验。所以重视实验教学、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化学老师们应该不断努力的方向。

2、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习兴趣。人的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找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发现学过的化学知识能解决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学习化学的欲望便会愈来愈强烈。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實际适当拓宽化学知识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铵态氮肥时,由于班上多是农村学生,我们便可提出问题:碳铵为什么不能和草木灰混合施用?碳铵的施用时间为什么要选在阴天或是傍晚?从而进一步了解铵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会与K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反应生产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从而降低肥效。通过这样的讨论,与生活实际联系,既达到拓宽了化学知识,又发展了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目的。

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做细心人,注意捕捉学生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最细微的眼神,一个最细小的动作,也不要轻易放过。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分组实验,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引导。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谁能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你来试试,可以吗”之类的话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再次,课间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等,尤其是那些问题学生的生活状况,要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在真正地关心他,使学生从内心真正地认识到要好好学习。古人说:“喜其师而从其道”,有了良好的感情上的沟通,才能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让上课既紧张又松弛,有张有弛,使学生不但学到化学知识,而且得到愉快的心理满足。

三、突出精炼,减轻课业负担。累赘的教学环节,冗长的题海战术,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阻碍,精炼是有效课堂的延伸。只有注重课堂训练的优化,将课堂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素质能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训练的重点落实,第一是精选习题,选题要突出针对性。根据学情,正确把握习题的深广度。从教材出发:习题内容要紧贴教材。从课标出发:习题内容要紧贴大纲。第二选题要注意功能性。课内练习题、课堂讨论题、当堂检测题要根据学情循序渐进。选题还要探索新颖性。要考虑难度调节、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第三是优化习题的形式,引用竞争机制,如采取“知识抢答”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完成学习。

四、突出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依据情境学习情境认知理论,知识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呈现,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在一定情境中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更能有效地迁移到多种情境中去。“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既避免了知识以枯燥、呆板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又可以使教学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的情境中加以呈现,引发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独立与合作的探索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这样对有效课堂的打造是一定有作用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教学过程有效吗?

[方式一]

直接用溶解了5 g硝酸钾的和溶解了5 g食盐的两个烧杯进行比较,

师:大家一起来比较一下,你发现什么?

生:硝酸钾还没有完全溶解,但是食盐全部溶解了。

师:很好,那么硝酸钾为什么不能继续溶解了呢?

由此引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一目了然!

[方式二]

设置情境:三个烧杯中1号和2号分别装有200mL的水3号烧杯只有100mL,1号烧杯中的水温要高为80℃,2号和3号同为常温。

师:大家应该都喝过糖水,今天我们来配配糖水,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了三个烧杯,现在如果将蔗糖溶解于烧杯,请问哪个烧杯溶解最多?

生:(根据已知经验回答)1号最多。

师:理由是?

生:1号和2号比温度高些,2号和3号比水多些(控制变量)。

师:所以如果要看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生:温度还有溶剂的多少?

师:很好,如果我将糖加入3号烧杯,请问能否无限制溶解。[实验]

师:不能再继续溶解那就形成了

……

以上两种方式都能很好的改善课堂的有效性,方法一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中的素材,综合利用,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到真实。方式二就如新课程标准的设计原理中所表述,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的已知经验出发,让他们再熟悉的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才是我们的目的,才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推进化学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烧杯习题化学
特别的“冰袋”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