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领土主权意识的培养

2019-04-07李晓武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领土主权意识

李晓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地位。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应注意策略方法,在涉及领土主权意识相关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合理整合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让教学效果高效,同时激发学生的领土主权意识,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最终实现历史的教学目标。

一、教材内容的再梳理

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领土主权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形成领土主权意识。而许多有关领土主权意识的内容渗透于教材中的角落,因此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领土主权意识的教育就需要梳理归纳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历史教材中有关领土主权意识的内容很多,但很零散,有显性也有隐性。老师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二次梳理,笔者归纳了下,历史教材中对领土主权意识可以归纳为疆域的变迁、历代对边疆的管理、历代遭受的侵略和被割让的土地、中国人民的抗争几部分,这样归纳可以给学生直观的感知,更有利于学生领土主权意识的培养。

1.历代遭受的侵略及割让的土地 早在明朝,中国就面临领土主权受侵犯的威胁,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荷兰占领台湾,清朝沙俄侵入黑龙江区域,而近代中国遭受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战争五次侵略战争等等,随着侵略带来的是领土的被分割。

2.中国人民的抗争 在中国遭受领土主权遭到侵犯和破坏时,中国人民誓死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因此在教材中我们可以梳理很多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英雄和感人事迹: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的黄海海战、五四运动、国共合作抗日等等事迹,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身上为保卫国家领土,坚决与侵略势力斗争到底乃至牺牲自己生命的精神,从而激发自己保家卫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深入化

1.教材内容与领土主权意识培养的结合点 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领土主权意识的培养还是通过历史知识的学生,使学生形成领土主权意识。首先备课时就应该仔细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挖掘其中有关领土主权意识的内容,一些内容是渗透于教材中的角落,学生容易忽视,老师应该找寻教材内容与领土主权意识结合的点。比如在上《近代列强的侵略》这一单元时,运用教材中以下内容对学生进行领土主权意识的培养。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相关历史事件使学生认识到外国列强无视中国的领土主权侵略中国,严重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同时从另一层面也能让学生明白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通过对林则徐、关天培、左宗棠、丁汝昌、邓世昌等爱国英雄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身上为保卫国家领土,坚决与侵略势力斗争到底乃至牺牲自己生命的精神,从而激发自己保家卫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2.历史知识的横纵向联系 历史教学主要是通过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来渗透正确的价值观。“特定时空下的历史现象,往往需要‘逆时空’去钩沉今古和放眼中外。”但当今的现行教材阶段史划分明确。比如初一二单讲中国史,初三单讲世界史,初一上是中代史、初一下中国近代史、初二上中国近代史、初二下中国现代史,教材是以历史的发展线索为脉络,便于学生对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有清楚的思路。同时现行初中历史教科书体例主要采用课题体。“以课为单位,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以历史事件或现象为纲目。”

但这就是这种也有一定的体例,比如一些历史事件为了符合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一些历史元素被迫散落在历史的各个角落,有可能是国家内容各个朝代最终积累的结果,有可能与世界形势紧密相连。特别是领土主权意识,中国的领土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它经过了几千年的分裂、融合才形成今天的版图,一些领土的分割既是好几个王朝的结果,也可能是整个世界大环境的结果。因此在进行领土主权意识方面的学习时,我们必须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注意历史。

结语:领土主权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永恒的教育话题。领土主权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时代赋予历史学科的历史使命,而中学历史教学成为领土主权意识培养的主阵地。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去培养领土主权意识这一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全面的剖析。

猜你喜欢

领土主权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国防小课堂 领土
琉球的领土地位与自决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意识不会死
贵阳首发白皮书:五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陌生领土》:考验还是幼稚
数十国扎堆宣示海洋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