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研究生群体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

2019-04-04张瑜

青年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协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研究生

张瑜

摘 要: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更加注重学习者研究思维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并经常进行知识更新和相互交流。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覆盖面的扩大,利用网络实现即时交互,促进学习者的协作学习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从研究生群体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理论概念,提出了面向研究生群体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方法,从前端分析、共同体成员角色分配及责任义务内容、网络交流平台搭建、基于课程的相关学习活动开展、多主体评价及共同体生成五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研究生;学习共同体; 协作学习

一、引言

研究生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社会及各项科研事业提供了适应其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整个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研究生教育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研究生群体由于班级人数较少及相关专业原因,在学习上及生活上普遍比较独立,同班及同系的同学之间交流和沟通仅限于课上及课间,班级凝聚力差,缺少协作学习。现在,由于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作为媒介,以社交软件作为平台,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学习者之间资源共享、学术交流互助,有利于研究生群体学术素养的提高。

近年来,基于网络的相关学习模式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网络学习共同体旨在构建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社区,通过共同体成员的相互帮助解决实际学习问题。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指“一群有着共同的目标、观念、信仰的人,在相互协商形成规则的规范和分工下,采取适宜的活动方式相互协作,运用各种学习工具和资源共同建构知识,解决共同面临的复杂问题,由此构成一种学习的生态系统”。学习共同体能够将共同体成员聚集,通过不同的角色和分工,成员领取任务,最后通过成果整合,解决共同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之间互相平等,通过及时交流和交互能够实现传统教学过程中所缺少的协作和互助。在研究生群体中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可以充分调动其协作学习积极性,实现知识交流和资源共享,促进知识流动。

二、研究可行性分析

在高等级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高端人才,研究生人才的质量的好坏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到来,如何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创新的理论革新传统教育模式以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科的精细化划分等因素使我国对高端人才需求增加。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但相应的科研师资、设备、资源等并不能及时跟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以及现实存在的缺陷进行改变,网络学习共同体不仅使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助学者之间的交流不受时空限制, 而且有助于团队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实现协同知识建构和知识共享。

研究生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均达到成人水平,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较其他学段的学习者更有优势。由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处于还处于初级阶段,未进行大面积推广,构建机制及模式也未有科学的范式,在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研究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可以进行准确反馈,方便研究及时进行调整优化。研究生群体班级人数较少,可以实现小班制,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讲授只占到其中一小部分,许多课程需要研究生自己进行资料收集及解决问题,加上本身课程时间少,这些条件都有助于优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三、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设计

面向研究生群体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主要包含五个部分:前端分析、共同体成员角色分配及責任义务内容、网络交流平台搭建、基于课程的相关学习活动开展、多主体评价及共同体生成。

(一)前端分析

在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之前要对学习者进行前端分析。该阶段主要包括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基于网络的共同体构建环境分析。根据不同学科、专业方向及不同学校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对学习者的知识背景、课程分布及目标进行分析解读,力求掌握学习者的基本情况。通过对课程目标、重难点的分析,确定哪些课程内容适合传统课堂学习,哪些内容可以通过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进行协作学习。在确定了课程内容后,可通过对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或口头调查,确定合适的信息传递媒介、网络学习平台,挖掘其可用于支持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功能特征与条件支持。

(二)共同体成员角色分配及责任义务

学习共同体真正被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是在 1990 年,美国教育学者在一篇名为《Why Should Schools Be Learning Communities》中写道:“一个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学习共同体与普通的协作学习小组的区别就在于,学习共同体中不仅只有学习者,还要有教师、专家、辅助者等角色。学习者即为参与课程的研究生;教师可以由课程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发布课程内容及任务,并在学习者需要时提供设备、资料、场地支持等帮助;专家可以由来自于研究生学习者所在专业资深的学者或者是目标课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担任,专家可在必要时提供专业建议,指导学习方向,避免某些错误的发生,提高学习效率,在任务或者课程结束时给与共同体成员权威的作品评价,以促进学习者的专业进步;辅导者可以由高一年级的学长或学姐担任,在学习过程中辅助学习者完成任务,也可辅助教师和专家工作。

(三)网络交流平台搭建

网络平台的选择与搭建十分重要,现阶段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研究生群体中使用较为普遍,与手提电脑相比,移动通讯设备更加便捷高效。网络交流平台应具备网络易连接性、媒体多样性、实时交互性、可进行动态管理性、学习资源及时获得性等特点。基于网络的研究生群体学习共同体的交互支持平台,可为共同体成员提供学习交流、体验参与、评价反思等一体化服务,有效增强其交互深度,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成长。现阶段可以实现以上功能的社交软件主要有微信、腾讯QQ等,通过组建学习群,及时进行资源互通和实时交互,成员之间可通过社交平台进行线下活动策划,实现面对面协作学习。网络平台的搭建主要是为成员提供交流通道,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不仅限于网络社交平台,而是多样化的、动态的、社区化的互动交流。

(四)基于课程的学习活动开展

根据课程目标及内容需要,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及时发布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实现小组分工,通过学习者自主自愿认领学习任务,将问题简化、细化,成员之间协商任务细节及完成策略方法,进行群体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成员在社交软件平台技术支持下,通过讨论、共享课程资源、及时交互学习进度等方法,以知识的共享、论证、协商、反思等方式逐步完成知识建构,并形成新的问题、新的观点、新的思路,不断提升学习者的自身和团队的协作能力。学习活动环节要紧密衔接,共同体成员及时进行对接,保证任务或作品完成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五)多主体评价及共同体生成

每个学习小组负责的学习板块,在学习共同体中的网络交互平台上可以每个板块为基础,需要就课程学习的过程建立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应中包含:小组学习成果及每个成员所做的工作及个人感受、反思以及资源文件,收集在整个活动中所收集到的资源。在文件夹中收集的是学习者在活动中形成的学习成果,记录学习者在活动过程中的反思结果。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表,量表中评定的对象应包括:学习任务的内容、组织、解决等过程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价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的行为。从不同纬度进行评价量化,促进客觀评价的生成。每个评定对象都给出主要的评定维度,如流畅性、完整性,学习积极性等;对于每一个维度都给出一定的等级。评价要实现共同体成员的互相评价,不仅是学习者之间的评价还要有教师、专家和辅助者的评价,通过多评价主体和多评价维度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学习者的协作学习情况,也有利于判断学习共同体是否生成。

四、结束语

文章从研究生群体学习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在研究生群体中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可行性及实用性,以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理论概念为指导,探讨了在研究生群体中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过程。通过前端分析,先对共同体成员及学习任务进行定位;再根据学习共同体概念,进行成员角色分配,确认其角色及相关责任;网络交流平台搭建方便共同体成员间及时交流讨论、共享学习资源及实时交互;在网络交流平台的支持下开展基于课程的相关学习活动,共同体成员各司其职,教师、专家、辅导者在学习过程中基于相应支持与帮助;在学习任务完成后,共同体成员需要提交作品、学习资源及个人反思总结,结合评价量表进行多主体评价,促进共同体生成。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旨在为研究生群体提供一个共享学习资源、相互交流、平等合作的网络学习环境,以提高研究生群体的协作学习能力、专业理论修养、科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曼,瞿堃.基于微博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交互支持平台设计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1,(06):29-31.

[2] 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7,(02):23-26.

[3]刘红晶,谭良.基于知识地图的MOOC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03):22-29.

[4]高长俊,胡世清.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1, (04):65-70.

[5]田春艳.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协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研究生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